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花瓷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明的积淀,边饰纹样作为青花瓷器装饰中重要的辅助纹饰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边饰纹样的构成形式、边饰体裁、装饰部位等几个方面,主要以边饰体裁如植物、几何、山水、动物、文字等常见纹样的列举,并分析一些明代具有代表性的青花边饰图片,对青花边饰纹样在瓷器艺术运用中所展现出的丰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青花瓷器具有清新明快的色调,丰富优美的装饰纹样,花纹有润泽和釉保护不致伤脱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陶瓷中最富民族特色优良传统品种之一.青花瓷器的生产,发明于唐宋,元明清时代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花瓷业.  相似文献   

3.
论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青料、造型、纹饰、以及对款识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它在整个陶瓷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以其素雅清秀,妙趣天成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民间青花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明代民间青花瓷,器型质朴,用笔简练,构图疏朗,装饰巧妙,意蕴深刻:清代民间青花瓷,材质精细,用笔工写结合,以吉祥纹样为主要装饰题材。明清民间青花瓷画艺术,既是古代陶瓷中的佳作,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创造新时代青花瓷画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5.
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它赋予人们美好的寓意,深受陶瓷艺人们的钟情与喜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装饰纹样。最早出现以和合二仙为主题的画面,是在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器中,两位不修边幅的僧人,一人持荷花,一人捧圆盒,和和气气相向为伴。一直发展至今,和合二仙纹饰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如意之意。本文从陶瓷与纹饰的关系入手,并且对和合二仙纹饰在陶瓷装饰中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内容与形式上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来共同探究和合二仙纹饰在陶瓷装饰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青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青色,具有呈色稳定,美观,大方的特点,青花汾水就是青花瓷中的一种。谈到青花瓷汾水的创作,首先要讲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历代美学理论探讨的焦点之一。青花瓷画对意境的营构也有极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的青花瓷汾水画更重要的是具有成功的意境营构,而不单纯是写实技法的纯熟。青花瓷汾水画的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最终是对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历史悠久的民窑青花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山水纹饰独树一帜。青花山水纹饰从元代开始出现,经过明朝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最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有别于其它瓷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审美思想,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情与理的交融。从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艺术的审美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青花瓷以其釉色晶莹,发色青翠,青白相间,幽静典雅、清新质朴的特色,成为陶瓷装饰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门类,其绘画以平涂为主方法,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笔法细腻传神,线条活泼流畅,粗细兼备,料色浓淡兼施,极富中国传统水墨画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正青花瓷属于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又有名字叫"白地青花瓷"。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青花瓷历史悠久,它的盛行,改变了长期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瓷器成为中国骄傲的历史,享誉世界,正是从青花瓷的出现开始的。青花瓷是以含氧化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  相似文献   

10.
人物题材是我国陶瓷纹饰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国瓷业走上了繁荣兴盛的时期。明代瓷器上的人物题材十分广泛,早期受青料所限,人物较少出现在装饰上。但进入中晚期后,人物纹饰内容繁多,表现手法高超,在继承之中又有  相似文献   

11.
杨冰  刘静 《景德镇陶瓷》2010,20(4):29-30
<正>中国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青花瓷画的出现,在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青花装饰艺术在中国装饰艺术中地位颇为重要,同时青花装饰艺术内容丰富,包括装饰纹样、图案设计等,可称为一种新型的有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一个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在陶瓷史上和今天陶瓷生产中都存在的事实,即在青花瓷的生产中,有一种在已经施釉的生坯上再用青料绘制纹饰的制作工艺—“釉上青花”,并兼而谈及青花的定义和青花的起源与大家探讨。这里所说“釉上”的意义,不同于五彩或粉彩瓷那样在已经高温烧好了的带釉瓷器上施彩,又经低温烤烧后其色料仍浮于釉表的情况。而是指在生坯上施釉之后,再在其上用青料绘制纹饰,而后入窑一次烧成的制作过程,即:生坯→施釉→绘画→烧成的工艺顺序。它与我们所熟知的一般青花制作工  相似文献   

13.
高扬 《佛山陶瓷》2014,(7):40-41
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青花瓷是以含钴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的半成品坯体上进行彩绘装饰,然后再罩上一层青白釉入窑经1300℃高温烧制而成,呈现出蓝色纹饰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中,山水题材占据了作品数量的多数,因其淡雅秀美、灵动隽永,体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趣味,青花山水题材长期盛行而不衰。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青花山水题材创作,阐述了青花山水题材的绘制技法创新与审美。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地区文明的纽带和桥梁 ,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的到来在中国广为流传 ,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陶瓷 ,其纹饰、图案、造型、色彩成为景德镇陶瓷借鉴或仿制的范例。自明代开始 ,景德镇陶瓷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装饰纹样 ,宣扬着善有善报的圣训。同心圆也形成了一种装饰风格 ,阿拉伯人的鼓腹瓶、扁肚葫芦瓶、双耳瓶、双耳折方瓶也成了景德镇陶瓷仿制的范例。明代中国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为装饰纹样开始于永乐青花瓷器 ,以后宣德、天顺、成化、正德等朝均有此类传世品 ,其中以正德朝为最 ,表明了当时伊…  相似文献   

15.
金君  朱忠华 《陶瓷研究》2012,(1):56-56,58
山水纹饰作为瓷器装饰纹样,相较于动物、植物及人物出现的比较晚。大约起始于唐代长沙窑彩绘,宋代磁州窑亦有少量表现,在元青花中一般以人物图背景的形式出现,明代早中期出现一些海上仙山和山水楼阁图,但数量很少且绘制技法仍不成熟。明晚末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动,此前一直缓慢发展的青花山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最能体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和情境,故多为文人们赏玩、赞美和收藏。  相似文献   

17.
青花瓷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料,在白瓷坯胎上用笔描绘纹饰,再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烧成,具有中国国画的笔风韵味。由于青花瓷花面是用毛笔直接将图案画在瓷器表面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元青花瓷装饰意味浓厚的构图方式、稳重的色彩、釉下绘画灵动的表现力,对现代陶瓷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分析元青花装饰手法、装饰纹样、青花瓷造型、题材以及釉色着手,综合分析了元代社会、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对元青花艺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阐述元青花对现代陶瓷艺术在人文精神、外形、意境、纹饰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陶瓷工程》2009,(3):71-72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最能体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和情境,故多为文人们赏玩、赞美和收藏。  相似文献   

19.
正青花瓷起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雍乾三朝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瓷花色清新明丽、造型古朴多样、精细粗犷并存、白中泛青极具中国传统墨画的神韵。青花瓷又叫青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喜爱。分水,也叫分水皴,根据画面的不同题材,分出不同层次的浓淡效果,其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一、青花的历史发展青花瓷现今发现最早的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其色浓美。元青  相似文献   

20.
王青 《景德镇陶瓷》2012,(1):190-192
引言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