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提取工艺对酒糟中结合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和α-淀粉酶荧光淬灭性的影响。方法 以酿酒后废弃的啤酒糟为原料, 用超声辅助酸解法提取其中的结合多酚, 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比较了不同超声功率、硫酸体积浓度和料液比对酒糟结合多酚的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各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测定了各最优提取条件下酒糟结合多酚对α-淀粉酶荧光淬灭性的影响。结果 提取功率500 W、酸体积浓度8%及料液比1: 50单因素条件下所得酒糟结合多酚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 分别为2.177 mg GAE/g和2.831 mg RE/g, 超声功率的改变对酒糟结合多酚提取率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是最突出的, 总酚与总黄酮的相关性为0.81(P<0.05),总黄酮与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相关性为1(P<0.01)。荧光光谱结果显示, 连续加入酒糟结合多酚后, α-淀粉酶的最大发射波长略有蓝移, 瑞利散射线强度和荧光峰的相对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提取所得酒糟结合多酚具有一定抗氧化性, 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超声功率可以显著提高酒糟结合多酚的提取率。并且酒糟结合多酚的加入导致α-淀粉酶的构空间象发生了变化,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α-淀粉酶中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 荧光淬灭方式为静态淬灭。本研究为酒糟中结合多酚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μmol TE/g、995.35μmol TE/g、336.24μmol TE/g、1212.08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六种不同热风干燥方式对香菇多酚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和HPLC法对香菇多酚定量定性分析,并用化学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恒温干燥(ID)游离酚含量最高(2.69 mg GAE/g DW),结合酚含量最低(0.19mg GAE/g DW);均匀间歇干燥(UID)游离酚含量最低,结合酚含量相对较高。游离酚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结合酚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槲皮素。六种干燥方式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ID组游离酚和结合酚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为0.53μg/m L、0.06μg/m L;ID组游离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为3.32μg/m L,各干燥组间结合酚ABTS+·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不同干燥组间的还原力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处理香菇多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性有所差异,恒温干燥(ID)是香菇干燥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燕麦进行浸泡发芽处理,测定其浸泡发芽过程中多酚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泡处理降低了燕麦中游离型多酚的含量,提高了结合型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性变化不显著;发芽处理能够提高燕麦游离型和结合型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其中游离型提高最为显著。发芽6 d,游离型总酚含量提高至5.7倍,总黄酮含量提高至3.2倍,且游离型占总酚的比例由原来的45.5%提高到70.3%。液相分析发现游离酚酸总量降低6%,总酚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蒽酰胺上,其含量从172.41μg/g提高到1469.02μg/g。燕麦经浸泡发芽处理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性显著相关,且多酚种类对其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三华李鲜果及其盐渍凉果果胚为原料,研究盐渍加工对三华李游离酚和结合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活性及生物可及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华李鲜果游离酚和结合酚分别为14.81 mg GAE/g DW和9.25 mg GAE/g DW,盐渍加工显著降低三华李游离酚的含量(65.90%),显著提高结合酚的含量(45.84%),改变了三华李单体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降低表儿茶素、槲皮苷、槲皮素己糖苷和原花青素B2等单体酚的含量,提高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等的含量。盐渍显著降低三华李游离酚的DPPH和ABTS抗氧化活性,提高了结合酚的DPPH抗氧化活性。鲜果与盐胚多酚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9.50%和34.80%。研究结果为相关凉果产品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肖星凝  李苇舟  石芳  李谣  明建 《食品科学》2017,38(15):31-37
为研究不同品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以9个不同品种的李子(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为原料,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总酚含量范围为111.52~775.88 mg GAE/100 g;果肉总酚含量范围为120.65~301.91 mg GAE/100 g,其中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最高,西梅李总酚含量均最低。在多酚组成上,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结合酚,且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范围为4.38~46.46μg/m L,ORAC值范围为0.24~210.50μmol TE/g,其中巫山李果肉游离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红布李果皮游离酚ORAC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梨中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剂提取法对梨皮和梨肉中的自由酚和结合酚进行提取,并采用DPPH法测量梨皮及梨肉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梨皮中总酚含量为(201.26±6.90)×10-2mg/g鲜梨(以没食子酸计),其中自由酚为135.36±1.57 mg;结合酚为42.46±3.05 mg;梨肉中总酚含量为(23.73±2.28)×10-2mg/g鲜梨肉(以没食子酸计),其中自由多酚含量为12.54±0.98 mg,结合酚11.19±1.30 mg。黄酮含量与多酚含量呈良好正相关。通过比较梨皮梨肉中两种自由酚抗氧化活性,得出梨肉自由酚的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清除率的EC50为248.59μg/mL,AE值为0.0040;梨肉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低,DPPH清除率的EC50为1043.24μg/mL,AE值为0.0010。  相似文献   

8.
