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曾维强 《建筑施工》2023,(4):675-677
以济南成丰面粉厂加固修缮项目为背景工程,对北方地区近代工业遗产建筑的加固修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介绍了北方地区工业遗产建筑的独特结构特性、毛石墙裙加固修缮施工技术、砖墙加固及外墙拉毛饰面修复技术、墙体巴洛克风格元素修缮技术,形成了工业遗产建筑砖石墙体加固和历史风貌复原修复关键技术,提高了工业遗产建筑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实现了工业遗产建筑的原始历史风貌修复。  相似文献   

2.
李文序 《砖瓦》2021,(4):69-70
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工作以及在装饰工程中使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分析了在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加工方法和装饰工程中可以应用到的加固方法,并分析了如何将加固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确保能够对历史建筑起到加固效果的同时保证历史建筑的完整性。针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效果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方面,对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分析选取。  相似文献   

3.
淳庆  胡亮亮 《建筑技术》2011,42(7):618-620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加固修缮设计原则和方法都与现代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有所区别,留园曲溪楼加固修缮设计中,较全面地分析了传统木结构建筑加固修缮设计中应考虑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残损状况分析、基础加固、木构件加固、木构架整体加固等。采取以文物保护原则为基准,以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相结合的加固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调研分析新疆特克斯琼库什台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历史、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木结构建筑,论述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加固方式、保温隔热和风貌保护,提出复原建筑风貌的策略方法,以达到恢复草屋顶风貌、优化屋面防水性能、提升保温隔热能力、加强室内承重梁结构体系的目的,解决了木结构建筑'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加固与修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事业的快速推进,大部分具有历史意义和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均面临着改造与修缮问题,改造修缮过程中既需要保留原建筑的历史文化,又需要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而装配式木结构取材于大自然,天然具备融合历史文化的特性,且由于材料与结构特点,具备平面布置灵活、方便运输、装配简单易行的优点,与历史建筑改造修缮的要求相契合.该文介绍了某文物历史建筑设计及改造施工的过程,详细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以及在农村老旧房屋改造中应用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事业的快速推进,大部分具有历史意义和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均面临着改造与修缮问题,改造修缮过程中既需要保留原建筑的历史文化,又需要满足改造后的使用要求.而装配式木结构取材于大自然,天然具备融合历史文化的特性,且由于材料与结构特点,具备平面布置灵活、方便运输、装配简单易行的优点,与历史建筑改造修缮的要求相契合.该文介绍了某文物历史建筑设计及改造施工的过程,详细阐释了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装配式木结构改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以及在农村老旧房屋改造中应用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既有历史建筑鉴定分析设计,针对现场加固修缮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既有砖混结构中砖墙、砖基础、密肋楼板、局部结构梁柱等构件加固的新工艺方法,并通过在工程的应用,实现了对既有历史建筑的绿色快速改造,有效减少生产建造过程中碳排放。由此,总结形成了一套针对此类历史建筑改造修缮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后继相关类似工程修缮与更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厦门某中学校园内风貌建筑群修缮加固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要求,对现在保存下来的稀少风貌建筑进行修缮加固的探究,对风貌建筑作到了修旧如旧、安全实用、改变结构传力体系加固,采用板墙加固砌体墙体、用混凝土结构替代原有木结构屋架,石楼梯的加固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同类工程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对木结构建筑进行维修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本身的价值内容,从木构架的矫正和加固两方面探讨了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修缮方法,指出对木结构建筑进行维修,只有尽最大可能保护原有构件、原有结构方式及原有构筑形态,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0.
景观敏感区是城市中极易由于人类不当开发活动而损毁的脆弱地区,同时又具有当地的景观特质,蕴涵了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就是一类重要的景观敏感区.如何在保持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修缮,是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作的成败关键.本文以杭州清河坊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作为实践案例,从历史建筑外观的保护、结构体系的加固以及内部构件的修缮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保护与修缮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韩超  林向宁  于明丽 《山西建筑》2012,38(18):116-118
结合工程实例,为满足人们对扩大建筑物使用空间的新要求,对原有承重结构进行了加固改造,采用托换技术对多层混合结构局部改造为内框架体系,并使用可靠临时支撑体系,既提高了原有建筑首层空间使用效率,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对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浩绵 《城市建筑》2014,(18):80-80
建筑加筋地基结构的设计,借助补强技术,能够保证地基强度水平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文章以某建筑加筋地基结构设计工程为例,在了解该工程工程设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研讨了该加筋地基结构设计工程补强技术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渐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还要满足建筑物的外观、节能、智能化方面的要求。在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之下,房屋建筑加固技术能将人们的要求予以充分的满足,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房屋建筑结构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李智 《山西建筑》2012,(34):47-48
针对既有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分别介绍了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各种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水泥砂浆,钢筋网片等,指出制定加固方案时,要针对每栋建筑的特点,并考虑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志勇 《山西建筑》2010,36(2):104-106
首先论述了我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其次简述了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的目的和特征,并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最后介绍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6.
林晓 《福建建筑》2010,(7):37-38
通过对某小学教学楼进行现场检测和抗震鉴定验算,综合分析了该教学楼在结构体系、承载能力、构造措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明显提高了该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薛雪  陈红 《山西建筑》2011,37(31):174-175
在吸取传统木结构优良的抗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建材,从建筑结构设计,户型设计,墙体设计三个方面,对传统木结构农房进行了现代化改良,为我国农村木结构住宅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以期使我国西南地震带新农村建设走向节能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形象的改进,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市政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对烂尾楼的续建以及加固工作的实施。在进行烂尾楼的续建与加固处理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建筑结构补强设计及施工。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在烂尾楼续建工程中的应用,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重要方法为框架,对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全面介绍了混凝土结构主要加固方法概念分类、加固形式、适用范围、计算方法与基本要求等,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加固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根据抗震检测鉴定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加固修复方案以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需要,分析了该抗震加固的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