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通过对山地型特大城市滨江特点和发展策略的分析研究,运用生态、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滨江地区整体规划策划和功能组织优化设计,突出对重要滨水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山城、江城特色,倡导城市滨江空间公共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市功能与社会、生态、文化、景观建设协调发展,探索构筑高品质人居环境、塑造国际山水都市形象并重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0月,为全面提升重庆城市品质,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将主城区"两江四岸"建设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典范,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重庆城市名片,经重庆市政府同意,重庆市住建委发布《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方案设计国际征集资格预审公告》,向全球公开征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宋洁 《华中建筑》2004,22(6):79-83
武昌临江地区城市设计是武汉市“两江四岸”滨水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武昌伍江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挖掘与整合,并确定其规划目标、功能定位、总体设想及分期操作方式,力求为滨水区开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虔州城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唐末扩城临江,宋代拓展至两江四岸。该文分析其驱动原因,认为前者受区域军政格局影响;后者是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扩城备战的攻防考虑,以及唐、宋虔城的城市格局,得出两江四岸的城乡发展时序。文终总结了影响城市历史演变的两个重要因素:区域军政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海静  陈纲 《新建筑》2015,(3):120-124
滨江区域是反映城市风貌的重要地带,具有二维视觉关系的"界面"是风貌认知与控制的重要对象。以重庆两江四岸地带为例,借鉴建筑类型学的分类思想,以视域密度法计算"界面片段"景观密度值,建立界面类型体系;运用分形几何学的量化手段,通过"维数"认知界面规律;并同时指出界面控制的对象是形态关系,控制要素包括形态关系的控制要点、形态轮廓的维数和界面组成部分的明度三部分。以此为基础,对重庆两江四岸地带风貌控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中元  史琨  方艳 《规划师》2006,22(10):59-63
武昌积玉桥地区位于武汉市"两江四岸"核心景观区内.为保证该滨江地区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需要对该地区2004年陆续报批的多个规划方案进行空间整合,重点对建筑高度、布局形式、沿江整体空间形象等问题进行整体研究和论证.基于VRGIS技术开发的规划方案三维空间景观分析系统能为城市设计控制与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9年的重庆表现出很强的“运动性”:森林重庆运动+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运动+城中村改造运动+广场建设运动+两江四岸城市设计运动+朝天门改造运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运动+红歌运动+打黑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8.
马微 《建筑节能》2011,(3):22-25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目前国家十分重视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重庆市地处两江交汇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丰富,且大量建筑沿两江四岸分布,为应用水源热泵技术提供了很有利的自然条件.而区域能源系统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筑群落的集中供冷、供热需求,由专门的能源中心集中制造冷热水,通过区域管网进行供给的一个或多个...  相似文献   

9.
余萍 《云南建材》2011,(6):378-379
惠州享有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及旅游城市,随着《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现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的编制和实施,东江沿岸数个公园陆续建成,自东向西恢复了:合江楼、文笔塔和朝京门等历史景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汉市2008年开展的两江四岸滨水区域市设计公众问卷调查活动对城市设计的影响分析,挖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角度和思想来源.由此探讨了如何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通过公众参与构建城市特征文化的方法和意义,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卢峰  雷蕾 《室内设计》2009,(3):41-4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山地城市的形态己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密切融合转向疏远对立。为此,本文以重庆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为例,从自然景观要素保护和城市整体形态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山地城市滨江地带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抗战时期,在重庆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建厂条件以及防空疏散要求下,以兵工厂为龙头的内迁工厂在重庆近郊"两江四岸"形成多个分散式工业区建设的布局特点,以及城市历史文化和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快速城市更新中采取适宜的保护方式,使其独特的山地工业文化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位于重庆市南滨路131号的弹子石广场,地处两江四岸核心区,是“城市画卷”点睛之处,汇聚“南岸起风景”的起笔之势,以“重庆故事”彰显“重庆自信”,奏响两江交汇处的动人乐章,让近者悦、远者来。展览馆包含17个主题展厅,占地面积达17000 m2。1F-3F为城市展示区,4F为城市会客厅。设计师刘骏以“国际视野、中国气派、重庆风格”为统领,突出“绿色、智慧、创新”三大理念,巧妙融合室内布展流线与室外观景流线,内观展览、外览景观,使之成为“看得见风景的最美展馆”。  相似文献   

