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4)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但还存在政策的权威性相对偏弱,政策的协同性有待增强,评价发现、选拔任用与流动配置三类措施的使用偏少,高层次人才对社会保障环境的满意度偏低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政策反馈机制和互动机制,对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7):264-265
自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提出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发展迅猛,国家亦出台相应政策提供支持。但是,目前现有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起不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的根本需求出发,探究高校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3)
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高校集聚,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十分有利。在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条件下,高校亟需从制定与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政策、健全人才培育体系、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大学以知识创新为立身之本,要培养的不仅是现有知识文化成果的继承者,更应该是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其中"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高校各层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思考从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入手提高创新创业有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9)
随着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推进与落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高校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存在管理效率低下、工作任务繁重、信息流通差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此类问题,在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工作基础之上,利用PHP开发平台的Yii框架结合MySQL数据库开发了一套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平台。该系统的实施对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的管理效率、扩大创新创业训练的覆盖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116-117
雄安新区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创新示范区和盘活中国经济战略布局三大历史使命,创新是其实现突围和完成三大历史使命的第一动力和唯一路径。雄安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包括创业企业、领军企业、政府、风险投资/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其中,创业企业是生态创新系统的基石,领军企业是促进生态链形成的主力军,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教育对接、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风险投资/金融机构为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为创新提供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雄安新区要打造领军企业-创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风险投资/金融机构-企业三大创新生态链,促进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角色转换,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协同发展。构建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一要破除政策性束缚,吸引资源集聚和流动;二要培育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三要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整合资源,提高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同时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更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到来。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还没有全面完备,本文就以我国的社会环境现状出发,对中国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下一步该"如何做"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1):1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深度优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前提。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实践基地缺失等问题,高校应该采取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
文章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分析当前这两所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与特点、成效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从高校和政府角度提出经验借鉴:通过构建知识反馈回路、"生态化、全链式"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等发挥高校的知识传播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专业创业服务机构等增强高校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搭建校企互动平台、注重国际化拓展等提升高校的知识集聚能力;通过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等强化高校的新知识孕育能力;通过完善有利于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等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正>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体系革新。为鼓励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专门设立了许多大学生创业基金,还出台了诸多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如今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已然成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原则,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流程、创业方法以及创业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对创新创意和环保安全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