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储热可平移热负荷,通过削热峰填热谷解耦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约束,提高风电消纳率,故而研究了热网储热、衰减、延时特性对弃风消纳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考虑热网衰减、延时特性时管网储热的弃风消纳机理以及热网衰减、延时特性对管网储热弃风消纳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管网储热模型,构建了计及热网储热、衰减、延时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实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管网储热配合电锅炉可进一步消纳弃风,且可替代储热式电锅炉的储热装置,节约装置成本;衰减特性引起了热网供热损耗和热源供热功率增加以及管网储热量减少,不利于消纳弃风;延时特性使热电机组供热功率与风电错峰,有利于消纳更多弃风,但不会影响管网储热量和管网储热的弃风消纳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级热网储热式电锅炉调峰的弃风消纳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严重问题,在二级热网配置调峰电锅炉日调峰方案的基础上,探讨应用储热式电锅炉来进一步消纳弃风。在计及热网延时与衰减特性基础上,分析了储热式电锅炉的消纳弃风机理,提出了储热式电锅炉的电热转换启动条件,构建了储热式电锅炉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二级热网储热式电锅炉日调峰的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对比分析了储热式电锅炉配置方式、储热容量、风电渗透率对弃风率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在二级热网中配置储热式电锅炉可进一步消纳弃风且效果更好。电锅炉的储热容量越大,弃风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在东北地区的供暖季,采用电锅炉协调热网和电网,对减小弃风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常规机组发电功率、风机电功率、储热热功率、热电联产机组电热功率和电锅炉电热功率等多种约束条件,基于电锅炉阶段性的电热调节,以总运行成本和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电热最优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储热设备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储热设备+电锅炉联合供热的热网平衡,分析含风电的以热定电、无电锅炉、有电锅炉三种不同场景经济调度问题,对比研究储热和电锅炉对弃风量和耗煤量的影响。最后,在6节点的热电系统算例中,采用CPLEX工具箱,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最优热电联合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地区的供暖季,采用电锅炉协调热网和电网,对减小弃风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常规机组发电功率、风机电功率、储热热功率、热电联产机组电热功率和电锅炉电热功率等多种约束条件,基于电锅炉阶段性的电热调节,以总运行成本和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电热最优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储热设备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储热设备+电锅炉联合供热的热网平衡,分析含风电的以热定电、无电锅炉、有电锅炉三种不同场景经济调度问题,对比研究储热和电锅炉对弃风量和耗煤量的影响。最后,在6节点的热电系统算例中,采用CPLEX工具箱,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最优热电联合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风电消纳问题,从解耦热电耦合约束、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在分析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极限消纳弃风电量的电锅炉供热量计算方法,对比了储热装置不同工作方式以及含储热热电联产与电锅炉协调供热时的经济性。算例结果表明,电锅炉供热在极限消纳弃风时具有最佳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简称"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在研究电负荷特性、热负荷特性与风电场出力特性相关性基础上,结合电网调峰、热网调峰特点,提出二级热网配置电锅炉进行日调峰的消纳弃风方案。分析了方案的消纳弃风机理,研究了调峰电锅炉的启停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二级热网电锅炉调峰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分析了方案的经济性。研究表明,该方案能在降低热电机组热负荷峰值、"以热定电"必发电功率的同时增加电网负荷谷值,从而为风电上网留出更大空间,提升风电消纳率,且能为整个电热联合系统带来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热电机组配置直热式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改造,是提高机组下调峰能力并消纳弃风的有效手段。为分析主流机组改造的经济性,以东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为背景,建立了热电机组和电锅炉协调运行模型、消纳弃风的节煤量模型、下调峰的运行成本与效益模型,以及以投资回收期为指标的投资经济性评价模型。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当前东北电网典型热电机组在不同场景下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调峰机制下,在供热中期热负荷较大时,对于中小规模弃风,热电厂没有启动电锅炉消纳的动力;而为在大规模弃风时获取正收益,机组需要配置较大容量电锅炉,这又给热电厂带来了很大的投资风险。通过分析表明,降低机组最小出力可减小电锅炉的配置容量,从而提高投资经济性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北"地区存在源荷供需矛盾凸出、电网灵活性差的问题。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热电机组在冬季以"以热定电"的方式运行,导致其调峰能力下降。利用蓄热式电锅炉供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能够提高风电就地消纳的能力。但采用电极加热的蓄热式电锅炉,其功率调节受电极机械部件限制,频繁调节将严重影响蓄热式电锅炉的使用寿命。将具有快速、灵活功率调节能力的电化学储能引入蓄热式电锅炉消纳风电的系统中,以风电消纳最大和蓄热式电锅炉电极调节次数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融合蓄热式电锅炉的风电消纳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兼顾蓄热式电锅炉系统的弃风消纳与锅炉电极的调节次数,有效地解决了蓄热式电锅炉功率调节能力与风功率变化不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电压技术》2021,47(6):2250-2258
为解决西北地区冬季供热期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运行模式下系统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计及含储热光热电站与电锅炉联合运行的供热期弃风消纳策略。该策略通过考虑电锅炉与光热电站联合运行,在利用光热电站的储热系统实现热能的存储与时移利用的同时,由光热电站与电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一同提供系统热负荷,以此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进而促进系统风电消纳。基于IEEE-30节点系统以及甘肃河西电网的算例仿真对所提策略进行来的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弃风消纳策略能够在促进系统风电消纳的同时,提高光热电站对太阳能热的利用率,并降低系统总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冬季供热期热电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弃风问题,考虑通过储热装置解耦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特性,通过电锅炉增大负荷侧用电负荷来提高风电消纳能力。