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通过对国内大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的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方面的制度文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制度在制定的政策依据、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调查处理机制、救济措施、对预防和教育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高校要完善学术不端预防和处理制度,加强对学术不端问题的相关立法,明确科学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判断标准,细化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措施,健全学术不端处理的救济条款,完善学术不端预防教育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Z1)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开出的治理之方。《办法》符合国际科研诚信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加强我国科研诚信问责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从问责的视角来看,《办法》在法律效力等级上属于部门规章,其问责效力作用的主体范围包括责任承担者,追究责任的机关和不特定的机构、组织,问责效力作用的客体是基于问责对象与问责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办法》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问责涉及的权责体系、问责内容、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都有所规定。高等学校应依据《办法》的授权和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明责-知责-追责"的完整问责制度体系,切实抓好科研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4)
科研诚信是研究人员具备的基本科研素质。近年来,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中科研不端行为时常发生,而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策略等方面探讨当下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科研诚信与信用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我国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是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我国要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科研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提高国家科研项目诚信化制度设计水平,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和科研人员自律工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在国家"双一流"政策引导下,国内高校纷纷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重组学术资源,优化学科团队。通过对G大学J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案例研究可知,地方高校在院系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学科平台缺乏、学科团队建设规划制定过程教师参与度低、科研团队运行松散、教师科研动力不强等问题。地方高校要提高学院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增强教师对学院科研团队建设规划方案的认可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为教师调整个人科研方向提供组织支持;强化发展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把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列入校院两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培养过程要兼顾学术水平和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学术研究不端严重违背了大学规程和学术道德规范。在法规与学理层面大学都有权利、有责任对研究不端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采用的调查、裁定、处理程序规范、周致,对许多研究型大学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建立较为合理而完善的科研诚信体系,制度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为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等提供了顶层设计,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诚信制度指南。科研诚信问题的突出,制度不完善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制度的改进并不能代替科研工作者群体和个体的自我反思,自我反省。再好的制度都会有漏洞,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和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不是要求做圣人,而是坚守基本职业伦理。科研工作是求真的工作,高度依赖个体的能动性,外界不容易监督,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慎独",为科研工作者达成道德自觉提供了具体的科研诚信路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6)
采用CNKI数据库平台,基于重庆65所高校在1997-2018年间科研产出成果数据,分析了重庆地区高校科研创新现状,并从学校层面研究了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职院校总体科研产出水平和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大部分民办高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公办本科院校科研创新成果水平高于民办本科院校。从学校特征类因素看,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规模对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但专业建设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
国家提出要加强"科研人员"等21类重点人群的职业信用建设,而既往有关"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视角,论述科研诚信复归机制时,研究者都将科研诚信保障的责任主体落在"国家与单位层面";其实,科研诚信建设的所有措施要发挥作用,最终的责任主体都是科研人员。应从科研人员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出发,抓好科研人员职业信用信息的收集、保存、加工与应用等环节工作,以保护科研人员职业信用档案主体的权益,从而赢得其信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8)
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活动中的科研诚信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常见的科研诚信问题主要存在于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中,其成因包括历史的、社会的以及科研人员自身的原因,建议应大力培育科学精神、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资源配置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构建科研诚信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