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职业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必须既能满足社会企业的用人需要,又能提高学生就业和从业的竞争力。本文从职业道德、资格考试及实训技能着手,通过课堂渗透及各项集体活动等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路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222-223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所掌握所从事的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其他的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不仅是技术技能水平高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职业核心能力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初步认识到到当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存在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能力不佳的现象,导致企业用人"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高度赞叹了口才(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外,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拥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这也给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中职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人们从业及职场升迁必备的能力,也是各院校毕业学生就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教育应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伴随人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是从事各类职业的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本文中,笔者针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4):86-88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其核心价值在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现代企业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六核"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安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的关键素养,是学生走上社会后职业发展的"助力器"。通过以德为先、教学为基、校企合作、多元评价等路径,加强对学生"六核"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力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和规格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代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从事职业所要求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更需要有核心素养的人才,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我国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和落实到语文的教学中,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2):69-74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科学界定职业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存在以下问题: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思想认识不够,高职学生自身忽视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等。借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路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品格培育和能力培育;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渗入式培养、融入式教育”的理念;学生树立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满足社会对高质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6)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才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基于这一形势,核心素养能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是学生必学的重点科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对数学学习基本能力的掌握。所以,数学老师应该强调学生用数学思维模式去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