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CAN总线在矿井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矿井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分为井下分站和地面监控中心两部分:分站负责获取矿井内各种环境参数并通过CAN总线发送给环境监测中心;监控中心负责接收来自各分站的数据,经过处理后把这些数据实时直观显示出来,同时备份到数据库中,当被监测区域的瓦斯浓度超过安全预设值时,还可以向井下发出报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6):266-268
设计了矿用锚杆应力监测系统,通过对普通锚杆进行改造,使其可对岩层应力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分站前端的应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分站的处理后通过井下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总站,总站通过以太网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实现锚杆应力数据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护问题一直是围绕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论文介绍一种采用无线传感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工作面检测分站,检测分站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上传给顺槽通信总站,并由通信总站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至地面监测站的方案.该系统实现了对工作面支架压力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及对其在工作面、巷道和井上监控室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4.
邓明胜  王凯 《煤矿现代化》2010,(1):51-51,54
KJ2000N监测监控技术将井下分站和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具有煤尘、瓦斯、一氧化碳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对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并将安全生产参数及时传输到地面中心站。各种数据由分站和中心站处理,并能按要求直接发出声、光报警和断电控制信号,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张阳 《金属矿山》2012,41(3):115-118
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的井下机车区域定位检测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地改善目前井下机车的使用情况。系统主要包括机车检测器、检测分站和主站计算机3部分。机车检测器测量机车车速,超速报警并将机车的车速、车号和车皮等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到检测分站;检测分站通过井下环网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到主站计算机;主站计算机根据检测分站上传来的数据,利用GIS软件MapX,以VB为开发平台,实时模拟井下机车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护问题一直是围绕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介绍一种采用无线传感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工作面检测分站,检测分站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上传给顺槽通信总站,并由通信总站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至地面监测站的方案。该系统实现了对工作面支架压力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及对其在工作面、巷道和井上监控室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煤工作面顶板压力监测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顶板压力无线智能监测装置。该装置由顶板压力检测装置、分站智能手持采集仪和总站监测系统组成,成本低,维护容易,受干扰影响小。各顶板压力检测装置采集各工作点的压力值,通过红外通讯将压力数据传输给分站智能手持采集仪,分站智能手持采集仪对传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给总站的监测系统,总站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将数据进行分析和图形化显示。该监测装置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可以有效预测综采工作面的事故,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8.
《煤矿机械》2015,(8):214-217
采用Zigbee无线模块、红外通讯、CAN总线及USB通讯作为核心技术。通过每个支柱采集分站的压力传感器对井下顶板的压力值进行数据采集。利用采集分站的Zigbee无线模块实现与通信分站的无线通讯。通讯分站通过CAN总线与地面通讯接口相连,通讯接口利用内部的USB通讯,完成数据到地面上位机的传输。实现地面上位机对井下顶板压力的实时监控、数据记录及分析。提高煤矿安全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保障矿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研发大容量、低成本的液压支架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以STC89C55单片机、PCC和IPC为核心,采用软、硬抗扰技术,开发了监测分站、顺槽监测总站和地面监测站,以CAN总线和以太网作为通信桥梁,实现了从工作面支架到顺槽、再到地面的压力数据可靠传输,形成了节点容量达140个、覆盖工作面全部支架的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试验表明:分站测量精确度高,相对不确定度最高仅0.031%,正反行程测量的一致性也很高;系统最大巡检周期25.23 s、画面响应时间1.72 s、分站至顺槽总站之间最大数据距离2 km、总站至井下环网交换机传输接口距离10 km,实现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远程在线监测和记录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综采面液压支架监测参数多、传输距离远、难以实时安全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ARM微处理器和CAN总线构建的井下液压支架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液压支架上的压力、位移和倾角传感器,将液压支架的监测信息传送到数据采集分站,分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传送到中心分站进行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并通过LCD和键盘构成的人机交互模块显示监测信息和故障报警,对实现液压支架的实时安全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平儒  蔡康旭 《煤炭技术》2007,26(12):58-59
