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和电镜扫描等检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W102井区长6储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102井区长6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储层为典型的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此外,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期间的压实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不具主导性;胶结作用复杂,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大;溶蚀作用表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率增大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音查干凹陷油藏烃类非均质性及充注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原理,从研究油藏烃类流体非均匀质性入手,分析了烃类的运移效应,充注期次、方向和顺序认为(1)凹陷内存在有两类来自同一烃源岩在不同热演化阶段排烃、聚集而形成的不同成熟度的原油;(2)两类原油具有不同的运移效应,是两期烃类充注作用的结果;(3)达尔斯构造油藏中的烃类注入方向自北向南,其中白音断层上升盘达3、6井原油是早期流体运移的产物,而下降盘达1、2、3井等原油则是晚期烃类充注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量计算方法,表征了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3jf)下段三类主要成岩作用,评价了各类成岩作用强度,根据储层成岩,岩相发育特征及地下流体的不同性质,总结出了该区三类成岩储集相类型;杂基支撑强压实细-粉砂岩相,碳酸盐强胶结砂岩相及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其中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为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成岩储集相类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常规物性、流体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方法,结合热史恢复结果,开展海拉尔盆地莫达木吉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成岩作用及油气充注期次研究。结果表明,南屯组砂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凝灰质岩屑砂岩;填隙物主要以泥质、硅质、火山灰和少量碳酸盐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晶间孔和溶蚀粒内孔。砂岩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破裂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综合多种成岩作用阶段判断指标,认为南屯组砂岩目前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晚期-中成岩阶段A 期。此外,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均一温度测定及南屯组热演化史,确定南屯组油气充注时代约为90~70Ma,大致对应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储层成岩作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孔隙沥青特征的分析,在烃包裹体期次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地层埋藏史和储层成岩史,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油气充注期次。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8段和长9段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4种成岩作用,自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石英胶结物、长石胶结物和方解石胶结物。根据包裹体宿主矿物形成序列,识别出3期烃包裹体。第一期烃包裹体分布在石英愈合缝、石英次生加大边和充填孔隙的石英胶结物中,少数低成熟的黄色荧光烃包裹体及黑色荧光沥青包裹体代表了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后排出的少量烃类充注,多数成熟度较高的蓝色、蓝白色荧光烃包裹体代表了生烃高峰期大量烃类充注; 第二期烃包裹体分布在长石胶结物中,数量较少,显示蓝色和蓝白色荧光,在溶蚀孔隙周围或沿解理分布,呈短柱状,边界平直; 第三期烃包裹体分布在方解石胶结物中,呈孤立或零星分布,形状近六边形; 后两期烃包裹体均是在烃类充注结束后捕获孔隙中烃类形成的。研究区延长组长8段和长9段经历了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末期的一期烃类持续充注。  相似文献   

6.
陈林  许涛  张立宽  刘传鹏  缪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3,(5):10-16,48,127,128
通过储层镜下观察分析,研究准中1区块三工河组二段毯砂储层的微观特征;根据自生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及矿物的溶解—充填等现象,分析各成岩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油气充注史研究,建立储层成岩演化序列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分析主成藏期毯砂的物性及其输导能力.结果表明:该毯砂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现今储层物性整体以低孔低渗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蚀孔,储层经历多期溶解、多期胶结的过程,并伴随多期油气充注;在主成藏期,毯砂埋藏较浅,处于成岩早期,物性较好,可成为较好的横向输导层,在油源断层较少的情况下,与各级断层一起构成断—毯式输导体系,使油气得以大范围输导.  相似文献   

