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 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八面河油田面4-面14区属于中低渗透油藏,采用压裂防砂工艺进行增产改造时区块频繁出现压裂后支撑剂返吐、地层出细粉砂的现象。结合该区地质特征,优化防砂技术,收到较好效果:携砂液采用携砂性能强、残渣含量低的胍胶进行配方优化,减少入井液对储层的伤害;支撑剂的选用导流能力较好的FSSⅡ型覆膜砂,提高防砂工艺改造效果;充填体系评价,在细粉砂含量不高(10%)时,采用分级充填体系可实现防排结合,在细粉砂含量高(20%~50%)时,采用单一小粒径充填体系。  相似文献   

3.
独立筛管防砂是当前油气井最常用的防砂方法之一。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独立筛管防砂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自身条件发生变化,受高温高压、外部载荷、腐蚀、流体冲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防砂失效,严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结合长期矿场实践和理论分析可知,造成防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防砂封隔器失效、密封机构失效、防砂筛管失效,其中防砂筛管失效是最主要原因,筛管冲蚀、筛管腐蚀、地质因素和特殊作业等是导致防砂筛管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油气井的防砂失效原因的深入分析,为油气井防砂工艺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防砂失效而影响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场油田是江汉油田的主力油区,在进入中后期开发过程中,油层出砂日趋严重。为解决防、治砂难度大的生产问题,对王场油田防砂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地层物性、含水和压力是影响地层出砂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地层固砂、井筒挡砂清砂、携砂举升等工艺,能够有效防砂、治砂。  相似文献   

5.
小洼油田属于蒸汽吞吐热采开发稠油油田,目前已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油井因出砂而导致套管损坏状况非常严重。为了充分挖掘出砂井的油层潜力,现场应用了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但应用中发现,部分油井因填砂量达不到设计量而导致防砂效果严重变差。为此,研制出一种温固型树脂覆膜砂,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单井填砂量和防砂效果。该技术已成为小洼油田主导防砂措施之一,为小洼油田产量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完井的核心问题是选择裸眼段的完井方式。对于出砂井,目前普遍使用裸眼下入优质筛管简易防砂及裸眼下入优质筛管砾石充填防砂的方式。影响地层出砂的因素大致可为地质因素、开采因素和完井因素等。确定水平井防砂技术参数时需考虑防砂精度、筛管尺寸、筛管材质、筛管下入及受力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室内动态驱替实验的方法探索出砂规律,优选筛管防砂精度,为水平井防砂设计提供实验支撑。利用岩芯驱替装置,基于储层真实岩芯和油砂制作填砂管岩芯,模拟该油田水平井全生命周期产液量范围内防砂筛网不同孔径、不同筛网层数、不同筛网组合方式下的出砂规律。通过系列防砂实验优选得到防砂筛网的精度以177μm较优,筛网的层数为2层,筛网的组合方式为1层595μm支撑网+1层177μm过滤网+1层595μm支撑网+1层177μm过滤网,现场4口井的应用情况表明防砂效果优良,可为后续井的防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青海台南-涩北气田出砂机理及防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海柴达木盆地台南-涩北气田地层沉积期晚,埋藏浅、压实程度低,构造疏松,这是气田出砂的主要原因。该气田埋藏深度差别大,气层众多,气水关系复杂,防止地层出砂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因此,从资料分析、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了气田出砂和油田出砂无论在机理和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从研究气田出砂机理入手,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防砂工艺和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海XX油田的特点,优选了该油田水平井的完井防砂方法为裸眼内直接下优质防砂筛管完井防砂,并预测了防砂完井后的产能,研究了不同表皮系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分析地层砂粒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出砂模拟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各油层的防砂筛管挡砂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曙三区杜家台油藏易出砂的特点,从地质、开发因素方面对影响油藏出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压裂防砂技术的机理,对研究区采用压裂防砂措施进行防砂.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压裂防砂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地层出砂的速度,增加单井产能,而且可以减少因出砂导致的管理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过40年的开发,江汉油区地层出砂越来越严重,致使作业维护井次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根据江汉油区出砂储层地质特征和出砂井生产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出砂井井筒清砂和携砂举升采油技术研究或矿场试验,使出砂井治理收到了一定效果,缓解了地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出砂油井治理指明了主攻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可膨胀筛管防砂完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防砂技术,在对可膨胀筛管的结构、防砂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八面河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与防砂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面河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 ,由于油藏压实作用差 ,胶结疏松、胶结构中粘土矿物含量多 ,加上原油粘度高 ,造成油井出砂严重 ,绝大部分油水井不防砂无法生产。文章从储层特征和开发工艺技术分析入手 ,得出了疏松砂岩出砂的砂粒中包括四个方面的颗粒 :渗流砂出砂 ,含量为3 -4 % ;弱胶结附着的颗粒出砂 ,主要粒径为<37mm ;储层骨架颗粒破坏型出砂 ;砂穴崩落型出砂 ,同时文章还对八面河油田防砂工艺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八面河油田油层出砂严重,约75%的油井需要防砂才能保证生产。随着防砂技术的发展,防砂方式已由单一方式发展成为以高压充填和绕防及化学防砂的防砂体系。对于防砂工艺评价,引入经济有效期这个概念,建立经济评价模型,从油藏、工艺等方面分析影响油井防砂的各种因素,为优选防砂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八面河油田部分区块油稠,出砂严重,机械防砂方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稠油开采中注汽温度高,普通化学固砂方法难以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固砂作用。研究开发适合稠油注汽开发过程的高温固砂剂,运用在现场中效果较好。实践表明,该高温固砂技术封堵强度高、固砂性能好、对地层损害小,反应易于控制、工艺简单、使用安全,能较好地解决注汽开采的稠油井的出砂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辽河油区稀油油藏曙三区和沈67块的总体防砂思路是防排相结合,重点是在曙三区杜21块新井实施系统工程优化,为新井防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并在老区老井防砂手段上进行技术改进与完善,解决了树脂砂强度的问题,完善了携砂液的性能,同时采用排砂、防砂相结合的方法,在两个区块共施工97井次,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八面河油田稠油Ⅱ类油藏粘度高,蒸汽吞吐开采属于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随着蒸汽吞吐规模以及轮次的增加,常规的防砂工艺难以确保热采井的正常生产,导致热采后出砂的根本原因:一是热采注汽加剧地层出砂,二是建立的挡砂屏障在多次蒸汽吞吐过程中遭到破坏。复合防砂技术通过在炮眼附近形成耐高温、高压的防砂屏障,同时井筒内采取机械防砂,确保了多轮热采后井筒及地层的防砂强度,降低了防砂屏障在注汽中遭受的破坏程度,达到一轮防砂,多轮次热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力压裂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介绍了端部脱砂压裂、重复压裂、裂缝检测、缝高控制等十种国内外水力压裂新技术,在纵观水力压裂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渤海油田高含水易出砂油井防砂、控水技术需求及目前机械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应用浓变凝胶实现防砂控水一体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浓变凝胶控砂性能与控水性能测试,验证选择性控水与防砂一体化技术实施可行性,基于浓变凝胶对储层条件与生产条件适应性评价明确浓变凝胶防砂控水的适应范围,最终形成浓变凝胶防砂控水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