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M/AMPS/木薯淀粉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骨架,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通过接枝反应制备淀粉基吸水树脂。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的吸夜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PP熔融接枝AMP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反应挤出技术制备了聚丙烯接枝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PP-g-AMPS)。研究了引发剂、单体及第二单体丙烯酰胺(AM)用量、以及温度、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制备的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熔融接枝AMPS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及螺杆转速分别为190~200℃和25Hz;接枝共聚反应中DCP及AMPS的最佳用量分别为PP的0.3%和4.0%;添加一定量的AM有利于接枝产物接枝率的提高,AM的最佳用量为PP的0.5%;AM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P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淀粉反相乳液法三元接枝共聚改性研究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对木薯淀粉进行接枝共聚改性,生成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接枝共聚物(St-g-AM/AA)。考察反应温度和时间、引发剂和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共聚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三元接枝共聚改性反应影响显著;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表征证明接枝共聚反应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经三元接枝共聚反应淀粉已被AM和AA成功改性。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合成二元共聚物。结果表明:采用(NH4)2S2O8/NaHSO2CH2OH引发剂,AMPS与AM单体总质量分数25%,二者质量比3∶7,引发剂占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0.09%,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4∶1,pH=6,反应温度20℃时,AM/AMPS共聚物表观黏度最高,与工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3 500万)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新型溶液溶解纤维素,在均相条件下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了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以及(NH4)2S2O8、AM、BMA、MBA的用量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纤维素)∶m(AM)∶m(BMA)∶m[(NH4)2S2O8]∶m(MBA)=1∶4∶2∶0.05∶0.006,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87%,接枝效率为36%。制备的纤维素/AM/BMA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倍率为583g/g。  相似文献   

6.
AM/AMPS/AMC14 S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3):137-140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AMC14S)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AM/AMPS/AMC14S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7.
AM/AMPS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奇  蒲万芬  王亚波  耿向飞 《应用化工》2012,41(2):300-303,313
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水溶液进行二元共聚,得到AM/AMPS共聚物。黄金分割法评定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0.002 888%,单体20%,AMPS∶AM=20∶80(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45.52℃。用红外光谱(IR)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了目标物的溶液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AM/AMPS共聚物的耐温抗盐性优于大庆HPAM聚合物,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糠醛渣纤维素为接枝底物,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亚硫酸氢钠(SBS)为氧化还原引収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制备糠醛渣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収剂用量、丙烯酰胺与糠醛渣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时间对糠醛渣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AM用量为0.03 g,丙烯酰胺与糠醛渣纤维素质量比为7∶1,引収剂KPS与SBS的质量比为2∶1,引収剂的用量为0.45 g,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40℃时,接枝率可达到700%。  相似文献   

9.
AM/AMPS/AMC14 S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中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3):137-140,145
采用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丙烯酰胺 (AM)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 (AMPS) 2 -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 (AMC14 S)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 ,初步评价了共聚物的溶液性能。结果表明 ,AM AMPS AMC14 S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
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絮凝助留性能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邱广明  邱广亮 《精细化工》2001,18(3):162-164,175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 ,以水为分散介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和分散稳定剂 ,用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 (AM)对淀粉 (St)的接枝共聚。接枝共聚物 (St -PAM)在 16 5 0、16 16和 1416cm-1(聚丙烯酰胺PAM的特征吸收 )处的红外光谱表明 ,在淀粉链上引入了酰胺基。控制接枝共聚条件 ,可使丙烯酰胺的接枝效率 (共聚单体占全部聚合单体的质量分数 )达到 90 .0 % ,共聚物中丙烯酰胺的接枝百分率 (St-PAM中PAM的质量分数 )达到 6 0 .9%。显著地改善了淀粉的糊化特性 ,减弱了直链淀粉的凝沉和胶凝倾向 ,使其在冷水中就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特点 ,考察了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的影响 ,以及接枝共聚物对纸浆的絮凝和助留效果的影响。共聚物中丙烯酰胺的接枝百分率愈高 ,纸浆的絮凝速度和留着率愈大 ,接枝百分率为 6 0 .9%的共聚物可使纸浆的网上留着率提高 12 .3%。  相似文献   

11.
AM/AMPS/腐植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腐植酸与AM和AMPS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种腐植酸接枝共聚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初步评价。结果表明,AM/AMPS/腐植酸接枝共聚物用作泥浆降滤失剂,在淡水泥浆、盐水泥浆、饱和盐水泥浆和人工海水泥浆中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P(AM/AMPS/NVP)降失水剂合成与耐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三元共聚耐温型降滤失剂,通过红外(FTIR)光谱和核磁C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组成。热失重(TGA)表明,P(AM/AMPS/NVP)耐温性优于P(AM/AMPS)和P(AM),通过对三元共聚物的抗高温性和降失水性的研究,表明P(AM/AMPS/NVP)具有良好的耐温降滤失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高分子AM/AMPS系由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组成,本文应用光化学方法对AM/AMPS共聚物进行改性,得到活性可聚合产物,应用这种方法,在高分子链上生成的过氧化物含量随UV光照时间有明显变化,照射5-10min过氧化物含量最高,值得指出,较高的过氧化物生成最仅在采用二苯酮作为光敏剂和保持低温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这种活性改性AM/AMPS共聚物,可用光聚合或热聚合方法引发不同烯类单体共聚合,得到不同用途的接枝/交联共聚物产品。  相似文献   

14.
AM/AMPS/DEDAAC/淀粉接枝共聚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中华 《化工时刊》1998,12(6):21-23
介绍了AM/AMPS/DEDAAC/淀粉接枝共聚物泥浆降滤失剂的合成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内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AM/AMPS/N—PMI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AM/AMPS/N—PMI(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并在合成过程中添加无机化合物。结果表明在单体总浓度为20%,N-苯基马来酰亚胺浓度为单体总量的0.5%,无机化合物为单体总量的0.06%,于40℃时反应8h可以得到分子量为2106×10^4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与差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与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Unreported graft copolymer of 2‐acrylamido‐2‐methyl‐1‐propanesulphonic acid (AMPS) with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Na‐CMC) was synthesized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using a bromate/thiourea redox pair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at 40°C. Grafting ratio, add on, and conversion increase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iourea and [H+] increases up to 3.6 × 10?3 and 0.6 × 10?2 mol dm?3, respectively, while on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bromate ion and Na‐CMC, grafting ratio, add on, and conversion decrease. The samples of Na‐CMC and grafted Na‐CMC with AMPS were subjected to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with the objective of studying the effect of grafting of AMPS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graft copolymer. The graft copolymer was found to be more thermally stable than pure Na‐CMC. Comparing the IR spectra of pure with grafted Na‐CMC confirm the evidence of grafting.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26–34, 2006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酸(CPE-g-AA)、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酰胺(CPE-g-AM)和氯化聚乙烯接枝混合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CPE-g-(AA-AM)],并通过热压法制得接枝共聚物片材。考察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片材的吸水膨胀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其接枝率有关,相同接枝率的CPE-g-AA的吸水量比CPE-g-AM的大。当混和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2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抗盐性能最好。接枝共聚物片材可反复吸水膨胀,接枝率为62%的CPE-g-AA片材的二次吸水达到平衡时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分别为120%和41%。通过测定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表明,CPE-g-AA对水的润湿作用比CPE-g-AM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