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研究,发掘了传统聚落中的优秀特征,比如界域性与中心性的形成对居民心理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还有传统聚落的风水性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根据这些优秀特征,结合当代人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解决现代人居环境问题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桂林13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桂林国家级传统村落具有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其分布受聚落空间生产的区位性与演进性两大属性的基础影响,使桂林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与地形、水域等聚落形成要素呈空间正相关,与交通通达度、离城镇距离等聚落演进要素呈空间负相关。故相关部门在制定桂林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时,应重视聚落演进要素对村落传统风貌的潜在冲击,对易受聚落演进要素影响的传统村落,制定针对性的风貌管控与引导措施;反之,则应立足聚落形成要素的优质空间本底,加强对村落发展动力的分析,增强传统村落空间对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民居聚落的自然生态适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建筑生态地理区划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综合建筑学、地理学、气象学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规律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与地理区划相吻合的一些基本聚落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徽州传统聚落文化生活景观保护研究 ——以宏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传统聚落文化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景观和重要旅游休闲的体验景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对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从文化景观的另一属性——生活性的视角,以徽州典型传统聚落为例,梳理了宏村的文化生活景观构成要素,分析当前宏村文化生活景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文化生活景观保护的思考,以期指导徽州传统聚落文化生活景观的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蒗县"6.24"地震中的摩梭民居的调研实践,分析了我国西南地震多发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抗震设防的总体状况,并指出加强抗震设防在传统聚落更新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总结了调研中发现的传统聚落民居在抗震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聚落的规划、建设场地的选择、民居建筑的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论述了强化民居的抗震性能与传统聚落风貌保护相协调的问题.对西南传统聚落更新中的重点问题,木结构的抗震问题做了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黄土沟壑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明确该地区传统聚落演进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城镇建设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广泛调查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基础上,以延安市宜川县秋林镇为例,深入剖析典型传统聚落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形态特征,提出该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地貌耦合关系、营建体系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契合关系、空间布局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吻合关系是决定传统聚落演进的内在机制.研究明晰了黄土沟壑区传统聚落形态演进的规律,对该地区城镇未来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景观基因图谱为视角,对平潭滨海传统聚落内部景观基因依据物质与非物质进行识别归纳,依次构建个性与共性景观谱系和区域景观谱系。并依据生物学基因位列特征,完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分别识别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调节基因、离解基因和胞质基因,其共同构成了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根据以上研究可知:①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有利于维护地域景观的多样。②依据生物学特征优化图谱识别指标,构建更加完善的景观基因图谱。依据该理论构建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域景观多样性,还有利于推动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为平潭滨海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宁夏西海固回族聚居区文化资源的优势与物质资源不足的基础上,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民族学、人文地理学等跨学科理论架构了西海固回族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的研究框架,并且从以下几方面对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回族传统聚落的变迁与当代发展;回族聚落对生态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回族传统聚落规划与建筑适宜技术的现代化集成与优化.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可知,必须挖掘与整理“民族性、地区性知识”,将其转化为科学的营建模式,为该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直接的参照模板,使民族传统聚落及其营建技术得以重生,才是解决该地区现阶段人居环境建设中矛盾与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平潭滨海不同类型的传统聚落开展文献与实地调研,对比分析了两种类型街巷的秩序表现、界面空间组成、街巷空间比例尺度及街巷空间节点平面组成形式,揭示了平潭滨海聚落街巷空间之间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性,系统总结了山地型与丘陵型两者聚落街巷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得分分别为4.15、3.99、3.17、2.65,反映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与综合品质显著相关,已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主导因子;依据象限分析将23个古村落划分为三类,其中综合品质中等的古村落占73.91%,是提高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整体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设计的生态意识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人居环境的回顾谈到国外生态建筑在二十世纪的发展 ,继而分析了国内建筑界相对缺乏生态意识的现状 ,提出树立生态设计理念的迫切性及其要素 ,阐述了建筑应与自然相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静态的热环境易造成人体热适应能力降低,对健康不利.动态的热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似更有利于用户的健康.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学习的智能动态热舒适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作为控制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提出个人热舒适区模糊学习算法,可根据个人偏好在线修改个人热舒适区;在计算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动态热舒适控制策略,动态热舒适区包括舒适区和节能区,在动态热舒适控制中舒适区和节能区周期性交替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即满足用户的热舒适性需求,与静态热舒适控制相比节能效果明显,且对用户的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云南周城白族民居悠久的历史、完整的聚落形态、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类型、民居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绚丽精致、绰约多姿的建筑风格及其当代民居变迁状况,分析了当代民居变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白族民居可持续变迁的建议,使白族传统人居环境出现相对稳定和谐、文化延续、生态良好、技术先进、管理健全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关联,进而展现出多样的形态特征.中国传统建筑景观的形成受许多地域环境因素如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的影响,而传统建筑景观自身的形态特征及构成方式恰当地表现其所在地域的环境特征.传统建筑物通过与地域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传统建筑景观.文中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透析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对当今建筑景观的地域性研究起着继承与拓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室内热环境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室内热环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人体与环境之间传热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室内热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指出应结合我国国情对不同地区居室热环境进行研究的必要性,重点强调了对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勤政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道德号召、观念指导、行为规范和外部环境的治理等方面指出了致勤之道。不可否认,传统勤政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勤政保民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维护皇权的手段。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探讨传统勤政思想,对于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加强廉政建设,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在传统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型预测控制来代替传统电流PI控制,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离散化,并根据开关状态的选择建立评价函数.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小的超调,且稳态转速与电流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8.
甘肃广河县是我国穆斯林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该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穆斯林文化,服饰文化便是其中的特色文化之一。广河穆斯林服饰文化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令人钦佩,在发展中又吸取了现代元素,具有宗教传统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特色。这种审美特征体现了广河穆斯林的人性之美、和谐之美和中正之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大规模扩张.由于传统开发模式过于简单与粗放,对原生环境破坏严重,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文章着重阐述原生态的自然区域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作用,并应对现阶段土地开发过程提出一套低环境影响的开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思想中蕴含着传统生态环境观,徽州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形成具有徽州特色的生态环境观。本文从徽州生态环境观的角度分析徽州古村落选址、布局、空间营建的思想与方法,挖掘徽州古村落营建理念中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及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形成的村落园林化建设思想,以期对当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