7.
地热供水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氧腐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使用年限.在分析地热供水系统氧腐蚀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地热井口充氮气和在供水管道内注亚硫酸钠来去除氧腐蚀的机理及其工艺流程,并分析了充氮注硫的适用条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充氮注硫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地热供水系统氧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防止地热供水系统氧腐蚀的充氮注硫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供水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氧腐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使用年限.在分析地热供水系统氧腐蚀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地热井口充氮气和在供水管道内注亚硫酸钠来去除氧腐蚀的机理及其工艺流程,并分析了充氮注硫的适用条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充氮注硫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地热供水系统氧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银根盆地苏红图组火山岩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出露于银根盆地中央隆起带的南北两侧,通过对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及室内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类型主要为呈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橄榄粗面玄武岩、橄榄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等,其次为少量的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相的辉绿岩,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钾玄岩系列岩石,这套火山岩的喷发对油气的生成与聚集构成有利条件,首先,火山喷发提供的热能促进了盆地内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溶蚀、热液白云岩化的标志,并识别出4种热液矿物组合。包裹体测温数据显示,热液产生于深埋藏作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所经历过的热事件主要有3期。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对灰岩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岩石物性,而遭受白云岩化之后物性改善并不明显,作用于碳酸盐岩后使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增加。热液流体的驱动力来自构造挤压,而不整合面和层位控制的热液溶蚀灰岩是该区重要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1.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性对油气的运聚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南堡凹陷内主要断层的主活动期统计分析,发现东营末期和明化镇中期是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采用模糊定量统计方法,运用构造主应力方向与断裂走向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各断裂在不同时期的封闭系数,综合分析断裂封闭性与油气运聚的关系,指出NE、NNE向断裂在东营末期,有利于油气聚集;NW-SE向断裂、近WE向在明化镇期,有利于油气聚集。滩海F2、F4、F7、F9断裂是今后评价油气聚集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及荧光薄片鉴定,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恒速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碳酸盐岩类、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和混积岩类等4种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可分为次生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3类; 不同岩石类型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作用过程,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储集空间。①碳酸盐岩类中,泥晶云岩成分单一,压实致密,胶结作用弱,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 随着粉砂质和凝灰质含量增加,压实作用变弱,长石和凝灰质发生强溶蚀,粉砂质砂屑云岩及凝灰质云岩的储集空间以长石粒内孔、铸模孔及凝灰质溶蚀孔为主。②陆源碎屑岩类中,凝灰质粉砂岩的压实作用中等,粉砂级长石颗粒粒内及边缘、分散状凝灰质溶蚀,且溶蚀孔中有大量的黏土矿物充填,储集空间以蜂窝状长石溶蚀孔、凝灰质溶蚀孔为主; 而云质泥岩压实作用强,溶蚀作用不发育,仅可见晶间孔及微裂缝。③火山碎屑岩类中,粉砂质凝灰岩、云质凝灰岩压实作用中等,长石、凝灰质易溶,但胶结物种类较多,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发育少量的晶间孔。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 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储层(裂缝)预测、盆地模拟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准噶尔盆地 南缘东段油气成藏条件,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上二叠统、中上 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三套烃源岩。最主要的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是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层位;主要储集层为 柴窝堡区块的上二叠统和米泉区块的中下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其物性较差,总体为较好含气储层,是主要的勘 探目的层。存在自源(侧向排烃)、它源(垂向排烃)两类油气成藏模式。柴窝堡区块北部和米泉区块仍然是有利 的油气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和塔里木盆地生排烃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造-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研究得出,塔里木盆地典型构造单元奥陶系烃源岩具有二次生烃的特征,并且起始成熟度和生烃期次不同。然后选取自然条件下演化至不同起始成熟度的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采用热压模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其二次生烃规律。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的主控因素是起始成熟度,二次生烃产率随起始成熟度增加规律性减小;低成熟和中成熟烃源岩具有大量生排油气潜力,出现相对延迟的生油高峰,高成熟烃源岩没有大量生油和生气的能力;两次不连续生烃量与一次连续生烃量的差值也受起始成熟度控制,具有阶段性;起始成熟度在低成熟到成熟阶段时,二次不连续生烃过程会增加烃源岩的生烃量,使生烃潜力增加,而高成熟阶段以后,二次不连续生烃过程就会减少烃源岩的生烃量,使生烃潜力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东海盆地台北坳陷有机包裹体与油气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有机包裹体及其均一温度的特征,分析了镜质组反射率(R。)与地质演化史的关系。结果认为:台北坳陷自第三纪以来有两次油气生成过程,第一次发生在E1末T4^0构造层形成之前,即古新世末,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因此,这一期尽管有油气的生成,但运移规模有限,形成的有机包裹体极少。第二次发生在E2末T3^0构造层形成之前,即始新世末,此时区内主要烃源岩都已进入生烃高峰,是区内主要的油气生成、运移期。伴随油气的生成和运移,形成了大量以液相及气、液二相为主的有机包裹体。晚第三纪的沉积厚度近似于E2末剥蚀厚度,对油气生成和运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综合地球化学、野外剖面和钻测井等资料,运用岩石学和地层对比、盆地模拟等方法,剖析了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了这种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最后给出了勘探建议及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沉积和构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盆山耦合关系,具体表现在沉降与隆升的对应、物源与沉积的对应以及构造多幕性和沉积旋回性的对应等特征上;沉积耦合关系控制着烃源岩的沉积厚度及热演化程度,并影响着储层的垂向和横向分布,而构造耦合关系则对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断层发育以及油气运移和成藏所需圈闭具有决定性作用;盆山耦合呈多期性,具有沉积、沉降中心以及沉积相展布不断迁移和多期叠加的特征;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深、中、浅层的三维立体幕式演化成藏模式。有利区带预测表明:梓潼坳陷南端是深盆气的有利聚集区;浅层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发育的盆地中、南段;深层气则多分布于盆地北部及中部地层尖灭带。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3-D structure the sedimentary modeling, the unit entity roodel has been adopted to transfer the heterogeneous complex passage system into limited simple homogeneous entity, and then the traditional dynamic simulation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phase and the drive forces of the hydrocarbon , 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resolve such problems as the direction, velocity and quantity of 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mong the unit entities. Through simulating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Zhu Ⅲ depression,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has been opened out.  相似文献   

18.
岩石酸解烃深井化探技术,在识别工业气层、研究烃类运移方式,评价生油岩石、气源岩对比等方面均有应用,能为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有利含油气区预测、提供更为直接的第一性资料.在松辽盆地通过对岩石酸解烃深井化探技术与天然气电测井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识别气层的能力,试油资料也证实用酸解烃技术识别工业气层有很高的符合率,说明该方法配合天然气电测井可以提高识别气层的能力,减少试气工程量,提高试气地质效果,大大节约勘探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