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关于设计审图等控制权的争夺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高信任度的工程总承包模式难以适用于我国低信任度的建筑环境。对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EPC模式)中参建方互不信任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在我国情境下,EPC模式项目应从合同条款入手,通过改进合作关系来改善管理绩效的治理路径,最终实现项目价值的增值。  相似文献   

2.
EPC模式已成为国际工程领域广泛运用的承包方式,但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项目风险,研究如何提高我国承包商EPC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伙伴关系的国际EPC项目风险管理模型,并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揭示了国际承包商通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风险管理,提升EPC项目绩效的作用机理。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我国国际EPC承包商应如何建立伙伴关系网络和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集成设计、采购和施工各环节资源以实现项目目标,从而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PPP 模式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积极拓展业务领域的主要模式之一,但建筑企业以何种模式运作PPP 项目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建筑企业投资人在 PPP 项目中同时承担投融资和工程总承包的职责,提出了“F+EPC”模式,结合实践建立了“F+EPC”运作模型及其实现方式,并从“F+EPC”模式运作管理、风险管控、融资方式选择、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建筑企业实现以“F+EPC”模式参与 PPP 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artnering 模式是改善项目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的伙伴选择会对项目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将伙伴选择划分为信任程度、有效沟通、共赢态度和技术水平 4 个维度,引入合作关系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了伙伴选择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合作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合作关系在技术水平对项目绩效影响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在有效沟通和共赢态度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信任程度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 Partnering 模式下项目绩效的改善以及 Partnering 模式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领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贯穿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分析论述如何有效进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造价管理,使项目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EPC模式在我国工程领域逐步推广,但实际运用中其造价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使EPC项目成本普遍较高,造价管理效果不佳。概述了EPC模式的含义及特点,阐述了我国EPC模式造价管理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造价管理建议,以提高EPC项目造价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内建筑行业EPC模式发展迅速,在项目实际管理过程中却暴露出区别于传统DBB模式的各种设计管理问题。基于对国内房建工程EPC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不同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梳理关键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并针对各层级影响因素提出设计管理工作绩效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业主方改善项目管理绩效不单需要组织间项目治理机制的作用,还要依赖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确定了以业主与咨询企业间的控制权配置、报酬机制、信任、沟通以及咨询企业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等治理策略为前因变量,以项目管理绩效为结果条件的组态模型,并输出了能有效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5 条等效路径。结果显示: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取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不同层级治理策略组合的实施程度。研究结果为业主方提供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项目治理和项目绩效管理理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技术、组织、契约和关系研究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实现项目绩效改善的"技术—管理—治理"研究框架,并对框架内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项目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涉及到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开发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从而影响项目绩效,作为管理者,应采用适合的治理手段和工具来应对这种新型项目中的问题。在分析项目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特殊性基础上,结合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开发建设案例,采用单案例探索分析的方法,提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情境下的一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视角,包含“政府—合约—关系”3 个维度的项目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并在案例中予以了验证和应用。旨在拓展重大工程情境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并供类似的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建设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配式建筑 EPC 模式下参与方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结合装配式建筑和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以及BIM 技术在工程中的相关应用,通过引入霍尔三维结构,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3 个维度研究了装配式建筑 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通过建立时间维和逻辑维所在平面的相关活动矩阵,展示了装配式建筑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某一状态点的具体活动内容,并以建造施工阶段为例,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同时构造了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EPC 模式运行模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政府工程质量监管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采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实质性编码,探究EPC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核心构成要素及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项目资料,综合实证扎根主义方法的优点,融合解释主义理念和批判主义思维,阐述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是什么”,剖析目前的EPC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为什么”不能脱胎于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进而构建与中国EPC工程情境相适应的质量监管机制。此外,借鉴案例项目经验和相关文献研究,从政府监管、行业治理和项目内部管理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不仅弥补了现阶段在EPC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研究方面的不足,为EPC工程质量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而且对中国EPC模式的健康发展具有较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资产专用或敲竹杠以及逆向选择等隧道行为,极易引发进度延迟、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等风险,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在分析承包商隧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业主-承包商合同治理模式,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探讨显性合同与关系合同下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关系合同与激励机制能有效防范承包商隧道行为,且能有效促进业主与承包商长期合作;政府作为重大工程管理者,应该引导工程行业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承包商筛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行业水平,规范行业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4.
国际 EPC 项目逐渐成为国际项目承包主流模式。为加强承包商对该类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以市场开发、融资生效和项目履约三阶段构成的全生命期为基准,分析了国际 EPC 项目的阶段性风险,研究了风险发展原理与风险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 EPC 项目风险识别的四级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理论构建了风险评价标准,即项目风险标准度。此外,结合 PDCA 建立了以信息数据为核心的风险应对体系,并提出了基于项目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社会资本参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推动“PPP+EPC模式”在铁路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PPP+EPC模式”实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实际调研识别高速铁路建设项目“PPP+EPC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对铁路PPP+EPC项目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项目主要参建方,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因素的影响评价和影响机理分析。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投资建设方使用“PPP+EPC模式”参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外 EPC 项目的增多,人们对其风险的管理也愈发重视,对风险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海外 EPC 项目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归类,建立较为完善的评判指标体系;基于 AHP 及熵权法构建决策偏好组合赋权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该权重构建海外 EPC 项目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海外 EPC 项目进行评价并给出合理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体风险与评价结果较为接近,证明了该模型有效,能够对海外 EPC 项目做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工程管理模式的正确选择对村镇文旅项目成功建设及特色保护类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但现实村镇文旅项目工程管理模式错用混用问题突出。为了满足村镇文旅项目工程管理和决策的需求,根据人文资源细分文旅项目;筛选并优化得到适合村镇文旅项目的可行工程管理模式;通过改进的德尔菲法建立村镇文旅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指标体系,且采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 OWA)赋权;提出“两步走”的工程管理模式优选模型。第一步基于最近邻算法( KNN)确定文旅项目一级管理模式;第二步运用 TOPSIS 灰色关联模型优选文旅项目二级管理模式,建立村镇文旅项目管理模式标准清单供业主参考;并以某文旅小镇项目为例,验证清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基本建设投资巨量化的特点日益明显,实务界针对这种大型公共项目创造了大标段招标的承发包模式。然而,大型公共项目以大标段招标总承包模式招标缔约后,缔约合同前风险不合理分担或缔约合同后的风险变异容易导致风险回流套牢业主。为此,解构了新形势下大型公共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市场—科层”的二元混合治理结构,即业主—总承包商之间通过市场选择的合同治理和总承包商-承建工区之间企业内部的科层治理。在新形势下大型公共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内外二元耦合,据此指出大型公共项目风险回流止逆路径,并拓展了项目治理理论,为工程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