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纽介堡方程以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为理论依据,根据印刷网点模型推导得出印刷网点呈色数学模型,其理论价值被业内普遍认可,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因纽介堡方程存在应用误差,故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数字印刷系统,基于同一原稿开展不同加网方式的印刷实验,数据测试及分析显示:印刷效果(色度)具有色相坐标以及加网方式的双重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纽介堡方程常用的修正方法大多针对圆形、方形等实心网点,然而针对同心圆网点这一新型空心网点的数学建模少有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四色胶印中同心圆加网印刷呈色模型的建立问题。自行设计同心圆加网测试版,在印刷样张上选择建模色块和检验色块并测量其颜色值,通过对纽介堡方程进行一阶线性回归完成建模,利用SAS软件计算确定建模系数,而后用二次曲线回归法对呈色模型系数进行再次修正,最后通过检验色块计算其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二次回归后的数学模型精度满足真实再现原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及其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纽介堡方程是一种常用的颜色空间转换模型和方法,在色彩分析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广泛应用于印刷工程领域和图像分析处理学科.为进一步改善模型精度,降低分色误差,纽介堡方程得到不断发展和改良.本文总结归纳了纽介堡方程的理论价值,简单分析了其应用局限性,并依据分色后加网计算引起的色元面积率变化揭示其产生分色误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纽介堡方程的网点扩大量修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纽介堡方程出现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网点扩大量修正该方程的方法,实验和计算表明,网点扩大量修正法可阻明显改善纽介堡方程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纽介堡方程的专色油墨调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包装效果需求的不断提高,四色叠印的色彩已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专色油墨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在包装装潢行业中的优越性能更好地展现出来。专色油墨不仅能解决印刷中的套印和水墨平衡控制等问题,保证印刷品色彩鲜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色纺加工中染色纤维整体呈色特性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色彩空间的独立特征颜色分析模型。对Lab与HSV 2种颜色空间中具有相同属性的颜色分量进行独立融合,并构建混合色彩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三阶颜色矩和局部纹理统计特征对色纺织物图像的颜色信息进行表征与融合。结果表明:对于色纺针织物或梭织物而言,所建立的颜色表征模型不仅能够对较大范围内的质量配比变化进行有效表征,而且对于染色纤维细微调整而导致的颜色改变亦能准确表达,具有理想的鲁棒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精品印刷物需求的日益迫切,CMYK四色分色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多色印刷已越来越被重视和突出。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按基色色相角分区的方法成功地将纽介堡方程应用到多色印刷分色中,给出了一种基于传统纽介堡方程算法原理的6色印刷颜色分色模型,另外,在求解纽介堡方程的基础上,分为原稿中的中性颜色和彩色中的中性灰成份,两部分分别调控,实现了完善的分色。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颜色预测模型,引入织物紧密程度常数,探究色纺针织物紧密程度对颜色预测的影响。采用红和蓝2种色纤维织造不同紧密程度的织物,选用常用的Stearns-Noechel模型为颜色预测模型,求解模型中的待定参数M时,以拟合色差最小时的M值为最优参数,对比引入常数前后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未引入织物紧密程度常数时,所得到的M值较引入常数后得到的Mp小;当织物组织相同时,随着织物紧密程度逐渐变小,M值变化很小(0.226 5~0.221 6),而Mp值却有逐渐增大的趋势(0.292 1~0.347 1);当弯纱深度一致时,M值随着织物紧密程度的增加,有变大的趋势,但Mp值变化趋势却不明显;引入织物紧密程度常数后,预测平均色差都更小。  相似文献   

9.
10.
纽介堡方程揭示了印刷网目调颜色形成的物理基础和颜色感觉形成的基本逻辑.本研究在不考虑工艺因素情况下,基于纽介堡方程,从理论和仿真分析两方面揭示了加网误差的客观必然性:通过网点微观形态的解析,从理论上指出了分色与加网的相关性;借助于纽介堡方程的仿真分析与色元网点面积率计算,展示了不同数字加网方法之间的理论色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颜色复制精度的提高,含有浅色墨的多通道喷墨打印系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含浅色墨的喷墨打印系统墨色维度高,光谱冗余严重,分色数据量较大、灵活性不高,且由于同色油墨间的相关性,映射精度对分色精度影响较大。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色域划分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分区纽介堡方程理论,结合灰成分替代原理以及两种色墨替代原理,建立了CMYKcmk两种色墨喷墨打印系统的分色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减少分色计算量,提高分色可调整性,较好地实现两种色墨喷墨打印分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保真多色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色印刷分色问题逐渐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何提高分色精度和分色效率成为了当前业界人士研究的热点。作为目前在颜色空间转换处理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纽介堡方程在色彩复制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在印刷工程领域及图像分析处理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其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纽介堡方程的理论误差及应用局限性也开始暴露。  相似文献   

