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层厚度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后续的油层对比、水淹层解释以及射孔方案编制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油层分布状况和计算地质储量的依据.在北二西西部地区进行三次加密和萨尔图油层聚驱井方案调整厚度划分中,有部分井出现电测曲线异常,主要表现在微电极曲线、声波、密度、自然电位、深浅三侧向以及微球聚焦曲线电性特征不匹配,降低了厚度划分精度和准确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储层的异常高压引起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测井曲线判别异常高压层,并能准确地划分出油层厚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异常高压层厚度划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800多口聚合物井、更新井的厚度划分及对15口井的异常高压层处理的实例,根据异常高压层在电测曲线上的反映特征,准确地将异常高压层识别出来,并采用本井上下相似层对比法、周围邻井砂体预测分析法、新老标准相结合法等综合分析判断方法,正确地划分异常高压层的厚度,将漏划或少划的厚度补划上。给后续的油层对比、水淹层解释、射孔方案的编制及动态、开发综合方案的调整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并为套管损坏的防治、新钻井的异常高压层厚度解释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S油田高台子油层三次加密井解释厚度少划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流体性质和钻井泥浆体系的变化,使储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原来的电性标准已不能准确地划分储层厚度.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优选出能够反映该区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的测井参数,经过偏差校正、采用多参数判别方法,结合岩心描述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编制了电性图版,根据含钙层的特点,建立了含钙层判别图版,并形成了一套新的高台子油层厚度解释方法.利用5口取心井进行验证,解释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厚度少划问题,为三次加密井的各类厚度解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细分调整措施在高台子油层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台子油层已进入高含水水驱开发阶段,注入水易沿着已形成的注水通道在高渗层单层指进,常规的注水井方案调整收效甚微.为了控制高台子油层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最大限度地挖掘剩余油,需采用细分调整措施,即尽量将油层性质相近的小层放在一个段内注水.细分调整以井区含水为依据,段内小层数、段内砂岩厚度、层间变异系数、单层突进系数以及夹层厚度对细分调整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台子油层实施细分调整以来,有效改善了注水井区层间、层内吸水剖面,调整了注水结构,连通油井的油层动用程度有所增加.日产液量稳定,日产油增加18 t,综合含水率下降0.42%,沉没度稳定.同时,油井地层压力下降,异常高压层得到有效缓解.高台子油层细分后地层压力下降了0.46MPa,东西部地区层系间压力更趋向于平衡.图4表5参10  相似文献   

5.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油藏有效厚度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图版参数。首先利用目的层段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关系确定有效厚度的岩性标准,再根据油藏地层水电阻率和a、b、m、n参数值,采用含油饱和度图版法确定油层有效厚度的电阻率、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标准。从而,在油层有效厚度评价中精细地识别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有效地剔除储层中的砾石层、泥质层、致密层、干砂层和差油层.确定各井的有效厚度,提高了测井解释和储量计算的精度,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重复地层测试器、注水井分层测压2种监测小层压力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用测井曲线确定异常压力层的方法,分析了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层压力与实测RFT压力的差异,剖析了注水井钻关后的油层泄压规律,总结了3种异常压力层测试方法在开发调整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应范围:一是在正常开发调整中利用小层压力对蹩压层泄压,防治套损;二是在钻关管理中利用小层压力资料调控地层压力剖面,并制定钻关恢复方案;三是利用测井曲线在钻关后对萨一组进行高压层普查。  相似文献   

7.
双封分层压裂工具在深层高压井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南油田的开发特征主要表现为深层、高温、高压、低渗,射孔层段跨度大,层间矛盾突出,差层动用程度低。而长井段笼统压裂和投球分层压裂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难以保证压开所有的目的层,未被压开的部分油层反受压裂液的污染,或者压开的层出现二次进液,影响压裂效果;二是油层厚度大,  相似文献   

