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毅  付科杰 《纺织学报》2012,33(4):69-73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采用17种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纱线染色。结果表明,分散红玉R167、分散橙O30、分散蓝284可作为聚乳酸染色中的三原色染料。分析17种染料结构发现,单偶氮且具有醋酸酯基的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有较高的上染率。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当pH=4~5,温度11O℃,保温时间30~40 min染色条件下,聚乳酸纱线能获得高质量的染色效果,还原清洗条件中净洗剂FB的加入能提高染色纱线的耐汗渍色牢度及耐洗色牢度1~1.5级。  相似文献   

2.
周建尧  张建英 《印染》2013,39(13):30-32
PPS/PA66/SiO2系聚苯硫醚与尼龙66和二氧化硅共混纤维,采用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工艺试验,讨论了染色温度和时间,PPS纤维改性等工艺对上染率的影响,测试了分散染料染色后纤维的断裂强力和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该共混纤维分散染料优化染色条件为:染料2%(omf)、扩散剂NNO 1 g/L、磷酸二氢钾2 g/L、渗透剂2mL/L、pH值5、浴比1:100,染色温度140℃,时间50min;染料的上染率可达到73%,染色纤维的皂洗色牢度达到5级,染色纤维强力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3.
刘倩倩  李红 《印染》2014,40(19):23-26
以对位酯为重氮组分,2-羟基-1,4-萘醌为偶合组分,合成了一种活性分散染料,探讨该活性分散染料在涤棉混纺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分析染色工艺中的氯化钠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固色pH值对其上染率的影响,测试了染品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当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 g/L,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40 min,固色pH值9时,该染料的上染率可达82%左右;染品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和耐日晒色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醋酸纤维织物/阳离子易染涤纶织物(CA/ECDP)高同色性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究提升力和最佳上染温度,并测试耐皂洗、耐摩擦、耐汗渍和耐日晒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质量分数在0.5%~3.0%范围内,红AC-GFN、橙AC-3R、藏青AC-3R 3种染料的提升力较好;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0%,上染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CA/ECDP织物的上染率最高,同色性最好;还原清洗后,CA/ECDP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5级,耐摩擦色牢度均达3级以上,耐汗渍色牢度均达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均为4级,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8,(22)
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染聚酰亚胺纤维,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分散染料4%,染液pH值4~5,促染剂40 g/L,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60 min。在此工艺下,染料上染率达80%以上,耐光色牢度4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  相似文献   

6.
超细涤纶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染色原理出发,研究了对超细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通过测定K/S值和各项染色色牢度与高温高压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了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分散蓝7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染超细涤纶织物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温度110℃,压力20MPa,时间60min,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时,分散染料分子极性越低越有利于上染涤纶;与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染色得色更深,加工流程短,染色温度低,染料可回用,染色后无需水洗,环保特性突出。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9,(19)
在分散染料中引入共平面结构有利于染后织物获得更好的耐湿处理色牢度和耐热迁移色牢度。然而,平面性分子的聚集倾向会对染色过程造成不利影响。本试验以具有大平面共轭体系的靛吩咛结构为模型合成4支疏水性靛吩咛染料,并以C.I.分散蓝291及C.I.分散蓝56为参考,研究了共平面分子结构对染料分散性、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偶氮、蒽醌分散染料相比,靛吩咛染料在充分研磨至平衡状态后,其分散体系具有更低的平均粒径及更好的分散稳定性,靛吩咛染料对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受分散体系中染料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更大;将乙基引入靛吩咛分子中可以调控染料分子间作用力,从而有利于提升染料的分散性能及上染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未干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分别用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讨纤维含水率、染色温度、染料种类和用量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干燥的PPTA纤维,用未干的PPTA纤维进行染色,可明显提高纤维的上染率和K/S值;染色纤维具有较高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染色后不会影响纤维原有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2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14.76提升至50+。3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23和纳米TiO2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40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40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4级。  相似文献   

