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以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为基质,采用接枝聚合和表面印迹同步技术制备碱性蛋白胰蛋白酶(TRY)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甲基丙烯酰氯与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发生快速酯化反应,得到表面含大量可聚合双键甲基丙烯酰基(MAO)的改性微球MAO-CPVA. 按一定摩尔比将TRY和单体阴离子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溶解在水溶液中,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 MAO-CPVA分散于水介质中,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产生自由基,使包围在TRY周围的单体SSS与MBA在MAO-CPVA表面发生接枝交联聚合,制得TRY表面印迹微球MIP-PSSS/CPVA,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大分子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MIP-PSSS/CPVA对TRY有优良的亲和性和特异识别选择性,吸附容量达85.9 mg/g,对TRY的选择性系数相对于蛋白溶菌酶LZM达17.52.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玲  贲伟伟 《精细化工》2006,23(8):733-737
5 g单宁酸与10 g壳聚糖微球在100 mL pH=7的溶液中反应6 h,再用0.06 mol/L环氧氯丙烷在pH=10,50℃反应4 h制得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每克壳聚糖微球固载单宁量为0.27 g。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球的溶胀性能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此法制得的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具有表面粗糙,内部疏松多孔的结构。与壳聚糖微球相比,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在溶液中的溶胀性减小,在pH=5及9时,分别减小了63%和50%。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增大,对Cd2+的吸附容量从0.6 mmol/g提高到2.2 mmol/g,提高了2.66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制备了接枝聚阴离子的功能接枝微球CPVA-g-PSSS,研究了其对5-氨基水杨酸(5-ASA)的吸附(载药)性能、机理和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受强静电相互作用驱动,CPVA-g-PSSS对5-ASA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达39.1 mg/g,可实现有效载药. 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具有强烈的pH值依赖性, 在pH=1的介质中基本不释药,而在pH=7.4的介质中发生突释,释放率可达86%,表现出良好的结肠定位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子设计,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为基质,制备了固载化的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剂. 先将CPS微球氯甲基化,制得氯甲基化微球CMCPS,再使微球表面的氯甲基与偏苯三酸酐(TMA)分子中的羧基酯化反应,将邻苯二甲酸酐(PA)键合到聚合物微球表面,获得键合邻苯二甲酸酐的微球CPS-PA,使之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备固载NHPI的微球CPS-NHPI,固载量达2.25 mmol/g,并对其进行表征. 将CPS-NHPI分别用于分子氧氧化甲苯和环己醇过程,考察微球的催化活性,分析其催化氧化机理. 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缚酸剂,采用极性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在110℃下CMCPS表面的氯甲基与TMA可顺利反应. 适宜条件下CMCPS氯甲基的转化率可达73%. CPS-NHPI-Co(OAc)2催化体系对分子氧氧化甲苯和环己醇的催化活性良好,为自由基链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制备亲和高分子乳液微球基础上,对其进行空间臂改性和药物分子偶联制得PSGN-MTA亲和高分子微球药物。为研究亲和高分子微球生物相容性,考察了高分子微球药物在缓冲液中药物释放行为及对BSA蛋白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亲和微球表面化学键合MTA药物浓度较高且分布均匀时,对BSA蛋白的吸附过程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还考察了pH值对BSA蛋白吸附的影响,中性条件时PSGN-MTA微球对于BSA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在反相悬浮体系中采用直接交联反应成球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在酸性溶液聚合体系中实施了丙烯腈(AN)在交联微球CPVA表面的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粒CPVA-g-PAN,考察了主要因素对交联成球反应与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搅拌速度下,分散剂用量及油水两相比是影响交联微球CPVA的主要因素。在Ce(Ⅳ)盐的氧化作用下,在含有大量羟基的CPVA微球表面会产生自由基,顺利地实现丙烯腈的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反应温度、铈盐浓度和H+离子浓度是影响接枝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在适宜条件下,可制得PAN接枝度为27 g/100 g的接枝微球CPVA-g-PAN。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壳聚糖(CS)为功能单体,Cu~(2+)为印迹离子,通过稀氨水固化、环氧氯丙烷交联、盐酸洗脱Cu~(2+),制得了Cu~(2+)印迹交联壳聚糖微球(Cu~(2+)-ICM)。采用FTIR、XRD和FE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微球的骨架密度、含水量和交联度。结果表明:交联改性可使微球具有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很好地降低CS的酸溶性,提高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实验L_9(3~4)得到Cu~(2+)-ICM的最优制备条件为:CS 1.5 g,环氧氯丙烷2.5 mL,80℃下交联3.0 h,制得的微球对Cu~(2+)吸附量为67.80 mg/g。在单组分体系中考察了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微球投加量为50 mg,Cu~(2+)初始质量浓度为338.7 mg/L,pH=5.0时,吸附量为72.80 mg/g。  相似文献   