白酒酒糟中含有天然的多酚类物质,但是细胞壁会阻碍多酚的提取。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白酒酒糟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探讨了有机溶剂种类、有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超声波功率为420 W,在此条件下酒糟多酚提取率为6.8 mg/g。此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酒糟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33.3μg/m L和22.1μg/m L。超声波辅助提取白酒酒糟中的多酚类物质为白酒酒糟中多酚类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开发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白酒糟资源的二次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4种猕猴桃浆(黄心猕猴桃、绿心猕猴桃、红阳猕猴桃、聚香猕猴桃)进行超高压(500MPa,20min)处理,分析超高压处理前后猕猴桃浆中游离酚、结合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浆多酚含量(P<0.05),其中,黄心猕猴桃游离酚含量增加了78.68μg/mL,聚香猕猴桃结合酚含量提高了15.58μ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ABTS+清除率实验表明:4种猕猴桃游离酚抗氧化活性强于其结合酚的,超高压处理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香型或不同等级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的差异性,本文借助GC-MS对3种香型不同等级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含量进行分析,包括高、中、低端的浓香、酱香和清香型白酒(n=34)。结果显示,白酒中EC检出率为100%。高端浓香型白酒中EC平均含量最高(201.3μg/kg),高端酱香型次之(195.03μg/kg),其次是中端酱香型(122.24μg/kg),高端清香型(107.71μg/kg),中端浓香型(94.46μg/kg),低端酱香型(77.83μg/kg),中端清香型(39.14μg/kg),低端浓香型(21.6μg/kg),低端清香型白酒(17.11μg/kg)EC平均含量最低。同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此研究期望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白酒中EC的限量标准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三种粉碎方式处理香菇菌伞,制得样品普通粉碎香菇伞粉(Coarse milled cap,CMC)、气流超微粉碎香菇伞粉(Jet milled cap,JMC)和纳米超微粉碎香菇伞粉(Nano-micronized cap,NMC),测定不同粉碎处理的香菇伞粉多酚含量,并研究多酚对HepG2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JMC中游离酚含量最高(4.457±0.076 mg/g),结合酚含量最低(0.274±0.018mg/g);CMC游离酚含量最低,但结合酚含量却最高。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不使用PBS清洗时其CAA值为:CMC-FJMC-FNMC-F;使用PBS清洗时其CAA值为:NMC-FJMC-FCMC-F。多酚的细胞抗增殖活性,三种粉碎处理的样品游离酚和结合酚均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EC_(50)大小顺序均为NMCCMCJMC。因此,不同粉碎方式处理对香菇伞粉多酚含量、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均有一定影响,但经超微粉碎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总酚和游离酚含量,减少结合酚含量,而且能提高其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籽为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溶剂浸提法、冷榨法和热榨法提取葡萄籽油,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葡萄籽油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多酚含量最高,总酚含量为418.56 mg/kg,类黄酮含量为155.60 mg/kg,黄烷-3-醇含量为75.50 mg/kg;超临界油多酚含量最低,总酚、类黄酮和黄烷-3-醇含量分别为23.15、0.87、5.81 mg/kg。对葡萄籽油中7种单体酚定量分析可知,亚临界油酚类物质含量相对其他工艺普遍偏高,其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含量分别为625.09、650.35、565.40μg/100 g;热榨油的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为541.56μg/100 g。DPPH、ABTS、ORAC和Fe~(3+)还原实验表明,亚临界油抗氧化活性最强;除原儿茶酸外,葡萄籽油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了褐赭色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体内抗氧化能力以及对HepG2细胞的毒性和抗增殖作用。采用HPLC对褐赭色羊肚菌多酚组分进行鉴定,测定多酚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测定多酚细胞抗氧化活性(CAA值)及抗增殖活性(EC50值)。结果显示:褐赭色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分别为(4.27±0.07)、(0.14±0.01)mg GAE/g DW;其ORAC值分别为(4624.52±400)、(429.41±60)μmol TE/100 g DW;CAA值分别为(15.33±0.60)、(0.37±0.01)μmol QE/100 g DW(PBS清洗)和(51.84±0.83)、(1.27±0.04)μmol QE/100 g DW(不经PBS清洗)。游离酚和结合酚浓度为125μg/m L和70μg/m L时,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7.28%、66.31%,且试验浓度范围内,羊肚菌多酚对HepG2基本无细胞毒性。褐赭色羊肚菌多酚具有一定的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可将褐赭色羊肚菌作为开发此类功能营养食品的原料,为羊肚菌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其次,评价各多酚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海蒿子中可溶性多酚以结合态为主,GP的总酚含量(68.30 mg/g)最高,EP的总黄酮含量(83.49 mg/g)最高。从3个多酚组分中共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种酚类化合物、4种黄酮和2种酚酸。生物活性研究表明:GP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值为18.18μmol/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IC50=84.6μg/mL)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IC50=127.01μg/mL)清除能力最强。