乡镇煤矿现有安全监测系统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存在不适应性问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和瓦斯调度,是一个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的三要素。构建以区、县主管部门为技术与管理中心的乡镇煤矿群集约化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乡镇煤矿安全监管的被动局面。同时,监测系统通讯接口的标准化、通用化事关乡镇煤矿安全监测技术进步的速度,国家应尽快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双回路供电自动切换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的双回路供电自动切换装置,实施双回路供电和使用自动切换装置,实现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井下监测分站、井下光纤环网交换机及信号中继器等设备的不间断供电,解决了监控系统中的设备供电不稳定、不可靠问题。通过该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提出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国家相关标准中关于电源部分的条款进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杰韬  王泽涌 《中州煤炭》2022,(12):256-261
为实时掌握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并查看全面、可靠、详细的电力安全生产数据,及时进行生产异常预警,以电力安全生产监测目的和内容为基础,结合大数据技术,设计数据实时分析的电力安全生产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力安全生产数据,通过通信设备将数据分别传送至本地监控站和数据分析层,本地监控站分析数据后,在权限范围内实行调度和管理,权限外的则传送至监控中心层;数据分析层采用大数据标签分类以及分析接收的全部数据,获取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向监控中心层发送异常预警;监控中心层则通过监控显示服务器查看预警结果。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通信效果良好,能够完成电力安全生产数据的实时传输,避免缓存时间较长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全面检测电力安全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煤矿锚杆支护煌工作面压力监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式互联模型的主站-分站集散式结构新型矿山压力监控系统,主站进行数据处理,各个分站采集各类传感器数据。各类传感器采用通用标准协议,可方便组成多节点的压力监控系统,形成兼容性强、有扩展和升级裕量的开放式压力监控。  相似文献   

15.
连卫东 《煤矿机械》2012,33(10):239-241
实现了一种采用节点与总线双冗余结构的CAN总线煤矿变电站温度监测网络的设计。本网络可将煤矿变电站的多个封闭式开关柜的温度数据自动周期性地向网络中主节点传输,并且在PC机上显示数据。每个节点均采用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60作为主控单元,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多路模拟开关,使用了2条独立的总线通路,通过对网络中主节点进行备份设计,完成了节点与总线双冗余设计的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监测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煤矿井下变电所的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西门子S7-300型PLC作为井下集中控制站,可以处理多种电力系统远动规约,还可与多种智能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实现煤矿井下变电所的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17.
煤矿主井绞车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主井绞车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监测主站、轴温监测分站、主电机碳刷刷握温度监测分站组成,轴温测量采用接触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刷握温度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主站与分站之间的通信采用RS485总线。  相似文献   

18.
杜育芹  袁梅  付游华 《煤炭技术》2012,31(11):97-99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分站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决定了系统能否顺利实现。文章以图论中的最短路径法为理论基础,主要考虑了传输电缆成本,并以C语言为编程工具,编制了在多个地点监测监控系统分站的计算机程序,为优选监测监控系统分站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孙才华 《中州煤炭》2022,(12):86-91
近年来,极端气象条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每逢夏季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遭遇洪水的严重威胁。以朝歌500 kV变电站为例,在站外防涝评估方面,采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块建立研究区二维数学模型,模拟设计暴雨时整个流域内洪涝水的发生、演进过程,得到变电站周边区域内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从而准确获取变电站周边位置的主要水文数据信息。在站内洪涝监测方面,通过建立朝歌站定制内涝算法模型,并接入实时的降雨量数据,进行实时降雨强度、站内积水深度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研究为运维管理人员的组织、安排、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P无线电台风井综合参数安全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煤矿地面风井的安全参数的测控问题,提出基于DSP无线电台测控数据的方案,阐述了DSP的测控分站和DSP的无线电数传电台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