14.
薄熙来     
薄熙来重庆履新之初就提出了"要用1000亿进行旧城改造,请国外一流专家对重庆进行规划",继而"两江四岸"和"旧城改造"成为了重庆城市的建设重点.对于薄熙来提出的重庆城市建设愿景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首先是城市生产方式的空间化.  相似文献   

15.
蔡美权 《城市规划》2004,28(3):83-87
汉口江滩位于武汉两江四岸的最前沿.由于近50年来长江主泓南移、北岸不断淤积,在长江防洪堤外形成了宽150~420m\长7km、面积约2km2的滨江滩地.就区位而言,汉口江滩位于主城核心区,紧邻闻名全国的江汉路商业步行街,周边聚集了武汉市1/3的优秀历史建筑,拥有宽阔的滨水滩地和长达9.8km的城市滨水岸线(彩页图1),是汉口沿江地区现存最大的开敞空间,极有条件形成展示城市滨江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区.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的绿道具备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廊、供人们休闲游憩、连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功能.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追求的提高,城市绿道也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重庆市越来越重视滨江区域的城市风貌更新与环境治理,"两江四岸"也迎来了环境与风貌提升的契机,而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重庆北滨路西延伸段的场地状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山地城市滨水道路的场地特点进行场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设信息》2009,(5):73-73
本刊重庆讯2009年2月28—3月1曰,重庆市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扈万泰同志,在市规划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研究会,局相关处室、分局和研究中心参会,专题讨论主城区广场布局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加快编制和完成这两个规划、以及相关区域性重大设施布局研究,是进一步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大重庆”的重要举措。重庆市规划局将依据市政府批准的规划,着力强化对广场、绿地等城市开敞空间和市民休闲活动场所的规划控制与实施,其中两江四岸地区,作为该市集中展现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重点区域,在规划中着重考虑为体现山水之城空间特色和重大设施的预留地。  相似文献   

18.
正轨道交通、城市路桥隧、"两江四岸"、"清水绿岸"、污水处理、重庆东站、棚户区改造——截至3月11日,我市城建领域70个在建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复工,返岗人员超过1.6万人。与此同时,全市房屋市政工程累计开工、复工项目2916个。建筑工地复工跑出"加速度"3月10日,大渡口区中交二航局白居寺长江大桥项目部,支架班组组长赖志武测完体温后,就和工友们投入桅杆吊基础施工的作业。目前,这个项目已返工440名工人。同时,为全力推进项目复工,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还推行一站式复工审批方式、"一项目一组"督导帮扶机制、"无接触"办  相似文献   

19.
《重庆建筑》2011,(11):62-F0004
<正>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工程重庆建工产业大厦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翠云立交桥旁,由重庆建工集团自主投资、设计、施工和使用,是集办公、商务和酒店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5层,办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指的是地处中 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的长江与嘉陵江区域, 是三峡库区的库尾段,目前面临江岸生态环 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岸线植被功能 退化等生态问题,尤其是该段既存在库区 消落问题,又存在上游自然河段洪水冲刷 问题,江岸消落带面积大,水文变化复杂, 江岸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面临的难度与挑 战极大。本文以重庆主城长江南岸为例,通 过系统调查江岸带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等 野生动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栖息地与觅食 地、生活习性以及江岸带现状植物情况,对植物群落类型、优势植物种类与外来植物威胁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出长江岸线特色的 “浩”“沱”“碛”“滩”“洲”“河口”六类自然生境。在现状调查与充分认识水文地貌单元的 水文与生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江岸带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策略。针江岸自然生境,遵循水文 季节性变化规律,识别生境管控范围,对水域或近水域的水文地貌单元提出差异化保护与修复 管控策略。天然河流因水流冲击作用,岸线呈现冲刷岸与淤积岸交替出现的情形。由于冲刷岸、 淤积岸水流水势差异,对其的韧性化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重塑滨江生态立体空间,根据水位 季节性变化,配置相应的复合植被群落,优化人工植被结构,引导江岸生态自然修复,顺应长江 的季节性涨落,塑造多维韧性江岸。综合考虑城市内部河流生态、景观与休闲游憩等多功能需 求,结合岸线现状建设情况、水文特征、水文单元地貌、动植物生境与岸线腹地城市功能等资 源禀赋的差异,将长江南岸划定为原生标本段、生态保育段、生态休闲段和城市活力段四类江 岸生态分区,分段差异化引导人为活动强度与活动形式,以更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