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障碍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距离识别的自闭症儿童智能服装,该款服装通过对有效社交距离的准确识别与音乐智能控制,帮助自闭症儿童正确理解社交距离,缓解社交中的焦虑与不适。自闭症儿童智能服装由电源控制、距离识别、音乐和灯光4个功能模块组成,应用了超声波传感、手机APP等电子技术,功能模块设计嵌入服装口袋、纽扣等部件中。研究表明:服装色彩、面料与款式设计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需求,为面向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性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卉  刘皓  陈莉 《针织工业》2021,(12):53-58
介绍柔性传感器与功能纺织品、柔性发电与储能装置、柔性显示器件、低功耗芯片与柔性电路、柔性可拉伸导线、柔性器件的加工与封装、新型检测仪器与检测标准以及信息安全8种智能服装制备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柔性传感器在智能服装技术中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智能服装在医疗监测、体育健身以及军事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智能服装与服饰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孔衍  李俊 《上海纺织科技》2022,(6):56-60+64
回顾了国内外石墨烯/聚合物柔性传感器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制备技术、性能特点,归纳了将其集成于服装中开发智能服装的设计需求、应用现状及技术要点。最后指出,未来需要通过提升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以及传感器封装工艺来构建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性能稳定的柔性传感器,还需要探究其与服装载体的集成方式,以实现功能性与舒适性相兼容,并进一步基于智能服装构建人体生理信号监测模型,发挥石墨烯/聚合物柔性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杰 《西部皮革》2024,(7):123-125
基于提升智能服装性能和用户体验的目的,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柔性传感器在智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其种类、特性以及在智能服装中的集成方式。研究认为,柔性传感器因其优异的柔韧性和可弯曲性,能够紧密贴合人体皮肤,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和环境变化,这使得智能服装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调节,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人们对智能服装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柔性传感器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电容式、压阻式、压电式、电感式及光纤式感知机制下的柔性传感器及其新型材料的制备技术,总结了国内外柔性传感器与纺织服装结合后在人体监测、医疗保健及生活娱乐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指出了柔性传感器在纺织服装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材料耐久性、结构稳定性及测量数据精确度的挑战,并对柔性传感器制作工艺、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纺织服装产业创新转型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可穿戴设备的高速发展使移动医疗成为发展趋势。针对久坐导致的颈椎问题,以服装为载体,结合坐姿监测传感器、控制器、PI发热膜设计了一款智能服装。阐述了移动医疗下智能服装的发展,介绍了理疗内衣的设计原理、硬件选择、材料特性以及款式设计和触发机制设计,并对其功能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该服装在用户颈椎倾斜时可自动发热提示,并通过手动开关进行加热理疗。其能够有效监测人体颈椎姿态,防止久坐导致的颈椎变形问题,并具有保健理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唐茜  张冰冰  郑笑雨 《纺织学报》2021,42(8):156-160
为更好地解决婴幼儿的照护问题,设计了一款婴幼儿可穿戴智能监测服装。首先,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获取功能性需求,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婴幼儿裹肚与电子技术融合,在服装中内置传感器对婴幼儿的体温、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监测;以Arduino开源电子平台和温湿度传感器为基础,使用蓝牙通信模块传输至手机APP并向照护人实时发送监测数据;通过记录6位婴幼儿24 h内的温湿度平均数据,测试了智能监测服装系统的稳定性,并使用差值补偿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误差校正。研究表明,该监测服装在婴幼儿照护方式上满足了照护人的功能性需求,实现了传统照护与科技的结合,构建了照护人与婴幼儿之间的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测试服装作用于人体的压力,基于微传感器技术,研制适于人体柔性压力测量的感压元件微气囊,开发服装压测试系统,实现服装压数据的多点采集与记录,为服装压力舒适性测试提供了设备支持,为压力舒适性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开发的服装压测试系统,采用气压式测压方式,通过柔性微气囊感压避免了因感压元件厚大而造成测试部位服装压测试条件的改变,符合大多数着装部位的压力测量,并可保证服装压力测试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为精确获得运动姿态下服装对运动员整体和局部关键部位的减阻效果,基于运动员冬季运动动态姿势的三维人体数据,合理构建人台硬质内壳与柔性皮肤层的结构,并结合空气动力学等方法设计薄膜压电传感器的置入点位,为人台搭建完整的传感系统,开发了一款冬季运动智能柔性人台,并对该柔性人台进行了实际的风洞测试。结果表明,该人台可实现多点压力信号实时同步采集,不仅可得到人体局部关键部位的具体阻力数据,还可模拟测试速滑运动员在运动情况下穿着不同材料或不同结构设计的竞赛服装的减阻效果,测试竞赛服装不同部位的减阻情况。智能人台发挥了柔性传感器在服装减阻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使服装减阻测试更为简单和精确。  相似文献   

10.
