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十五”期间,我们的企业将面临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更大挑战和机遇。加快新经济改造旧经济,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美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许多经济界和企业界有识之士纷纷探求其中的奥秘,共同认为,新经济具有超常增长力,旧经济仍有自己的优势。传统产业为新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经济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动力。探索美国企业运用新经济改造与创新传统产业的做法,主要集中在创新知识管理思维,加快高新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实施风险投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学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浪潮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加速渗透和扩张,它直接影响并冲击着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经济给传统产业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抓住机遇、研究对策、迎头赶上,传统产业就会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3.
论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的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学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浪潮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加速渗透和扩张,它直接影响并冲击着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经济给传统产业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抓住机遇、研究对策、迎头赶上,传统产业就会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经济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得到了进步,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科技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时机我国很多的传统产业在运转方式上已经不能够和现代的市场环境相吻合,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那么就应该在产业技术上有所创新,使企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革新,促进了全球性的产业在结构方式上有所调整,以更加适应全球性的市场环境,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个更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与深化,迫切需要一个人才和知识密集,支撑并服务于经济、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增值的专业化服务扩散高技术成果,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材料领域中,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已经成为改造传统产业、传统社会的有利工具了。信息技术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往往都是具有高知识含量且能实现边际效益递增的产业。信息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的变化;信息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资源基础,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崛起,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以及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尹洪石  曹兰亭 《硅谷》2013,(17):14-14,16
基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探讨了以下内容: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信息技术产业化,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基本工具手段,在提升能源能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社会等方面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客观需求,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各相关方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新空间,持续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为各国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信息革命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财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其不适应性,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本文对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其创新与发展,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0.
《安装》2020,(7):2-3
<正>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背后有扎实的支撑,主要体现为总量优势和应用驱动。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8%。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IT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信  相似文献   

12.
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是数字经济范畴下用数字化重组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变革和升级的典型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2 0 0 2年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发展趋势1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会进行积极的调整 ,继续扶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政策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2 各地政府各部门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商机。3 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尤其软件和IC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创造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4 中国将形成世界IT制造和生产基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国际经济调整与分工 ,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  相似文献   

14.
《安装》2020,(6)
正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遇。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制造2025”和“质量强国”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白酒生产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各酒企能否探索出匹配当前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将直接影响其发展与生存。泸州老窖总结出以七要素构成的一组核心资源为基础,利用科技创新、智能酿造、质量管理升级等作驱动的“一核三驱动”高质量发展模式,为白酒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发展安徽省纳米材料应用及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对中科院固体所、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以及美菱集团、国风集团、天大集团等单位开展纳米科技研发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和《安徽省“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安徽省纳米材料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超出人们的预期。为了使我国经济在"新常态"时期能够稳健发展,打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战,新的经济拉动力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确定了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新时代下中国制造业在"新常态"时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中国科协与河北省政府在保定市举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北"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科协将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河北省提供人才技术、项目、信息支持。帮助汽车、服装等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对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等信息产业技术需求展开合作,着力支持重点企业创新、骨干企业率先创新。同时,建立环首都现代农业示范带,为河北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培训,推动河北农业产品规模化经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新的经济形态不仅对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苏宇贵 《制冷》1993,(1):13-15
一、微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微电子技术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尤其是以微处理器(CPU)、高速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为代表的计算机工业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已经使社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近十年来电子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大力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生产朝优质、低耗、高效方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