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巨构城市 “10万人生活的巨构”课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在高密度的同时创造和谐、生态、高效的城市是当代建筑师与规划师的共同责任。本着深入研究巨构这一创新城市模式的目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开展了题为10万人生活的巨构的概念设计课程,在选址、能源与系统等方面展开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罗·索勒里是最早将生态学同建筑学结合在一起的先驱者之一。他于60年代创建了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将建筑和生态合为一体,并同创造新的城市聚居环境,并且在阿科桑底城付诸实践。阿科桑底城的经验推动了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第二代──“两个太阳”的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的产生,一个太阳是物质的,是生命、能且的源泉,另一个太阳表示人类的精神和不断进化的意识。巨构建筑构想是运用“两个太阳”城市建筑生态学理论的一种城市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的空间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敏峰  刘塨 《华中建筑》2005,23(5):65-67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巨构式教学建筑,该文通过对国内这种新型教学建筑的空间尺度特征的分析,研究其空间尺度的三种关系,并把这三种关系作为巨构式教学建筑设计中尺度把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阳旭 《建筑与文化》2016,(4):172-173
本文以参加过的一次设计竞赛为起点,对于巨构这一命题进行乌托邦外的再思考。以交通枢纽为基础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则是这种构想走向未来的一种可能形式。  相似文献   

5.
巨构式教学建筑是在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一种短时间之内迅速建成的巨型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内部空间复杂,导致空间意象的模糊和缺失,通过对这种巨型建筑内部空间特征的剖析,研究如何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设计和强化空间意象感,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教学办公大楼的标识系统的设置具体实践认知地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许多大体量建筑往往陷入肤浅、浮夸的形象设计,巨大威严的体量带来了距离感和压迫感,建筑缺少对城市生活的关注.而巨构形式理论主张以建筑形成巨大的水平性公共空间介入城市肌理,为城市生活提供巨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巨构形式理论与相关术语,归纳巨构形式理论的核心特征,以厘清其理论意涵及本质特征,并结合国内相关案例,试图发掘巨构形式理论在中国的现实价值,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巨构建筑与当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云倩  钟祺  郑志 《南方建筑》2006,(10):49-51
中国高校教育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很多新高校对校园进行整体化设计.出现一种巨构建筑,体量巨大,不按系设馆,主体是交流交往的长周期空间,各种标准化的通用房间联系在主体上以利于灵活使用、资源共享.这种建筑的出现有许多原因.其中当代教育的资源共享、学科交叉、校园快速建设和网络化校园是促成其出现的部分主因.  相似文献   

8.
曹巍  李芝也 《建筑与文化》2021,(12):167-169
巨构建筑(megastructure)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持续至70年代中期,曾在建筑界拥有巨大影响力.在巨构建筑运动消退的数年后,巨构建筑和巨构理念开始频繁出现在科幻电影作品中.文章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巨构建筑理论对于今日建筑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巨构建筑具有巨构轴、巨构单元的模数化和通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从国外早期的建筑研究中早有体现,可以归结为三点:长周期巨型结构,模数化大量使用和灵活可变单元,开放性和通用性。这三个特点是高校巨构建筑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曹巍  李芝也 《建筑与文化》2021,(12):167-169
巨构建筑(megastructure)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持续至70年代中期,曾在建筑界拥有巨大影响力.在巨构建筑运动消退的数年后,巨构建筑和巨构理念开始频繁出现在科幻电影作品中.文章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巨构建筑理论对于今日建筑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学中心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科学中心船形常设展厅连续三层均为双向45m左右柱距的多层大跨结构,且船头外挑达45m左右。工程结构选型结合建筑造型,将楼、电梯间及设备间做成六根格构式钢巨型柱;将层2与层3楼盖结构沿纵向两侧连为一体,构成纵向跨层桁架,将双向大跨楼盖结构转变为单向大跨楼盖结构,实现了多层室内无柱大空间及船头大悬挑,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指标;同时,格构式巨型柱与桁架构成了格构式巨型钢框架结构,形成了有效的抗侧力体系。介绍了该工程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的结构选型、布置、节点设计及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蔡佳秀 《山西建筑》2011,37(15):12-13
通过对张良皋先生《建筑辞谢玩家——从新央视大楼北配楼大火谈起》中"建筑玩家"的解读,探讨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强行植入的现象,阐述了大众需要怎样的城市这一问题,为建筑师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东浩 《山西建筑》2005,31(21):48-49
从色彩的搭配、色量的配制、色彩和谐度的调整介绍了色彩在单体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了色彩设计对城市景观设计的作用,并论述了城市景观色彩规划设计的步骤,阐明了色彩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刘亚文 《山西建筑》2002,28(11):8-8,51
通过分析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制约建筑创作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创作中存在的误区,揭示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城市建筑立面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一丁  张强 《山西建筑》2007,33(26):67-69
建筑立面是体现建筑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临街建筑的立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提出并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建筑立面比建筑实用功能重要的观点,分析了造成建筑立面设计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种状况的一些建议,从而为设计师做好建筑立面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城市设计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逐渐成为建筑设计所关注的新热点,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出发点和方法途径.博物馆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与城市关系密切,又具有建筑类型自身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参与设计的连云港市新博物馆方案为例,重点探讨建筑创作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以及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叶青  裘海平 《山西建筑》2007,33(2):33-34
从解读Jonathan Barnett的名言“设计都市而非建筑物”出发,论述了其具体内涵和产生缘由,试图消除对这一理论断章取义的误解,并从我国的城市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解读这句话,试图建立正确的城市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18.
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民成 《山西建筑》2009,35(26):42-43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在明确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回人们遗失在快速城市化浪潮里的文明,从而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9.
高强 《山西建筑》2008,34(11):39-40
分析了城市设计四种类型中最为常见的组合型城市设计及其关注的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在进行组合型城市设计时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总结了影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的重要因素,并归纳为功能与安全、视觉与空间、环境与精神、工程与生产等几方面,指出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有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把握才能设计出优秀的街道家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