以系统总经济成本最小和弃风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热电机组、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储热装置以及电锅炉在内的多目标风电消纳协调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有效,储热装置和电锅炉的联合调度,使得弃风时刻机组电出力明显减小,弃风状况得到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储热装置和电锅炉对于风电消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燃油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增程式电动汽车又称里程延长式电动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平稳过渡车型,以其效率高,电池容量小,不会因缺电抛锚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针对燃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动力部件选型、动力系统配置、系统协调控制与效率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技术方案的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进行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最后,展望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相关重要研究课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遥泵放大(ROPA)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超长站距的光传输系统中。为了使ROPA在给定链路配置下工作在最优状态,文章对ROPA中远程增益单元(RGU)的配置进行了理论建模与数值仿真。通过引入反映RGU增益和信号光信噪比共同影响的综合评判参数,获得ROPA光传输系统中RGU的最佳位置以及RGU中铒纤的最佳长度。对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和挂网运行测试,论证了本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王为国  梅欣  万磊 《湖北电力》2004,28(6):11-13
分析了电力市场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的影响,结合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提出了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新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功能配置,并对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网损计算、外网等值、潮流计算等应用功能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有效确保电网管理效率、缩小电力运营成本,是供配电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具备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等功能.简要阐述了电力监控系统中监控组态软件的功能、不同系统的组网方式及现场智能监控设备的选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资源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源,是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自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电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被称为“电荒”。电力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为了寻求电荒出现的原因,对我国电力基础设施通过大量宏观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电力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有密切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命脉。并认为我国目前阶段电力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出现电荒主要有体制、产业结构、电力生产和投资结构等一系列原因,并结合产生电荒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将人工萤火虫算法、禁忌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混合粒子群算法,并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滤波器优化配置中,用于减轻电网谐波污染。建立滤波器的基本模型,以滤波器投资最少为目标函数,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得到滤波器相应优化参数。通过IEEE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及模型的正确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135MW机组安装项目为例分析, 提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冲突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这一观点, 并给出了安装工程资源链图。同时详细地论述了资源链图各资源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指出在现代项目管理中, 资源管理必须纳入进度管理中, 要考虑到资源的有限获得和供应过程对工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系统成本,文章通过部分配置波长转换器的方法缓解国网OTN骨干网络的波长连续性限制,并保障波长的资源利用效率。对国网OTN网络中波长转换器配置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详细阐述了子图+ADD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设计思想,对各个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拓扑上进行仿真,并给出波长转换设备的最佳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部署波长转换单元,可达到与全波转换相近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A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generating technologies is presented, which helps the planner decide, for a given generating system and in a given year, which technolo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generating system. The method also allows the planner to rank technologies according to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Also presented is a procedure for assessing the relative merits of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generating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is described that illustrates how the method works.  相似文献   

2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设备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四性"(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的要求下,提出其配置将分为过程层和变电站层2层。过程层针对一次设备独立配置主保护,下放到一次设备附近,最终和一次设备合为一体,保护的采样各自独立,可不依赖全站统一时钟进行采样同步,利用相对独立的同步数字体系(SDH)系统通过乒乓算法完成保护间的数据采样同步,元件保护采用分布式配置,可以利用独立的通信环完成数据收发,过程层以太网构成冗余;变电站层配置集中式后备保护,集中式后备保护采用自适应和在线实时整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