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产品微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微冻保鲜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在微冻状态下水产品的k值、TVB-N、微生物等鲜度指标及肉汁渗出率和蛋白质的变化,并对水产品微冻保鲜技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冻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微冻保鲜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现状,从反映鲜度的K值、TVB-N值、p H、微生物指标、汁液损失与质构等指标着手,结合水产品肌肉组织结构的微观观察,分析微冻贮藏期间冰晶的形成机理,阐述微冻保鲜对水产品贮藏期间品质影响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及其复合保鲜技术在水产品抗菌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作为一种营养、低脂的鲜味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因在贮藏过程中易滋生微生物而加速其腐败变质,导致水产品贮运难度较大。单一保鲜技术难以全面抑制微生物生长,因此利用复合保鲜技术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及保鲜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生物保鲜剂成为科学界极为认可的保鲜方法之一。壳聚糖因具备优良抑菌活性、成膜性及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中。该文基于水产品品质劣变原理,从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理及其复合保鲜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壳聚糖在水产品抑菌保鲜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和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控制技术在鲜活和微加工水产品应用受到限制,致使生物保鲜技术在食品领域悄然兴起。本文对水产品中的细菌菌相构成,生物保鲜技术和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冷冻和鲜活水产品中的乳酸菌来源、控制目标微生物和乳酸菌抑菌机制以及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前景,旨在进一步开发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冷链流通过程中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较好地维持水产品的鲜度和营养价值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水产品流通过程中,低温保鲜仍是最常用的保鲜技术。本文介绍了影响冷链储运过程中水产品品质的因素,对冷藏、冷海水、冰温、微冻、冻藏等低温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它们在冷链流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未来低温保鲜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娜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17,33(11):204-207,220
水产品蛋白质价值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易受微生物污染而导致腐败变质。文章在分析现代水产品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综合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鲜度评价指标,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的不同组合角度详细综述了应用于水产品保鲜中的不同组合保鲜方式,总结并提出在未来水产品保鲜技术发展中复合生物保鲜剂与物理、化学保鲜技术的结合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保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热杀菌保鲜技术,通过丰富的活性物质和独特的光电效应灭活微生物。由于等离子体处理范围广,灭菌环境温度要求低等优势,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藏手段提高其货架期。该文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微生物灭活机理及其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同时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为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水产品具有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水分较大,与畜肉不同的是结缔组织较少,易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储运、加工、销售中带来很多的不变。目前,常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技术主要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气调保鲜和辐照保鲜等。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保鲜技术和酶法保鲜技术。微生物保鲜  相似文献   

9.
低温保鲜是草鱼重要的贮藏方式。低温虽然不能完全使草鱼鱼体内源酶活性丧失,但能显著抑制鱼体内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鱼的保质期。储藏温度相对低时,草鱼的品质、口味等不容易丢失,从而延缓其腐败变质。此外,为响应国家关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需要建立有效的保鲜技术,降低草鱼储藏期间的品质劣化,延长草鱼的货架期。本文概述了有关草鱼低温保鲜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综述了草鱼常见的几种低温保鲜方式(冷却保鲜、冰温保鲜、微冻保鲜、冻藏保鲜、气调低温保鲜、复合保鲜以及新型保鲜技术)的作用原理、方式及其在草鱼保鲜中的应用、保鲜效果等,旨在为草鱼低温保鲜提供参考,寻找更实用、经济的草鱼保鲜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收获期集中,营养丰富,极易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保鲜尤显重要.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溶菌酶、谷氨酰胺转胺酶、脂肪酶等)和抑制腐败菌的微生物(乳酸菌、荧光假单胞菌、两歧双歧杆菌等)在水产品保鲜中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丰富,容易引起氧化和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是水产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香辛料作为一种新型、健康、无副作用的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具有明显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进而能保持水产品的贮藏品质并延长其货架期,在水产品的保鲜及贮运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香辛料对水产品保鲜的作用机制,尤其论述了香辛料在水产品贮藏保鲜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与食物浪费。超声波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非热加工技术,可利用空化效应消灭微生物。过氧乙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可作为含氯清洗剂的良好替代物。超声波与过氧乙酸均为环境友好型保鲜方式,二者联合使用在食品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就超声波、过氧乙酸单独使用或者二者联合处理的杀菌机制、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新型绿色环保保鲜技术的创建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作为人类获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一类重要食物来源,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和品质变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安全、高效的保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冷藏、微冻等传统保鲜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新型冰的应用;回顾了新型保鲜技术在水产品流通方面的研究现状,如高压前处理技术、酶保鲜技术等,并分析其优、缺点。针对水产品保鲜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多种保鲜技术联合使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获得更有效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产品流通期间易受微生物与内源酶影响,使其品质发生劣变,采用非热杀菌技术处理可保持其营养价值,延缓腐败进程,延长贮藏货架期,提升其商品价值。本文在比较常用非热杀菌技术的作用原理及主要特点的同时,阐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杀菌机制及在水产品品质改善、减菌处理、黑变抑制与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单一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而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并展望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该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水鱼类腐败机制及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水产品中海水鱼的消费量日益增加。海水鱼极易发生腐败,而我国水产品保鲜技术尚待完善,使我国水产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了解海水鱼的腐败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水产品保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宗海水鱼类的腐败机制为切入点,综述国内外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水产品的保鲜趋势,旨在为我国新型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鲜猪肉在-2℃下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为其商业微冻保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的观察和对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理化指标(pH、T-VBN、持水力)的测定,并对各种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来探讨微冻保鲜技术在鲜猪肉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细菌总数和pH以及持水力都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保持较低的细菌总数和T-VBN值,其贮藏期限可达20d以上.微冻能很好地保持猪肉的各项鲜度指标,并达到较理想的保鲜效果,因此,进行商业化的微冻保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其腐败变质。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广谱冷杀菌技术,可以在大气压下实现均匀、稳定放电,且对常见水产品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作者综述了CP产生方式、灭活微生物机制及影响其灭菌效果的因素,同时探讨了CP对不同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CP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新鲜鱼类而言,鲜度损失最大的特征在于腐败变质。针对鲜度损失的难题,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鲜鱼肉,单一保鲜技术难以获得最理想的保鲜效果,因此需更加注重在包装技术与保鲜技术的协同作用上做文章,综合两方优势以获得最佳的保鲜效果。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渔业大国,水产品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巨大的产能促使水产品保鲜需求日益迫切。鱼类死亡后,其体内各种酶促反应、氧化还原反映和微生物的作用共同造成了鲜度的损失,保鲜——正就此而展开。  相似文献   

19.
动物性食品微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涛  邓洁红  谭兴和  李军 《食品科技》2011,(6):133-136,141
介绍了微冻技术贮藏保鲜的原理,综述了微冻保鲜技术在动物性食品贮藏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对微冻技术用于动物性食品保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刘亚楠  李欢  蒋凡  傅玲琳  王彦波 《食品科学》2022,43(13):285-291
研究发现,内源酶、微生物、脂质氧化及环境等是引起水产品腐败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保鲜效果以减少水产品的腐败损失和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成为水产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包装关注的不断提高,活性包装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改善保鲜效果方面作用显著,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文在探究水产品腐败机制的基础上,从内源酶活性、微生物生长、脂质氧化和环境4 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基于活性包装的水产品保鲜机制,并探讨了活性包装可能的增效机制。旨在为未来研发靶向的水产品保鲜活性包装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