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复杂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模式类的识别能力,构造了可用于多个模式类识别的级连式SVM模型。该模型易于实现,且能够找到模式间的最优分类超平面,泛化能力较高。支持向量机用于模式识别不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且不需网络迭代训练,求解速度明显高于神经网络。该模型采用两种核函数,将SVM用于油藏测井解释中水淹层的识别以提取测井曲线与水淹级别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模糊性油藏测井解释中水淹层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解决水淹层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一类正则模糊神经网络及在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虑一种5层结构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给出了该网络模型规则层节点的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传学习规则;针对样本筛选问题,提出一种按模糊隶属函数值相近样本向量类别矫正策略。将正则模糊神经网络用于油藏沉积微相的识别,可自动提取测井曲线与微相类型之间复杂的映射关系,实现沉积微相的连续识别。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解决沉积微相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识别问题,提出一种量子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用量子旋转门更新量子比特的相位,用受控旋转门实现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网络可调参数为量子旋转门的旋转角度和受控非门的控制参数。基于梯度下降法设计了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普通BP网络、模糊神经网络和过程神经网络等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水淹层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水淹层识别存在的模糊性和多解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水淹层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神经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高度自适应性、容错性及固有的并行处理能力与模糊逻辑所具有的模拟人类思维中的模糊综合判别特点有机地结合,实现了多因素模糊综合判断推理来完成水淹层自动识别。采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135个地层样本进行处理,符合率达87.6%。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解决水淹层自动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提高水淹层自动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利用多资料识别水淹层水淹等级的模糊神经元网络自适应模型,模型由若干个规则网络和适用度网络组成,汇合了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的优点,具有非线性系统的逼近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反复测试,最终选择13个参数作为输入参数,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作为输出参数,实际资料的检验证明该算法明显改进了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开发指标预测问题,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输入层、模糊化层、规则层和输出层。模糊化层采用高斯隶属函数,规则层每个节点对应一条模糊逻辑规则。网络可调参数为模糊集参数和输出层权值。提出了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的网络训练方法。以油田开发指标中含水率预测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规化模糊神经网络及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手写体汉字识别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规化模糊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针对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给出了网络模型的规则层节点的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传播学习规则。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制订的“if-then”规则,完善网络的推理结构,提高网络的识别能力,减少噪声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此方法对手写体汉字识别问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该方法指出了一条进一步提高手写体汉字系统性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加权模糊推理网络的结构模型和学习算法,该网络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为模糊推理神经元,融合了模糊逻辑能够较完整地表达领域规则和先验知识,以及神经网络自适应环境的优点。根据模糊推理规则的量化表示形式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动力学思想推导出了该网络模型的学习算法。该算法具有稳定、收敛速度快,且能较好地避免网络学习陷入局部极值点。以油田生产复杂水淹层识别问题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论文考虑了一种五层结构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网络结构的优化问题给出了该网络模型规则层节点的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传播学习规则。同时利用该网络模型对油井压裂的效果进行了预测,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此网络模型对油井压裂效果预测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为止,现有的自动判别方法难以反映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混合信息对水淹层识别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水淹层判别的准确度,本文提出基于云变换的定量与定性混合计算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水淹层判别.一方面,利用云模型将提取测井相数据中的定性信息,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将输入信息中的定性概念通过正向标准云变换转换为量化的数值信息,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最终将混合信息输入混合计算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判别,从而得出结论.实验证明采用基于云变换的混合计算神经网络模型对水淹层进行识别,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是水淹层识别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