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奕  吴雨桐 《华中建筑》2022,(10):159-163
山林佛寺作为佛教寺院本土化的产物,在形成与发展中深受隐逸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以“基因”的形式植入山林佛寺成为隐境之所。湖北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作为净土宗发祥地,在千年历史沿革中根植隐逸基因并延续至今。笔者基于隐逸基因视角,以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寺院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景观构图四个元素的提取,识别隐逸基因进而对其在山地佛教寺院的表征加以探究,以期为同类山地佛教寺院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7,15(4):30-34,41
鄂州西山灵泉寺本名资福寺,东晋慧远创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经沧桑,寺貌非昔,该寺系中国佛都净土宗的发源地,净土宗和灵泉寺在中国佛教史具肯重要地位,该“规划”设计“含增建,重建,重修及环境改造,在规划中完善了佛教寺院建筑群的基本系列,总体布忆中特重依山就势和内外空间的渗透贯通,中轴线长达322.5m,层次分明,起落有致,在单体设计中着眼于溯古创新,规划实施后的灵泉寺,将成为鄂州市最具文化内涵蔚主  相似文献   

3.
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十七年中,康乾两帝先后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东部和北部兴建了大型喇嘛教寺院十二座(即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和广缘寺),其中的溥仁寺等八庙,朝庭派驻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29-35
大同善化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辽金佛教寺院,所保留的唐代建制为国内少见。寺中现存的金代"朱弁碑"详实地记载了金代圆满大师历时15年的重建史实,对研究该寺的历史以及相关问题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曹汛 《建筑师》2008,(4):108-114
七、灵寿幽居寺塔幽居寺一名祁林寺,在河北省灵寿县西北山区张家庄乡砂子洞村东,塔前天保八年《大齐赵郡王□□□之碑》有三个字早年被人凿去,碑中只云在朱山旧寺建塔,未记出当时寺名,幽居寺、祁林寺之名见于元碑.金石学家著录此碑称。高椒定国寺塔铭碑”.定国寺之名是误定。  相似文献   

6.
<正>开化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km的舍利山腰,寺区四周群山环绕,松柏苍翠,风景十分幽美。该寺初名清凉寺,宋改开化禅院,今名开化寺。寺院坐北面南,占地面积2970m~2,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悲阁)、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延宾舍、讲经堂、维摩净室、观音阁、禅堂偏院等,并有碑十几通。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化寺初创于北齐武平二年(571),晚唐龙纪、  相似文献   

7.
名闻遐迩的乐都瞿昙寺座落于碾伯南山地区曲坛乡新联村。寺院北靠罗汉山 ,面临曲坛河 ,左右砂山护卫 ,隔河遥对的风凰山俯首来朝。残旧古老的土城内 ,寺院殿宇在中轴线上一一纵列 ,两侧游廊配殿对称环立。檐牙交错 ,脊背耸云。宝塔掩映在旃檀浓阴之中 ,楼阁高起于蓝天白云之间  相似文献   

8.
承德殊像寺建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在1988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建筑、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史原因,寺院各区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东西跨院的僧房区现除一座僧房外,其余建筑仅存遗址.现借《承德殊像寺文物保护工程实录》出版之际,以历史文献、皇家档案、...  相似文献   

9.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以年号命寺名,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宋以后寺院逐渐荒废。紧邻大明寺西侧的平山堂,初建于宋,为时任扬州知州欧阳修的私家宅院。平山堂西侧为西园,清乾隆元年汪应庚筑。清初为"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大明寺几经兴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寺、宅、园"一体的佛寺园林,这种特色及其艺术特征在园林营建方面,对于传统园林的营造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以年号命寺名,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宋以后寺院逐渐荒废。紧邻大明寺西侧的平山堂,初建于宋,为时任扬州知州欧阳修的私家宅院。平山堂西侧为西园,清乾隆元年汪应庚筑。清初为“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大明寺几经兴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寺、宅、园”一体的佛寺园林,这种特色及其艺术特征在园林营建方面,对于传统园林的营造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婧  任云英 《华中建筑》2020,38(9):125-128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地处多元民族汇聚之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民族迁移等古代交通要道途经之地。寺院营建历时三百余年,见证并承载了青海境内的异质文化交流,形成了具有特殊形制特征的寺院建筑。现有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普遍主要关注藏、汉两种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寺院建筑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多元文化对寺院建筑之影响。该文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运用文化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构造、装饰技艺四个方面,分析塔尔寺建筑的文化源脉,以及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源脉具有多源复合的特征。从文化本源角度,揭示了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表象之下所蕴含的对多元异质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北宁市医巫闾山的西南部 ,有座青岩寺 ,始建于北魏时期。闻名遐迩“歪脖老母”观世音菩萨石像就供奉于该寺院障鹰山山腰一天然石洞中。其海拔高度为 70 0m ,这里山势险峻 ,峭壁千仞 ,群峰环抱 ,直插云端。上院筑于悬崖绝壁之间 ,大有凌空悬挂 ,虚无飘渺之感。寺院中古  相似文献   

