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传统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核容装置的不足,结合变电站100V与220V典型直流电源蓄电池组10小时率核容需求,研制了一套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组新型核容装置。研制的新型核容装置通过获取蓄电池模块的实时放电电压信号和放电回路电流信号,控制可编程电阻箱实现恒定直流放电;通过制定并应用基于电压的蓄电池智能诊断规则实现越限电池模块的识别及自动停止放电,降低蓄电池核容二次损伤;通过自动记录存储核容过程中放电电流、蓄电池端电压的实时波形,预警事件记录等功能,确保核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直流蓄电池组核容放电测试效率低和人力资源成本高的现状,在已建设的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基础上,提出变电站直流蓄电池组核容放电测试新方法。通过增加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的核容放电功能,简化蓄电池组核容放电测试工作。项目提出了一个新的变电站直流蓄电池组核容放电测试思路和试验策略,基于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进行软硬件的二次开发,为实现变电站直流蓄电池组核容放电测试提供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电站蓄电池组的实时监测和核容放电试验,开发了蓄电池试验"云监工"系统,实现了蓄电池组的实时监测数据与手机APP同步功能,在数据异常时通过手机报警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并可对蓄电池组的核容放电试验进行远程操控,有效提升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生产作业现场工作质效。  相似文献   

4.
《机械》2009,(5)
近日,南京南瑞集团京瑞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ZFD220/ZFD110系列蓄电池智能放电仪成功对南京热电厂600MW机组220V、2000AH大容量动力蓄电池组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传统核容装置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智能核容仪,可以获取直流电源蓄电池模块的实时放电电压信号和放电回路电流信号,通过制定的电阻调节控制码及电阻投切策略,来实现电阻箱的可编程控制,达到恒定电流放电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智能核容控制策略,智能诊断蓄电池状态,有效避免蓄电池核容的二次损伤,并自动记录核容过程中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压等数据,计算给出蓄电池容量,为保证核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变电站后备电源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了缩短变电站内蓄电池组核容试验时间,保障直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Newton插值的蓄电池组核容方法。该方法以单只蓄电池持续放电过程中端电压观测值为输入,以各次Newton插值下蓄电池端电压估算值为输出,构建了蓄电池放电曲线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Newton插值法下误差估算步骤烦琐,不同健康状态蓄电池在各次Newton插值下误差离散性大的问题,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用的数学模型简单可靠,对不同健康状态蓄电池放电曲线拟合度高。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组是站用直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障直流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站用直流系统的质量。现研究和设计一种蓄电池组远程控制在线放电装置与系统,通过蓄电池远程放电系统实现蓄电池组远程控制放电;在运行中出现电池故障时通过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提供直流系统事故电流,防止保护拒动。研究成果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容放电可以做到远程遥控和无人值守,且工作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蓄电池故障导致直流系统失压引发电力系统重大事故等,确保站用直流电源系统的正常供电,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变电站内直流系统蓄电池的核容放电工作任务繁重且困难的情况,结合现场放电试验回路,分析了现有蓄电池放电试验导线的局限性。随后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放电试验导线的研制过程,包括试验线的性能要求及设计方案。最后总结了新型试验导线的生产应用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身风险。  相似文献   

9.
《现代机械》2014,(1):F0004-F0004
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从事蓄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生产出大功率晶体管及微处理器控制的600A汽车蓄电池大电流起动放电仪;1991年研制生产出微机控制固定型蓄电池5000A大电流放电机,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从事蓄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生产出大功率晶体管及微处理器控制的600A汽车蓄电池大电流起动放电仪;1991年研制生产出微机控制固定型蓄电池5 000A大电流放电机,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边远零散气井分散、环境条件差、无依托、天然气储备量小、无法长期连续开采的特点,研发一套具备灵活、独立、快速连接特点的天然气回收装置,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从仪表自动化、电视监控及配电等系统的配置和布线方面着重研发,形成一整套适合整站橇装化的快速连接,自由调换、组合的电仪系统。电仪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回收工艺紧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边远场站环境条件的制约,现场实际使用方便、快捷、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电仪自动化方面,为天然气井口的处理工艺提供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机械》2010,(1):F0004-F0004
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从事蓄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生产出大功率晶体管及微处理器控制的600A汽车蓄电池大电流起动放电仪;1991年研制生产出微机控制固定型蓄电池5000A大电流放电机,并获袁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研制生产出DGQ系列蓄电池综合性能测试仪,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机械》2010,(3):F0004-F0004
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从事蓄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生产出大功率晶体管及微处理器控制的600Am车蓄电池大电流起动放电仪;1991年研制生产出微机控制固定型蓄电池5000A大电流放电机。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研制生产出DGQ系列蓄电池综合性能测试仪。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率先研制生产出铁路机车蓄电池低压大电流充放电机(3000A放电时终止电压低于0.6V);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机械》2011,(6):F0004-F0004
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从事蓄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近30年。上世纪80年代,率先研制生产出大功率晶体管及微处理器控制的600A汽车蓄电池大电流起动放电仪;1991年研制生产出微机控制固定型蓄电池5000A大电流放电机,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研制生产出DGQ系列蓄电池综合性能测试仪,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率先研制生产出铁路机车蓄电池低压大电流充放电机(3000A放电时终止电压低于0.6V);  相似文献   

15.
充分考虑电力行业继电保护专业共性,研制了多功能爬楼车,实现ONLLY试验仪、CT测试仪、蓄电池核容放电仪等微重设备的爬楼搬运,同时可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方便的坐凳,工具箱方便了万用表、螺丝刀、尖嘴钳等常用仪表、工具的收纳,使用方便,填补了目前该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核电仪控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涉及调试、维修、设计、技术咨询等领域,本文从某仪控专业的业务定位、技术细分、能力发展计划、实现手段、实效与不足等方面,阐述了对于一个基本由新员工组成的仪控团队,依托某核电调试项目,通过坚持较长期有效的自身能力建设,从而初步形成仪控专业调试与维修技术能力的过程,为核电仪控技术能力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飞鹏  姚绮明 《机电信息》2022,(21):71-73+77
介绍了一种配网终端电池智能检测存储装置,其以可编辑控制器和控制电路为主体,以继电器、触摸屏、传感器为辅助,可同时对铅酸蓄电池、锂电池两种类型的电池进行电流/电压监测、浮充、核容、活化及储存,操作简便、界面整洁,一体化、智能化地解决了铅酸蓄电池与锂电池在日常维护和储存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变电站内应用较广,随着投运年限的增长,蓄电池的性能逐渐下降,需要通过充放电实验等对蓄电池进行核容。在充放电过程中,劣化的蓄电池存在发生着火甚至爆炸的可能。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款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检测蓄电池的环境温度、烟雾浓度以及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当发生异常时由直流断路器将充放电回路断开,以此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的蓄电池在线检测和在线维护管理系统,可提前对蓄电池潜在隐患做出分析和预测,实现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故障的快速筛查、蓄电池组在线维护、蓄电池组在线活化等工作的一键式操作;能够为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直流蓄电池组的运行、监测、维护、施工、抢修等措施提供决策保障,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正3月,中核控制VV体系顺利通过TUV莱茵Istec体系认证,获得国内首张VV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中核控制VV体系能够全面执行IEEEl012,IEC60880和IEC61513国际标准.充分证明了中核控制在核电厂VV领域的技术实力。VV是核仪控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核电仪控系统作为核电厂的"神经中枢",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核电仪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和"走出去"的重要研究课题。核电建设和发展经验表明,在核电仪控系统研发过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