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沿海,大江,大河的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地表下埋藏有深厚的第四纪覆盖层,其地面浅层主要为松软的粘土,淤泥,淤泥质土,粉砂等或互夹层,这类土的主要特性是凝聚力小,含水量高,颗粒与颗粒之间联接强度小,透水性大,在地下水渗透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土的渗透变形--液化流动;有承压水土层上部压力不够时,容易出现管涌,当建筑物的基底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时,基坑开挖必须采取降水措施,对于存在夹层细砂,粉细砂,承压水头高等一系列不利情况时,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三江平原、兴凯湖湖积平原区基础工程开挖时常发生流砂、塌方,采用管井降水施工技术,竹制井管取材方便,施工工艺简单,能加快下井管的速度,提高了工效,降低工程成本,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工建筑物的基坑开挖不利,大面积深层基坑开挖,建筑物的基底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时,必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特别对于存在夹层细砂、粉细砂、承压水头高等情况时,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本文就深井降水的设计、施工及相关工程实例等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控制方法,供有关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城市建设项目基础处理中,管井降水施工工艺已成为在弱透水地层实施基坑降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工艺在麦洛维水电工程被成功运用于黏土心墙坝基础排水,有效地保证了基坑在干地施工并节省大量的基础处理费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在现阶段的水闸泵站基坑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地下水上涌的情况,导致基坑涌水严重,影响后续施工进程。本文以某水闸泵站工程为例,对基于管井井点降水的水闸泵站基坑施工技术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管井井点降水技术能够解决基坑施工渗水的问题,保证基坑内干燥,可为其他水利工程基坑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 工程地质情况肇源县松干杏树园子泵站处于松花江流域,表层有2.2m原淤泥层,其下为粉沙层,地表面2.0m深积水,土的渗透系数为2m/d(2.3×10-5m/s),含水层厚度为11.0m,地下水位为-1.5m。依据图纸设计,基坑需开挖尺寸为18m×10m,泵室基础挖深4.5m。2 确立排水方案2 1 计算基坑总涌水量(总渗流量)[1]根据公式:Q=1 36KH2lg2Dr0式中:Q———基坑总渗流量(m3/d);H———稳定水位至设计基坑的深度(m),当基底以下为深厚透水层时,H可增加3~4m;D———基坑距河边的距离;r0———引用基坑半径,矩形基坑r0=μL+B4,不规则基坑时r0=Aπ,A———基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井群的联合抽水可形成一个总的水平降落漏斗,在基坑内形成低于建基面的地下水位以疏干土壤的原理,结合管井排水在无粘性土地基、高地下水位场地水工建筑物施工排水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证明通过管井排水,可提高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有效防止流砂、泉涌、边坡塌滑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减少土方工程量,改善施工施条件,节省投资并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又按照基坑“防渗”和“排水”两种思路,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实例分析比较,得出管井排水是该类地基施工的优选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含有深厚软饱水土层、地层互层多、降深大的基坑降水工程中,为解决浅部黏性土层中的界面残留水、下部粉性土层中的微承压水、砂土层中的承压水问题,以上海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将真空与管井降水技术相结合,提出由多级滤管组成的真空混合管井降水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过滤管位置及长度,在保证降深的前提下使抽水量最小,与类似地层工程相比,该项技术降水效果明显更好。 相似文献
12.
张风彩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4):102-103
管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等优点。文章阐述了工程概况、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降水要求、基坑涌水量的估算,降水井、观测井的规格,管井降水数目的确定,降水井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以东山县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红旗水库边隧洞出口段施工为例,结合现场地质勘察数据,介绍了PVC管简易管井深度、数量、间距的设计,论述了降水井施工方案设计,通过管井降水的应用,降低地下水效果明显,为隧洞暗挖、基坑明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杨瑞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7,5(B06):29-32
南水北调中线瀑河渠道倒虹吸工程地处地质构造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极为丰富地带,排降水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一个主要难题,从多种排水和降水方案中,经多次论证,确定基坑内设明沟排水,加快抽水速度,保证排水量,以提高开挖进度。基坑两侧设管井排水,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组合的方法,也就是明沟排水结合管井降水方案,这样既满足了工期要求,又满足了边坡稳定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本工程深埋段干场施工作业和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1概况1.1工程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及地下水分析皂河站工程施工码头基坑开挖底高程为14.7m,与其相邻的骆马湖越堤外侧水位为22.4m,水头差7.7m。码头地基土层分布情况为:表层为灰黄色粉质粘土,平均高程为21.3~19.9m,渗透系数为81.6m/d;第二 相似文献
18.
李恒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1)
安哥拉琼贝达拉水电站厂房基坑深且靠近河道,在项目实施中,作者从特定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的特点,通过试验和计算,就此制定出深基坑的管井降水方案,对管井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和实施效果进行详述,解决了基坑降水和边坡稳定的难题,有力的保障了开挖工作的按期完成,对以后同类工程中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管井井点降水在海子湾水库泄洪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施工排水方法的选择,管井井点降水的工艺流程、管井的布设、施工程序、管井井点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