8.
用双甘膦(PMIDA)修饰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球(MNP)并负载Zn2+制得了PMIDA-Zn2+修饰磁性微球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因素对DNA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10mg、pH值为5.0、离子强度(NaCl浓度)为2.0mol.L-1、吸附时间为20min、吸附温度为35℃时,吸附率可达80%,吸附容量为21mg.g-1。被吸附的DNA用3.5%的氨水能完全洗脱。将PMIDA-Zn2+修饰磁性微球用于玉米DNA的提取,所得DNA纯度较高,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吸附硝基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反相悬浮法制备甲醛保护壳聚糖(CTS)微球,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β-环糊精反应制得壳聚糖固载环糊精微球。产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并用于吸附2,4-二硝基酚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酚浓度和NaCl含量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固载环糊精(CTS-CD)微球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能,在pH值为3.6条件下,对2,4-二硝基酚的吸附快速达到平衡,吸附量为325mg/g,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以胸腺五肽(Tp-5)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羧基功能化Fe3O4磁性粒子为载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胸腺五肽分子印迹聚合物磁性微球(Tp-5-MIPMMs)。通过研究交联剂用量、预聚合时间、聚合反应时间对Tp-5-MIPMMs吸附性能和印迹因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微球表面被多孔、均匀聚合物包覆,粒径40μm左右。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表明Tp-5-MIPMMs在2.0 g·L-1的Tp-5溶液中吸附8 h达到饱和,最大吸附量达15.63 mg·g-1,印迹因子达1.51。以谷胱甘肽(GSH)作对比,用薄层色谱(TLC)研究了Tp-5-MIPMMs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p-5-MIPMMs对Tp-5分子具有特异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1.
纳米糊精微球的制备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 60和Tween 6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得了纳米糊精微球,并对影响制备纳米糊精微球的因素和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油比对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影响最大;制得的微球球形圆整,粒径较小.  相似文献   

12.
磺化聚醚砜微球制备及对亚甲蓝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制备了磺化聚醚砜(SPES),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SPES用于制备吸附微球,研究了压缩空气流量对所成微球大小的影响,分析了微球内部的孔结构。对比SPES和聚醚砜(PES)2种微球对水中亚甲蓝(MB)的吸附,发现SPES微球对MB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PES微球对MB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尹盛  邱叶  罗志军  王坤  李华明 《化学试剂》2012,34(2):104-107
通过水热合成法,以葡萄糖酸钠与硝酸镍为起始原料,一步法制备了前驱体碳杂Ni(OH)2复合微球(C-Ni(OH)2)。然后以制得的C-Ni(OH)2微球前驱体,在空气氛围下进行焙烧,制备出镂空结构NiO微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氮气吸附脱附(EBT)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球主要是由几十个纳米的颗粒结合而成。由于前驱体为碳杂Ni(OH)2复合微球,氢氧化镍不仅存在于该微球的表面,而是存在于整个微球中,所以导致了部分焙烧出的NiO空心球出现了特殊的"球套球"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以环己烷为致孔剂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比表面积仪对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CCMR)的表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Cu(Ⅱ)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致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增强,其中添加环己烷100 m L,乙酸乙酯5 m L制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浓度为8 mg/m L的Cu(Ⅱ)溶液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190 mg/g,吸附性能较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胺为模板分子,利用沉淀聚合法通过改变溶剂等条件制备了单分散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微球表面形貌幵测量微球尺寸,通过纳米粒度分析仪验证微球单分散性。经气相色谱表征,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胺最大静态吸附量为12.98 mg/g,具备对苯胺分子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微球是肥料和农药的重要缓释载体之一。根据相关实验数据及文献显示,纯的壳聚糖成球性能差,易溶解,需要加入一定的交联剂、乳化剂和致孔剂对其进行交联改性,改善微球的性能。分别采用戊二醛、甲醛两种交联剂,通过乳化-化学交联方法制备壳聚糖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壳聚糖微球表面、内部结构及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壳聚糖微球粒径的大小。采用红外光谱(FT-IR)以及交联度测试对两种交联微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所制得的壳聚糖微球各个方面性能均优于以甲醛为交联剂所制得的壳聚糖微球。  相似文献   

17.
王玉军  熊瑛  陈飞  骆广生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4,55(10):1654-1657
根据相转化原理,采用双乳液法制备了聚砜微球,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制得的聚砜微球粒径较为均一,且表面致密.在微球制备过程中,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聚砜浓度、两乳液中的连续相(石蜡)与分散相(DMF或水)的体积比对微球的成球性能有较大影响.将聚砜微球应用于利尿剂组分的吸附,表明其对酸性利尿剂氟咯噻咪和碱性利尿剂氨苯蝶啶有较好吸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氧氟沙星印迹微球,以氧氟沙星(模板分子)∶苯乙烯(功能单体)∶α-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交联剂)摩尔比为1∶40∶40∶50,偶氮二异丁腈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印迹微球的吸附量为5.43mg.g-1,非印迹微球的吸附量为2.92 mg.g-1,印迹微球吸附性明显优于非印迹微球。  相似文献   

19.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生物模型,采用微量热法自动跟踪磁性微球与BSA相互作用的全过程,研究了磁性微球与BSA相互作用的微量热;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磁性微球所吸附的蛋白质容量;建立了磁性微球表面性质与蛋白质吸附容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微量热法与传统的光度法所得结果大致相当,即相互作用的热越多,吸附蛋白质的容量越大,而且偶联羧基的磁性微球比无官能团的微球具有更大的吸附热和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0.
以ZnO微球为模板,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壁材为鱼精蛋白(PRM)和硫酸葡聚糖(DXS)的生物可降解聚电解质胶囊. ZnO微球呈良好的单分散性,具有5 nm以上的中孔,装载荧光素后生成荧光微球. 在ZnO微球外交替吸附鱼精蛋白和硫酸葡聚糖,制得核-壳型ZnO/(DXS/PRM)8复合微球;采用稀HAC溶液去除ZnO模板后,可生成(DXS/PRM)8胶囊. 以水溶性多柔米星药物分子作为目标物,研究了该胶囊的载药和释放行为. 结果显示,该(DXS/PRM)8胶囊对多柔米星药物分子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