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4)
PPP模式已经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一种创新。PPP模式因其本身蕴含着能够使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机制: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可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以及技术、经验缺乏的问题,又能为社会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本文结合济青高铁潍坊段征收拆迁PPP项目对这种合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PPP项目中利益相关者之所以能够合作共赢,是因为其风险分担、利益共享、长期合作和伙伴关系的合作机制,对PPP模式中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机制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促进PPP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PP模式是一种以各参与方“多赢”为合作理念的项目融资模式。但在实践中,利益相关者反对是PPP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PPP模式下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并在剖析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应遵循的概念框架。在该框架的指导下,试图构建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实现的机制,为改善PPP项目管理绩效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4.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众多,相互关系复杂.通过对×市垃圾发电项目的案例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项目的关系数据进行了量化,刻画出其网络角色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表明,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和项目公司居于利益相关者网络的核心位置,但政府在建设阶段对项目的控制力不足,银团不能占据网络中的重要位置,对项目的监督能力差,周边居民的行为对项目顺利实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PPP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演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PPP项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的外部环境变化、利益均衡分配、信任水平和惯性约束等因素。通过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动力因素与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及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得出动力因素与关系演化相互作用的路径以及路径系数,以验证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动力的整体结构关系。为PPP项目进行有效的关系治理提供依据,推动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实现利益相关者满意作为PPP项目的最终目标,对PPP项目的目标体系进行研究和重新建立.首先,剖析了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分类;其次,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目标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的PPP项目目标体系,为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9.
从2014年以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的力推模式。PPP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政府政策的角度进行梳理,基于ZOPP方法对PPP项目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建议,为PPP项目的风险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BIM 支持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不同业务流程,是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技术赋能,表现了BIM 技术创新扩散的变革形式,可解释为利益相关者引导变革的主要动因要素。依据引文共线分析法展开共线统计和类属分析,分别建构反映BIM 价值与阻碍因素的组合影响共有信息;通过改良雪球抽样获得104 个样本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因子载荷线性函数,组合因子方差贡献率权重建立指标函数,分类计算各因子的综合分值与排名评价指标,以映射其经济与管理意涵,为进一步研究制定BIM 推广措施与实施计划,提供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3.
一个项目的完成通常会受到很多外部干系人的制约,对此目前一般是待问题出现后再寻求解决方法,该文通过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外部干系人的识别、分析、制定策略和执行的动态管理方法,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外部干系人的管理过程,将外部影响的协调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把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应对,做足准备工作,提前制定管理策略,从而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15.
片区整体开发项目涉及到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开发主体,这些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从而影响项目绩效,作为管理者,应采用适合的治理手段和工具来应对这种新型项目中的问题。在分析项目治理研究现状及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治理特殊性基础上,结合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开发建设案例,采用单案例探索分析的方法,提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情境下的一种基于“政府—市场”二元视角,包含“政府—合约—关系”3 个维度的项目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并在案例中予以了验证和应用。旨在拓展重大工程情境下项目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容,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并供类似的城市片区整体开发型重大工程建设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合谋主体间关系在关联工程招投标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工程招投标合谋关系网络的结构与特征,从不同时期的整体网络和网络节点的变化趋势挖掘关联工程招投标合谋关系的动态变化趋向;运用随机行动者模型演化其合谋关系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识别出影响合谋关系网络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随着关联工程合谋主体数的增加,工程招投标合谋关系网络更稀疏,核心节点的中心程度减弱,对网络的控制能力也相对降低;且传递性三元组和互惠性会对合谋关系网络的发展趋向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成为解决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 IDI 制度还在试点探索阶段,相关利益主体的协作关系还未明晰,配套的保障体系也未健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 IDI 制度下参与住宅工程建设、保修与行政管理的建设单位、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分析,建立了“建设单位-保险公司-政府”博弈模型,并求其均衡解,进而探究三方主体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明晰三者间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关系,并提出 IDI 制度良性运行的制度补偿方案。结果表明:政府对保险的补贴金额及对建设单位的补贴比例、保险公司管理成本、质量保险赔付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保费、建设单位的投保概率等因素会影响三方的策略选择。通过采取保险强制措施、优化 IDI 产品设计、建立完善保险体系等手段能有效地改进各个主体的行为,从而全面提升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政企合作(PPP)项目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呈现出以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双中心的社会网络特征。错综复杂的项目网络结构极易引起 PPP 项目的治理风险,而治理风险已成为 PPP 项目高失败率的关键因素。当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网络关系结构不合理时,难以具备实现角色责任应有的权力和能力,造成利益相关方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大的治理风险。从双中心网络视角出发构建 PPP 项目双中心网络模型,基于社会网络方法(SNA)设计符合 PPP 项目双中心特征的治理风险评价指标,并通过选取典型的 PPP 项目案例验证模型和指标的有效性,为 PPP 项目治理风险评价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有效提升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防控能力及 PPP 项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PPP 已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主要的投融资模式。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需要承担更大的融资义务,承担更大的风险。梳理准经营性 PPP 项目融资的相关概念,利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识别利益相关方和风险因素,对风险因素进行聚类,并利用德尔斐法得出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矩阵,揭示准经营性 PPP 融资模式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网络模型,实现对准经营性 PPP 项目融资风险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影响准经营性 PPP 项目融资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 PPP 伙伴关系维系基础上,立足伙伴关系思维,采用回归分析揭示关系维系对 PPP 项目价值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信任、承诺和合同对 PPP 伙伴关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合同和承诺对伙伴主体合作行为的效应较为显著。信任、承诺、依赖、合同和合作行为对 PPP 项目价值创造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信任对 PPP 项目价值提升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较大。依赖对 PPP 项目伙伴关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政府能力、社会资本主体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中国关系文化等因素是产生此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演绎管理启示,为 PPP 项目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