13.
颜色色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彩色印刷初期,很少使用分光光度测量仪,测量一般都使用光密度仪。由Preucil研发的用于对颜色进行数据描述和进行色域比较的重要技术引出了GATF颜色六边形、GATF色轮圆和GATF减色法三角形的概念。GATF着重研发这些图解方法并不是为了标记颜色,而是想用图解的方式说明减色法混合色的概念,以使印前  相似文献   

14.
印刷中对色彩使用的增加导致了对印刷过程颜色再现精度要求的提高,这就意味着需要一种好方法能对颜色再现逼真度进行可靠的评估。对可得色域进行精确比较的方法就可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比较不仅仅是对最终印刷品个体之间或其与原稿之间的色域比较,而且包括在一种纸张上的不同油墨设置之间的色域比较,甚至包括一种油墨在不同纸张上.不同彩色拷贝之间以及不同的打样系统之间的色域比较。当全色调CMY三原色连同200%的RGB叠印色(每次两种原色相互叠印)一起印刷出来时,就能得到给定印刷系统的色域范围。这些色域可以在CIE颜色空间中比较,也可用GATF对光密度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但不管怎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颜色空间是三维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有色纤维混纺后难以准确预测目标色的颜色构成,其颜色预测一直是生产中有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在Stearns-Noechel模型基础上探讨有色毛条混色的颜色匹配公式。通过统计分析改进公式中的M常数,提出新的预测公式,并与原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公式在线性关系和匹配精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针对波长修正的M值所建立的新模型,在匹配90个样品时,色差小于3.0的个数占91.11%,平均色差降低为1.679 CIELAB单位,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混色毛条的颜色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O 2846国际印刷标准,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国内胶印四色印刷油墨进行颜色评价,建立色差曲线及光谱反射曲线,为国产胶印油墨的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建立提供基础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国产3种代表油墨与ISO参考油墨相比,全部Y墨和K墨及天津东洋NEW TGS系列和杭华EXCEL系列的M墨均达到ISO的标准,全部C墨与ISO参考油墨的色差值超过标准要求,但C墨在蓝光波长范围比ISO参考油墨的光谱反射率高,比ISO参考油墨偏蓝,更接近理想C色的色度值,油墨饱和度更好。在制定中国油墨颜色标准时,建议根据实验数据,调整青色油墨的色度值,使其达到完美的标准化油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色纺织物组织点参数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混合色彩空间与多核学习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将YUV、HSV和Lab 3种色彩空间中具有相同颜色属性的分量通道进行独立融合,并构建混合色彩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色纺织物组织点图像的局部纹理统计特征与三阶颜色矩特征,用于织物组织点特征参数的表征;最后,通过多核学习算法构建支持向量机,实现织物组织点特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色纺织物组织点识别算法,不仅能够对府绸、斜纹与缎纹等典型结构的组织点进行有效识别,而且对于纤维种类、成纱工艺与织物组分的调整也具有理想的鲁棒性与普适性,其平均识别率达到91.2%。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的有效性与执行效率,建立了融合高级语义特征的色纺织物图像检索系统.该系统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色纺织物图像的风格等高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并融合图像的局部二值模式与方向梯度直方图等浅层纹理特征构建层次化检索系统.与此同时,采用二进制哈希编码对提取的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采用该系统对具有9种不同纹...  相似文献   

19.
王玉娟  汪军 《纺织学报》2021,42(2):156-160
为便于原配色丝的纺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从光在单丝间的传播角度出发,根据单丝的透射率、反射率和排列方式,提出了一种颜色预测模型.采用红、绿、黄、蓝4种不同颜色的薄膜代替单丝,将任意2种颜色的薄膜裁剪为不同的大小,通过相互叠加的方式制作了12个复丝试样.使用Datacolor测色仪测试了试样的混合色,同时计算其与模型预测的混...  相似文献   

20.
针对色织物加工中存在颜色管理效率低下、色样传递周期长等问题,建立了基于离散Fréchet 距离准则与色差分析公式的色度学指标联合表征模型;同时,以聚类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类内距离与类间距离的色度学指标差异性判别准则,并应用于原色纤维混配色织物的色度学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及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色度学指标联合表征模型与差异性判别准则具有理想的色度学指标表征与判别能力;当原色纤维质量配比总体差异大于1%时,其色纺织物的色度学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原色纤维的长度、种类以及捻系数差异均会导致其色度学指标的显著改变。研究结果对于最终建立原色纤维混配色预测模型以及色纺企业的实践生产均具有积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