EP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5 322.85μmol/g)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 μmol TE/g、995.35 μmol TE/g、336.24 μmol TE/g、1 212.08 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独立花青稞为材料,探究挤压膨化对青稞中不同形态多酚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膨化前后青稞样品的多酚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醇提物中的7种多酚单体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挤压膨化处理后,总多酚、游离型多酚和结合型多酚分别降低了52.7%,89.3%,23.7%,酯化型多酚含量较低,略微增加了2.49 mg/100 g;游离型多酚中检测出的多酚种类增加了3种,7种多酚单体在结合型多酚中均有测出;其中阿魏酸含量最高且主要以结合态存在,其含量处理后显著增加;此外,两种条件下青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别为1.76,0.93 mg/g,多酚含量与抗氧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挤压膨化技术运用于青稞加工之中,在改变青稞质构和口感的同时会降低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紫色百香果果皮为材料,采用两项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分离百香果果皮的游离态、酯化态及结合态多酚,测定其多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对3种形式多酚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百香果果皮中游离酚含量最多,为0.641 3 mg GAE/g DW;酯化酚次之,为0.529 0 mg GAE/g DW;结合酚最少,为0.153 3 mg GAE/g DW;游离酚、酯化酚和结合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3.1%、39.5%、24.8%;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der,FRAP)值分别为 140、117、86 mmol/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4.0%、22.9%、18.3%。不同存在形式百香果果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大小表现为游离酚>酯化酚>结合酚;百香果果皮中3种形式多酚在种类和组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成分,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选取5种典型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制备冲泡茶汤与粉末浸提液,分别测定其茶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咖啡碱、9种儿茶素类物质和4种茶黄素类物质的含量;然后采用ABTS法、DPPH法、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茶汤和茶粉浸提液中主要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的总酚含量为0.67 mg GAE/mL和3.89 mg GAE/mL;咖啡碱占126.07酃,181.86酃;儿茶素总量占142.49酃,423.09酃;茶黄素总量为1.14酃,3.88酃。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ABTS清除活性分别为6.43 mg GAE/g和140.27 mg GAE/g;DPPH清除活性分别为9.14 mg GAE/g和182.66 mg GAE/g;FRAP还原力分别为6.18 mg GAE/g和101.44 mg GAE/g。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武夷岩茶的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的开展对深入了解武夷岩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酱香型酒糟中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酱香型酒糟中总黄酮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Folin-Ciocateu比色法测定酒糟中总多酚含量,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Folin-Ciocalteu比色法最优的测定条件为:加入Folin-Ciocalteu试剂2.5 mL、10% Na2CO3溶液4 mL,在室温下显色80 min。槲皮素和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021 0~0.105 0 g/L(R2 = 0.997 6)和0.000 5~0.005 7 g/L(R2 = 0.999 7)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99.8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1%、0.33%;茅台酱香型酒糟中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0.40 mg/g和4.78 mg/g。此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以及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酱香型酒糟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7种不同柑橘果皮和果肉多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不同柑橘果及果皮的多酚、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柑橘果皮的多酚含量为24.77 mg GAE/g~47.48 mg GAE/g,黄酮含量介于10.47 mg CE/g~22.11 mg CE/g之间,其中以塔罗科血橙皮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多。柑橘果肉的多酚含量在0.43 mg GAE/g~0.75 mg GAE/g之间;黄酮含量在0.29 mg CE/g~0.63 mg CE/g之间,其中分别以锦红冰糖橙和锦蜜冰糖橙果肉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多。7种柑橘果皮中,DPPH·、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ABTS+·3种抗氧化活性分别介于2.41μmol TE/g~7.90μmol TE/g、15.38μmol TE/g~54.76μmol TE/g、28.11μmol TE/g~46.46μmol TE/g,柑橘果肉的3种抗氧化活性分别介于6.95μmol TE/g~20.21μmol TE/g、2.40μmol TE/g~8.10μmol TE/g、8.55μmol TE/g~20.90μmol TE/g,研究发现,塔罗科血橙果皮和果肉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7种柑橘分成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