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7)
<正>当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兴趣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兴趣培养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学习兴趣培养为基础、以素质提高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发展为归宿的教育。单纯强调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势必导致教育的枯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逐步开展,原先的填鸭式传统教育方式向"以人为本"和"以生为主"转变,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数学作为中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通过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是进行以职业技术为主的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技术综合型人才,中等职业院校教学的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通过教师设计的个性化教学单元,培养学生建筑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以中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为出发点,探讨建筑工程造价教改分析以及实践教学的方法和目标,以期为中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对学生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上看,还是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让学生在教育中提高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意识,体验和感悟到计算机应用的本质和方向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6)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魅力,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语文教学水平得以提升,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健康可发展的素质是现阶段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而素质的培养自然是从小开始。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为研究方向,研究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20)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是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应注重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发挥跆拳道运动教学优势,发挥跆拳道育人功能,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为适应职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特殊作用,有必要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从拓展支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和选择具有职业素质培养功能的教育途径等方面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其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加速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3)
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以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为主,社会需求该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选取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素质、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发展能力素质五个一级指标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复合性、导向性与激励性较强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102-103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这支队伍出现了价值观定位不明、自我认知不清、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干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等途径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姚晓霞 《建造师》2010,(9):197-198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艰巨任务,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必须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