10.
文中将苯甲酸乙酯作为载体应用于涤纶纤维低温载体染色,研究苯甲酸乙酯对分散蓝2BLN助溶作用,探讨苯甲酸乙酯用量、染色温度与染色保温时间对涤纶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对比低温载体染色法与高温高压染色法的染色效果,测试率分析了K/S值、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酯显著提高了分散染料的溶解度,最高可达375倍,作为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的低温染色载体,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苯甲酸乙酯质量浓度为3 g/L,95℃染色50 min;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涤纶染色织物的K/S值可达到高温高压染色的90%以上,且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与高温高压染色法基本相当,均在4级以上,说明苯甲酸乙酯可作为涤纶纤维低温染色载体替代高温高压染色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2流速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100 ℃,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80 min,CO2流量为20 g/min,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80%。结果表明:与天然染料相比,利用活性分散黄可以显著提升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同时,二甲基亚砜处理与“乙醇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预处理”法相比,K/S值提升了2倍以上,色牢度达到4~5级,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1-甲基萘作为载体对分散染料上染改性聚苯硫醚(PPS)纤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染色温度、保温时间、载体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对染色后改性PPS纤维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染色工艺条件为分散染料2%、载体0.3 m L/L、染浴p H值为5、浴比1∶100、染色温度为135℃、保温时间40 min,此时分散大红S-BWFL上染百分率达到78.5%,分散黄棕S-2RFL上染百分率达到78.4%;染出后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及以上,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3.
将对苯基苯酚用于涤纶织物分散染料载体染色中,测试并分析了对苯基苯酚用量、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染色工艺优化。探讨了三原色染色效果以及染色后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断裂强力。结果表明,涤纶分散染料对苯基苯酚载体染色时,织物上染率提高;分散蓝E-R加载体染色最佳工艺为:对苯基苯酚用量30%,染色温度95℃,保温时间45 min;分散蓝E-R、分散黄E-3GB染色时得色量较大,分散红E-FB染色时得色量较小;对苯基苯酚载体染色后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不受影响,断裂强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尚娇娇  兰建武  王焕莲 《印染》2012,38(16):6-8
采用分散蓝2BLN、分散大红3B和分散黄棕S-2RFL染料对聚甲醛(POM)纤维进行染色.考察了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率和纤维透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只分散染料对POM纤维的上染性能相似,其上染平衡温度分别为100℃、110℃和110℃.分散蓝2BLN的最大上染率较低,为80%左右;分散大红3B和分散黄棕S-2RFL的最高上染率均可达90%以上.POM纤维在110℃上染30 min后,无白芯,纤维被透染.  相似文献   

15.
活性染料染色常用Na3PO4、Na2CO3、NaOH作为固色剂,但Na3PO4含磷量高不符合环保要求,早被淘汰;Na2CO3使用量大,染色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NaOH作为强碱染色不稳定难以操作。以混合碱Na2CO3和新型碱剂WF-AKLN取代其他碱剂,探讨两者对染料上染率、匀染性、色差和色牢度的影响。合理使用混合碱Na2CO3和代用碱WF-AKLN,选择染色效果较好的适宜染料,染料的上染率和色牢度与用其他碱剂固色基本一致,色差更小,匀染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散黄E-3RL、分散红3B和分散蓝2BLN染料对涤纶染色,然后用酸性还原剂在不倾去染色残液的条件下对染色涤纶织物进行还原清洗。探讨了还原清洗温度、酸性还原剂和染料用量对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涤纶织物染色的K/S值、耐摩擦和耐洗色牢度。结果表明:当染料用量为2%(omf)时,涤纶分散染料不排液还原清洗最佳工艺为酸性还原剂5g/L,还原清洗温度90℃,还原清洗时间15 min,染色织物能获得优异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色母粒着色会影响发泡鞋材颜色鲜艳度及力学性能的问题,试验采用分散染料对EVA发泡材料进行载体染色,测试了染色后EVA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10 g/L的载体,染料质量分数为2%(omf),在60℃染色,可以获得较高的K/S值。其中,分散黑DRD染色的EVA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较好,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4级。  相似文献   

18.
新型阳离子染料常压可染涤纶(NECDP)染色上染率高达99.5%,残液清澈。将残液继续补充染料可多次循环再染色,研究了多次循环再染色织物的上染百分率、K/S值、色差(ΔE)及色牢度等。结果表明,染液再循环利用5次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多仍在99%左右,仅黑色在97.6%。残液多次循环染色试样与初次染色试样相比,K/S值无明显差异,色差ΔE均小于1。多次循环染后,织物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金黄、蓝、黑染色试样耐酸、碱汗渍色牢度可以达到3级以上,仅有红色试样的耐碱汗渍色牢度不足3级。  相似文献   

19.
黄旭  张炜栋 《丝绸》2011,48(4):17-20
在聚丙烯纤维中引入3%超支化聚酰胺酯,并用分散蓝2BLN对改性聚丙烯纤维进行染色.通过研究发现,超支化聚合物的极性基团使染料上染率明显提高,并且在110℃达到最大上染百分率,说明此时染色达到饱和值.在60℃条件下,对改性聚丙烯织物进行水洗、耐光色牢度测试,发现水洗牢度很好,耐光色牢度较差.在喷丝前添加超支化聚合物改性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阳离子染料对腈纶纱线进行染色,研究了8支不同浓度的染料对腈纶纱线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染色后试样的色牢度、染色饱和值、荧光性能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纱线的染色饱和值在5%左右,染色后纱线的耐皂洗色牢度为4级,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能够满足日常的纺织品服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