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试验样品的粒子大小均在10 nm左右。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白云石为为原料,通过硫酸铵法实现了钙镁分离,加入改性剂水热处理后得到了平均粒径为40 nm左右的纳米氧化镁产品,研究了改性剂、水热处理对氧化镁形貌、粒径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样品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微粒,并用热重分析(TG)、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等对该纳米微粒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氧化镁微粒呈立方晶型,形貌为椭球体,分散性好,粒径在15~45 nm之间。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由碳酸铵和氯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表观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粒子大小均在纳米范围。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颗粒直径约为20~30 nm的氧化镁粉体.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液相反应条件对纳米氧化镁晶粒直径的影响程度和最佳液相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纳米氧化镁晶粒直径的液相反应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反应物(六水氯化镁)浓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尿素和六水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温度.以纳米氧化镁粉体晶粒直径为控制指标的最佳液相反应条件为:反应物浓度1.5 mol/L,反应时间3 h,反应物配比5:1,反应温度99℃.  相似文献   

6.
冯云会  苏俊琪  高恩军 《当代化工》2016,(11):2556-2559
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由于其尺寸大小而使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以及物理方法等,并且该文章总结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此外,由于纳米氧化镁的比表面积较大,所以它拥有本体材料所没有的吸附性能和杀菌性能,这使得它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纳米氧化镁制备工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镁粉体几种常用的制备工艺,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气相法、固相法等工艺,并比较了几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液相沉淀法由于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使其成为最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纳米氧化镁制备技术。但团聚问题一直制约液相沉淀法的发展,因此,粒子团聚机理和防团聚的手段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指出,乳化、微波、超声等新技术应引入到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工艺中来。  相似文献   

8.
曹颖  王国胜 《辽宁化工》2008,37(1):40-43
简单介绍了纳米氧化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粗略提了一下表面改性,较详细地介绍了影响纳米氧化镁粒径的因素,最后展望了一下今后有关纳米氧化镁的国内主要研究内容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草酸镁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程凤  高雪艳  杨姣  宗俊 《无机盐工业》2005,37(9):29-30,34
以草酸和氯化镁为原料,采用固液法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镁粉体。优化了试验条件,并用TEM和XRD对纳米氧化镁的粒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焙烧,得到的纳米氧化镁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5nm。并对固液法生成纳米氧化镁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白云石碳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了纳米氧化镁的性质、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提出白云石碳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镁新工艺。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即:消化温度 80~90℃,灰浆质量浓度 12g/L(以氧化镁计);碳化过程CO2体积分数为(35±5)%,碳化最终温度在35℃以下;热解条件为在 3~7min内将重镁水升温至 90℃;煅烧温度为 900℃。在此条件下所得氧化镁粒子为立方晶型,粒径 80~100nm,比表面积 109m2 /g,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张祖亮  张磊  吕建平 《无机盐工业》2011,43(4):30-32,57
以六水硝酸锌和氨水-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氧化锌纳米棒。研究了氨水的初始浓度、滴加速度以及加热方式对纳米氧化锌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水初始浓度为5%(质量分数)、滴加速度为60 g/h,并采用两段加热(成核生长温度为60 ℃、陈化温度为80 ℃)的方式,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呈棒状形貌,分散均匀,长径比达到11。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水性聚氨酯中加入1.5%(质量分数)的棒状形貌纳米氧化锌后,可吸收250~400 nm的紫外线,拉伸强度从2.7 MPa增加到4.5 MPa。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液相沉淀法制备氧化镁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对氧化镁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元素含量分析进行表征。采用抑菌圈法,将不同方法制备的氧化镁对大肠杆菌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镁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抑菌圈直径达14.2 mm。  相似文献   

13.
以苦卤水、烧碱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制备出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表面活性剂、不同干燥方式和滴加方式等对所得粉体粒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表征,用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分析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并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测试了产物的粒度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实验表明:在合适的反应温度及物质的量比下,用PEG20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制得的粉体为流动性较好且厚度约为10 nm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一种合成氧化镁晶须的新的工艺方法。首先以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碱式氯化镁晶须,接着将碱式氯化镁焙烧成氧化镁晶须。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和化学分析,分析了中间体碱式氯化镁和产品氧化镁晶须的成分、形貌和热化学行为。探讨了各个工艺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活性氧化镁与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比在0.08左右,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40~50℃,陈化时间在48-72h,陈化温度50℃。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形貌良好的前驱物碱式氯化镁晶须。将碱式氯化镁晶须焙烧,控制升温速率在2—5℃/min,采取分段升温方式升温至600℃,即可制得氧化镁晶须。制得的晶须长度在100μm左右,直径约0.5μm。  相似文献   

15.
Magnesium dihydroxide (MDH) was evaluated as char promoter into different polymers exhibiting various chemical structures. Char promotion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yrolysis‐combustion flow calorimetry. Gases released during pyrolysis were identified using pyrolysis couple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DH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char content and its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host polymers were identified. It was shown that MDH can be a good char promoter for aromatic polyesters such as polybutylene terephtalate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alate. Char promotion can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in mode‐of‐action of MDH at low or moderate filler content. An optimum was observed at approximately 20wt.% of MDH. Magnesium oxide was also studied as substitute to MDH to avoid hydrolysis phenomena due to the water release. But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MDH was more efficient as a char promoter for polybutylene terephtalate than magnesium oxide.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以白云石为原料,通过煅烧、消化、硫酸酸浸、过滤得硫酸镁溶液,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中间体,经煅烧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加入硫酸后白云石灰乳终点pH、反应温度、硫酸镁浓度和煅烧温度对镁的浸出率、沉淀率以及产品氧化镁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灰乳终点pH为6,反应温度为40 ℃,硫酸镁浓度为0.8 mol/L,煅烧温度为90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镁纯度达到99.0%以上,满足高纯氧化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锌为锌源,分别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热分解碱式碳酸锌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热重分析、晶型测试、平均粒径测试、微观形貌观察等系列对比,分析了以两种碳酸盐为沉淀剂制备氧化锌的过程,建立了生长动力学方程,对比了微观形貌和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前驱体在煅烧温度为200 ℃后直接生成纳米氧化锌,而以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的前驱体在煅烧温度为200~250 ℃时先生成碳酸锌然后在300 ℃时完全转变为氧化锌;两种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生长过程符合不同指数方程生长关系,以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生长满足方程y=2.775 04e0.004 76x,而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生长满足方程y=5.152 96e0.002 85x,对比来看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在相同温度下得到的晶粒尺寸要小;从粒度分布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在相同温度下也是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粒径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卤水为原料,经过氢氧化镁途径制备高纯氧化镁。采用共沉淀结合超滤法对卤水进行了精制,并重点考察了卤水浓度、反应温度、加料速率等因素对氧化镁纯度的影响,获得了纯度大于99%的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9.
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并对其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应用TEM、XRD、BET、吸油值、沉降速度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将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应用到软质PVC体系中。实验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的粒径为70nm,为六方形片状;经不同改性荆改性的粉体中.以硬脂酸锌改性粉体的应用效果较好;未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比表面为21.5760m^2/g,而改性粉体的比表面为22.0641m^2/g,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改性氢氧化镁的沉降速度减慢,吸油值下降.添加量为40份时PVC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