13.
一问一答的对话,让众人明晰了一个道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谁能想见,千年之后,在天津蓟县的县城里,竟会"堂而皇之"地出现一座以"独乐"命名的寺院呢? 独乐寺又名大佛寺,"独乐"一名的由来,众说各异.有人认为,观音阁内巨大观音塑像的内支架,即为一株参天矗立的杜梨树,独乐为杜梨谐音,因而得名.有人认为,寺中观音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而据当地县志记载:"独乐寺为安禄山誓师之地,盖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尔命名之."至于其建造者,有统和四年的碑称:"故尚父亲王请淡真大师入独乐寺,修观音阁,以统和二年十月再建",可见这位淡真大师是修造观音阁的主持人.也有人说是由当地人韩匡嗣主持,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观音阁的真正建造者就是当时的能工巧匠了.  相似文献   

14.
李德喜 《华中建筑》2000,18(3):55-56
湖北鄂州西山灵泉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孝武太元年间。文章阐释了在重建山门,钟鼓楼及天王殿的设计构思时充分注意到寺内建筑的延续慎重 ,时代精神和内涵的体现。结合湖北传统建筑之形式,透出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花信 《中华民居》2012,(8):97-103
清朝皇帝的专属驿站——独乐寺行宫 独乐寺行宫,坐落于独乐寺景区的东北角,也称乾隆行宫,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是清代皇帝祭拜东陵时的小憩之处,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清朝乾隆皇帝到过独乐寺几十次,此后的历代皇帝亦在此歇息.因此,在独乐寺及独乐寺行宫都保存有大量的清朝皇帝御笔,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6.
项目位于北京东三环中路北京香江兴利地产开发公司开发2006年设计2008年建成景观设计面积2,315平方米金台夕照广场为原燕京八景中金台夕照的文化遗址,于2001年12月8日在工地现场发掘出清乾隆皇帝所提金台夕照御碑的碑额。相传在古代,皇帝在此面试贤士。石碑高约3.3米,宽约1.2米,厚约0.5米,正面楷书"金台夕照",背面为乾隆御制诗。开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沈阳市内最有代表性的"四塔四寺"为例,对沈阳藏传寺院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佛寺空间布局、主要建筑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四塔四寺"与沈阳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及其他地区的藏传佛寺进行比较,寻找沈阳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空间与内外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云门寺位于湖南省湘乡市城关镇。始建于北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原名石碑寺,因寺前有色清温润的石碑两块而得名。相传碑石系耿山所产之碧玉,素负盛名,故山亦名石碑山。曾有咏石碑寺"空余权子两青碑"之句,香火盛极一时。明永乐九年,明成祖迎西域异僧尚师塔立麻于南畿,为皇考妣荐福,因令天下寺观建坛设醮,有僧  相似文献   

19.
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中,佛教寺院作为物质载体,展现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融合的双重魅力。该文选取安徽滁州琅琊山佛教寺院琅琊寺为研究对象,琅琊寺是安徽地区能够反映传统建筑特点的重要历史遗存,从寺院选址、空间布局、接地方式、平面形制、立面构图、装饰艺术六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在挖掘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琅琊山佛教建筑特征,并探究琅琊寺的建筑之美响应在群山、流水、殿落与亭廊之间,展示了空间组合所赋予的和谐与韵味,研究琅琊寺的建筑特征对于认识地区文化内涵和研究安徽地区历史进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祖山木佛博物馆位于秦皇岛祖山风景区济心寺,是一座特殊的寺庙博物馆。济心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它于半山之上远跳着城市与渤海,遗世而独立,是祖山风景区重要的旅游节点。现状寺院于2002年原址重建,寺院整体坐西向东、依山而建,形成三进院布局,博物馆就坐落在寺庙建筑群的最后一进。当游客穿过大雄宝殿的回廊,可看到立于高台之上的三座大殿,分别为观心阁、药师殿及弥陀殿,即是木佛展陈的场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