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高层建筑办公楼面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功能的需求,如办公空间的宽敞导致了楼盖跨度增大,或是由于施工速度的要求,通常采用的铜-混凝土组合楼板致使楼盖结构整体偏柔,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此类楼盖可能存在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对某一起高层建筑办公楼盖体系进行了竖向振动舒适度分析和评估,采取国内外较认可的频率、加速度双控标准来评估其竖向振动舒适度.先后采用了AISC规范和有限元软件对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自振频率和人行荷载下的加速度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楼盖自振频率与 加速度响应都满足我国规范的限值要求;AISC规范在组合楼盖自振频率计算方面较为可靠,而加速度响应计算偏于保守.模态分析和瞬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悬挑部分的组合楼盖需要着重考虑悬挑楼板区域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2.
复杂建筑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结构变形机理的分析指出:竖向地震作用下,一般的框剪、框筒等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可能存在显著的竖向相对错动效应;大跨结构、长悬臂结构中则可能出现竖向二次共振;结构的竖向抗震设计中,应重视发生于墙-墙、墙-柱或柱-柱之间的竖向错动效应,对于大跨结构的设计,则应有意识地使设计方案避开二次共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底部轴力法"和"直接地震作用系数法"不能充分反映结构的竖向错动效应和二次共振效应,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则可以准确地计算这些效应。基于此,为了给复杂结构、大跨结构的竖向地震设计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工具,在复杂多、高层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PMSAP中,实现了竖向地震反应谱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严格按照中国规范纳入了基本构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晨 《山西建筑》2006,32(15):57-58
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模拟计算方法并做了理论分析,获取了能够较大幅度降低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及设计方法,并得出了有关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4.
烟囱竖向地震响应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烟囱竖向地震响应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讨论分析了竖向地震力分布规律 ,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论及实际震害规律三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刘东波 《四川建筑》2011,31(2):140-141
文章论述了地震灾害的特点,分析了现行抗震理论关于竖向地震效应的计算及建筑物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了现行抗震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赖鸿立 《山西建筑》2007,33(27):75-76
针对某超高层建筑,采用了CSI系列软件进行竖向温差效应的计算分析,通过多种工况及不同位置杆件的内力与位移的比较分析,指出温度变化对该超高层建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供高层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尹犟  胡其高  李鹏 《工业建筑》2013,43(6):60-66
基于30组近场地震记录,研究了近场地震竖向效应对结构位移的影响。对6层和10层框架结构算例分别输入每一组近场地震记录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程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近场地震竖向效应对框架结构楼层及层间位移具有明显的增大作用,必须引起地震工程界研究、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践经验,归纳了在计算地震剪力系数时,地震剪力计算应考虑的因素,总结了地震剪力系数不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值要求时的调整方法,最后探讨了调整地震剪力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设有长33.6m的连体和长16.8m悬臂的某多塔连体高层结构,采用ETABS软件对其竖向振动特性和竖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前三阶竖向振型的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接近;前19阶竖向振型均位于反应谱平台段;竖向振动与水平振动存在耦合,意味着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会产生竖向动力效应;在7度多遇竖向地震作用下,连体部分和悬臂部分的结构内力响应较显著而竖向位移响应均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抗震设计中,用底部剪力法对各种类型建筑结构进行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者对40m以下的建筑推导了其水平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举列说明在各类建筑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烟囱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烟囱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法、振型分解法、纵波应力法、行波分析法、半有限元一半解析法、简化计算法、冲量法等,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竖向地震作用的三种计算方法:时程分析法、反应谱法以及规范(GBJ11—89)规定的静力计算方法,并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在高烈度区重要工程、复杂工程的抗震设计中,除应按规范规定的静力方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尽可能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以便合理选用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内力。  相似文献   

14.
安东亚 《建筑结构》2020,50(18):91-95
针对超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中发现的位移响应振动周期相对于弹性结果出现缩短的现象,从概念和理论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位移响应由稳态振动和瞬态振动叠加而成的基本特征是发生周期缩短的必要前提条件,地震波频谱特征与结构自由振动周期的相互关系以及结构阻尼的衰减效应共同导致了位移响应周期的变化。明确了易于发生周期缩短的一般条件。通过理想弹性算例对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对发生周期缩短的案例补充震后模态分析,论证刚度退化的程度。最终形成对结构总体刚度退化进行评估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铁运行引起的邻近建筑振动和二次辐射噪声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重要影响。以某邻近地铁拟建超高层建筑为背景,利用MIDAS GTS NX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的3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地铁荷载下建筑物各楼层的竖向振动和二次辐射噪声特性,结合建筑基坑围护结构提出地下连续墙加深+嵌固段外贴橡胶层、肥槽回填减振耗能材料、基底铺设PVC减振垫层的组合措施,并研究其减振降噪特性。结果表明:建筑各楼层的振动和二次辐射噪声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分布趋势。组合措施能有效减小地铁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对50Hz以上振动的减振效果更为显著。采用组合措施能明显降低建筑物各楼层的二次辐射噪声级。  相似文献   

16.
连廊位置对高层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分析了非对称连体结构的振动方程,讨论了连体位置在各楼层间发生变动时结构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并对该结构体系沿连廊设置方向施加EL-Centro1940地震波,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当连接体位置发生变化时该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化规律,得出了几点有用的结论以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耸烟囱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高耸烟囱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对180m钢筋混凝土烟囱和45m砖烟囱分别进行了1:40和 1:15比尺的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并采用波动理论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动力比较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竖向地 震作用下,高耸烟囱的地震响应以一阶竖向振动为主,最大应变随地震烈度的增加逐渐从顶部附近向下移动到1/3-1/2 高度附近;水平地震作用下高耸烟囱以二阶以上振型振动为主,最大应变部位在2/3高度附近。针对烟囱结构薄弱部位随 地震烈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明了计算高柔结构和特定条件下某些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陈晓城 《四川建筑》2011,31(1):131-132,135
铅芯橡胶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和发展速度最快的隔震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外对这种结构的水平隔震性能研究较多,而竖向隔震效果分析却不多见。文章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在竖向地震作用下非隔震与隔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弹性时程分析。计算表明,隔震后结构的底层轴力、层间位移等都比隔震前严重,证明了基础隔震结构应该考虑竖向地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某地铁上盖120m高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不考虑桩基础、考虑15m桩周降阻桩基础以及30m无侧摩阻力桩基础的情况,按1∶30缩尺比分别设计无桩基础、0.5m以及1m桩基础的三种振动控制结构模型(分别为TD、TE、TF模型),并对其进行了 7条地铁振动波21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探讨桩长效应对上盖结构振动控制层的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北京等7个城市的25栋多层和1幢高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的动力性能实测,研究分析了砌块建筑的自振周期、振型曲线、阻尼比等。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以砌块为承重墙体的房屋建筑,仍为刚性建筑。进行抗震验算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仍应取αm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