8.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油藏层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及油层层数多、分布井段长、部分零散层动用难度大等问题,研究了宝北区有效厚度、油层层数、单井产能及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层系划分与组合的技术经济界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宝北区层系划分与组合优化论证,最终优选出宝北区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须二段为区域上的主要产层,其顶部裂缝发育,钻井中易井漏、垮塌,一般设计在距须二段顶3~5 m下油层套管固井。因此,卡准须三段底部已成为录井技术的关键环节。为此,从沉积环境、岩性、厚度分析了须三段的地层特征,表明具有岩性复杂、厚度变化大、砂体不稳定、无标志层等4个特点。首次将须三段划分为上 、中、 下3个亚段,并指出须三段底部的砂岩主要为深灰色岩屑粉砂岩、细砂岩,与中部和上部岩屑相比,石灰质、石英含量增加,白云石岩屑含量明显增加。这是判断须三段底部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些主要标志录井,已成为川西南部地区须二段下入油层套管的卡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二连断陷盆地的重点勘探凹陷之一,储集层主要为以近源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沉积为主的砂砾岩体,油藏类型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含有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通过对该地区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岩心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中孔、低渗油气层的“四性”关系,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确定出油层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孔隙度重叠法有效地判断出低电阻气层;利用自然电位异常幅度有效地判断出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对该地区所有老井进行了复查,将X4井区X4—12井Ⅰ号层(原水层)解释为油层,使得Ⅰ号层连成一片,扩大了含油面积。此外,X4井区有5层4.7m厚的致密层被解释为差油层,有17层23.8m厚的差油层被解释为油层,增加了所发现的油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二类油层井网存在井距大、水驱控制程度低及油层动用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多向水驱控制程度,进行井网重构,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精细数值模型,采取井网+微相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精细拟合的方法,拟合区块生产历史,对区块剩余油和可动油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油层发育特点进行井网重构方式优化、补孔对象优选以及改善开发效果预测,同时根据采油井生产状况和油层含油饱和度水平,优化注水井的最佳注水强度。结果表明,萨Ⅱ7—12油层砂岩厚度的水驱控制程度和有效厚度的水驱控制程度可以提高16.08%、17.76%,三向及以上砂岩和有效厚度的连通比例分别提高23.85%和22.15%,增加可采储量27.40×104t,采收率提高2.96%。研究成果为井网重构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试油层为异常高压并且油层流体具有高气油比的特性时,要对其实施封闭作业,施工的风险和困难很大。通过H10井的压井资料分析,找出超高压过饱和油气层在压井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施工设备的性能要求、地面除气设施的配备及压井泥浆密度的合理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SYD系列溶性暂堵剂在油田入井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孤东油田油层厚度大,渗透率差异大,注采比高,低压层漏失,高压层所需压井液密度大,同井不同层之间压力差异大的问题开展了SYD系列溶性屏蔽暂堵技术研究,开发了可在原油和地层水中溶解的系列油层暂堵剂。经在孤东油田29口井上的试验表明,暂堵成功率达到100%,解决了孤东油田作业压井困难、污染地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套管损坏原因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近几年来,随着聚合物驱油方式的工业化应用,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葡一组油层部位套管损坏井数急剧增加,套损的加剧直接影响着聚驱井 的正常生产,同时危胁着周围水驱井网的安全,通过研究注聚区块葡一组套损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引区葡一组油层部位套损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套损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聚驱井网部分井长期超破裂压力注入聚合物溶液,导致油层破裂,出砂损坏套管;二是注聚后主力油层压力上升的同时,易在油层变差部位及二类连通的河间薄差层形成异常高压层,使通过该部位的多口油水井套管损坏,并提出了控制葡一组套管损坏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总体上呈现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小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降低,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一类油层井组分类分析主要考虑:单采中心井、边井、角井、断层井及合采井,只是考虑井网上注采方向完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井组河道砂连通厚度比例、井组完善程度以及井组对应关系。因此,不能用主力油层井组的动态分析方法来分析二类油层井组见效状况,必须建立适合于二类油层不同井组的动态分析方法,同时根据井组分类动态分析方法制定油水井井组措施优化设计图板,进而制定相应跟踪调整措施,提高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杏南东过原始异常高压成因及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杏十~十一区东部过渡带外扩井区新钻井固井质量的分析及裸眼地层压力测井(RFT)结果.证实该区油层段有异常高压层存在。其特点是物性差、连通性差、能量小和压力不受注水井影响。分析了原始异常高压层形成的原因,制定了保证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实施后固井优质率由68.2%提高到92.3%。  相似文献   

17.
该项目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 ,平面和层间压力分布不均衡 ,调整挖潜和防治套损难度加大的现状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成果上 ,根据SFT测试、分层测压资料、套损情况以及油层动用状况 ,对异常高压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得出了异常高压层的几种成因类型 :①有注无采形成的异常高压层 ;②厚注薄采形成的异常高压层 ;③油水井开采层位同处于薄差层砂部位 ,当注采井距过大时 ,易憋压 ,形成高压层 ;④油井套损关井或高关后 ,单砂体注采不协调使得注大于采或有注无采而形成的高压层 ;⑤长期泵况不正常造成的异常高压层 ;⑥…  相似文献   

18.
WZ油田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东部2003年发现的新油田,最先发现的W2、W3断块的含油层系主要是下第三系的阜三段。充分利用取心、试油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对WZ油田阜三段砂岩储层“四性”关系及油水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本区油层、干层、水层的识别标准,利用该识别标准对本区37口井油层的有效厚度进行了划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陆相碎屑岩储油层内部非均质比较严重,油层内部常常夹有泥岩、粉砂质泥岩等低阻夹层,有些油层内还有较薄的钙质层条带等高阻夹层,它们不含油或对工业油流没有贡献,在划分油气层有效厚度时应扣除.根据这些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采用微电极和八侧向测井曲线,研究了其对应的扣除方法,使有效厚度划分更加准确,提高了油气储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重复地层测试器、注水井分层测压2种监测小层压力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用测井曲线确定异常压力层的方法,分析了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地层压力与实测RFT压力的差异,剖析了注水井钻关后的油层泄压规律,总结了3种异常压力层测试方法在开发调整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应范围:一是在正常开发调整中利用小层压力对蹩压层泄压,防治套损;二是在钻关管理中利用小层压力资料调控地层压力剖面,并制定钻关恢复方案;三是利用测井曲线在钻关后对萨一组进行高压层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