智能服装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前进的推动,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需求.从构成智能服装系统的智能纱线、传感器、连接技术、供电方式和服装材料等五个要素出发,论述了智能服装开发的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智能服装在体育、军事和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结合时代需求分析了智能服装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未来,通过压电材料、柔性技术材料和服...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进步推动儿童智能服装的发展。文章综述了儿童智能服装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儿童智能服装的关键理论以及服装功能-智能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1T2F模式、定位及生命体征监测,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儿童智能服装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学龄前儿童群体的户外安全功能需求,确定儿童户外防护服设计要素。阐述交互式儿童户外防护服的创新设计模式与设计思路,以学龄前儿童为例,进行基于安全交互智能模块的儿童户外防护服设计实践,设计出一款具备落水自动充气浮力自救模块、GPS定位救援模块,并与户外功能性面料结合的儿童户外防护服。所设计开发的儿童户外防护服将安全交互智能的创新方法运用到儿童户外服装产品设计中,实用易用,功能符合儿童在户外环境的使用需求,为儿童功能性服装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岩  杨敏  陈雁 《纺织学报》2013,34(1):96-100
为了研究人体生理特征指标和服装微气候指标的监测方法,通过分析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生理特征指标和人体舒适感的服装微气候指标,文章探讨了将传感器和显示器技术应用于服装产品的路径与方法,设计了应用于人体生理指标监测智能服装的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和记录系统,研制了可以用于服装的、以AT89C52单片机为基础的智能化生理指征监测服装系统,本文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传感器和显示器技术在智能服装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杰  高志 《纺织学报》2021,42(12):159-165
为增大服装压力检测装置中传感器与人体贴合的顺应性,进而提高服装压力测量的精确度,提出了使用柔性薄膜传感器进行服装压力测量的方法。以聚氯乙烯作为柔性基体,包覆导电纤维制成柔性传感器,将传感器连通缓冲气室,与气泵、排气阀构成气动回路,实现服装压力与气室压力的转换;基于开发的柔性传感器,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研制了一款可触屏操作和存储、打印数据的服装压力检测仪;完成系统标定后通过重复性实验,验证了检测仪的测量精度和可行性,6次测量结果最大标准偏差为0.088 5。研究认为,该检测仪可准确完成多点服装压力的实时测量,适用于压力服装的出厂压力检测,也为服装压力检测方法的研究、控制元件选择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保暖发热服装材质厚重、保暖性不持久或服用舒适效果不佳等情况,融合了纺织、电子、信息和生物等多学科技术,并注重科技与时尚的交融,通过应用智能柔性发热系统、智能低压供电系统和高精度柔性传感器,开发了系列可水洗的超轻超薄智能发热保健服装。产品智能发热、服用舒适,轻薄可水洗,有保健功能,应用广泛,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解决监护人对智力障碍人群的监护与交互问题,设计智力障碍人士智能监测服装。首先对智力障碍人士日常穿着服装进行功能性改造,并与科技技术融合,服装内嵌柔性模块化元件进行数据监测、收集;以开发板数据处理模块为平台,集合温度与湿度数据并使用无线传输模块输出至手机端App,使监护人可以实时查看监护数据。通过监测12位患者穿着智能监测服装在24 h内的温湿度数据,试验表明:该智能服装在监测智力障碍人士日常温湿度上与传统测温测湿结果相近,同时在监护方式上满足了监护人的功能性需求,搭建了监护人与智力障碍人士之间的交互渠道。  相似文献   

17.
刘亚男  丛杉 《纺织学报》2018,39(10):175-179
针对目前可穿戴技术的实际应用、监测的安全性、服装的舒适性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总结了健康监测设备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首先将监测对象分为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 4 类,对其监测功能进行阐述,并对国内的可穿戴设备进行总结;其次对 3 类传感器、Arduino/STM32 类数据处理平台以及BLE、ZigBee、RFID、NFC 4类无线传输技术以及信息反馈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从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柔性舒适的服装平台、监测对象的使用率反馈、设备本身的电源管理和个性化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与反馈的保密性 5 个方面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病号服装结构功能设计单一的问题以及满足患者对服装的智能化需求,以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所穿服装的设计为例,探索基于模糊理论的病号服装的设计及应用。通过组合法、互渗法和转换法3种模糊理论方法,从款式舒适性、便捷性、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对针织柔性智能病号服装进行设计,总结出模糊理论在针织柔性智能病号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及途径。指出模糊理论设计方法可实现多功能智能化安全服装的多样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帅 《毛纺科技》2022,(9):54-60
针对职业人群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智能服装的量化工作时长解决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姿态监测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构成。姿态监测模块首先通过传感器对用户当前的动作进行判断,然后计时单元件对用户静坐时长进行计时工作,同时监测坐姿状态时脊柱曲度的变化。报警提示模块根据监测的时长数据和角度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对于超出预设阈值的结果进行声音或是振动提示。结果表明:智能矫姿服装系统对于久坐行为的计时提醒和脊柱曲度变化的监测,能帮助职业人群实现坐姿的矫正,有效缓解长时间的不良坐姿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智能安全监护服装是近年来智能服装设计研究的热点。提出了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智能安全监护服装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设计理论模式不成熟、可穿戴设备体积过大以及与服装融合性差。为了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从系统设计、服装造型结构设计、面料设计、工艺设计4个维度分析以石墨烯柔性传感器和功能模块为核心的智能服装,设计了具有A-GPS、跌倒检测、健康监测和语音提醒功能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针织智能安全监护服装,解决了传统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安全监护服装设计中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