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传统的水利血防工程采用硬质护岸形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依托某水利血防工程,在对河道附近水位站潮位资料统计排频的基础上,给出了常规硬质护岸的设计方案。结合植物抑螺理念,设计出一种生态型的抑螺护岸。并将不同抑螺植物组合设置成三个生态抑螺护岸试验段。通过现场调查比较,硬质护岸和生态抑螺护岸都能起到灭螺效果,相对于硬质护岸河流景观单一化,生态抑螺护岸更贴近自然,三个生态护岸试验区中,以密毛酸模叶蓼为挺水植物,以益母草为草本植物的实验段植物存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河流生态护岸建设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外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概况,分阶段阐述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生态护岸技术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实践。总结了我国生态护岸建设相关规程的制定状况,具体分析了生态格网、土工合成材料、生态混凝土等生态护岸材料在产品标准、设计规程、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生态护岸植被建设存在的护岸植物品种及群落结构单一,植被选取缺少调查与论证,护岸植被类型未能与河道特点和护岸功能相适应等问题。从生态护岸技术标准制定、生态护岸植物名录制定、传统硬质护岸改造三个方面给出了我国河流生态护岸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一驹 《治淮》2014,(10):26-27
一、生态护岸设计理念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传统工程水利正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转变,河道整治工程已由单纯的水安全治理思路向更多着眼于水资源和水环境发展。在河道整治建设中,应做到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相结合,构建河道建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发展,河道治理思路已从单纯的硬质护岸建设向生态型护岸的方向转变,目前生态护岸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文章以畔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例,以生态护岸形式的选择为切入点,总结不同类型生态护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可供后续河道治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为了保证河道岸坡的稳定,通常采用硬质护岸或生态护岸。通过对江苏省内8条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各种护岸长度的统计,结果表明硬质护岸的比例远超过生态护岸。对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本文通过3个方面进行比较,包括工程效果、造价和环境影响,说明生态护岸的优势以及硬质护岸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生态护岸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滕盛锋 《红水河》2012,31(5):9-12
结合广西天等县城区河道整治护岸工程设计,探讨了护岸排涝与生态、景观等结合,将生态水利理念和生态治理措施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的一些思路,并在本工程中实施,建成后效果甚佳,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张鸣  武娟  侯伟建 《江苏水利》2022,(2):16-19,25
高宣圩部分堤段护坡及护岸损坏严重,无法满足行洪和正常运行要求.根据堤防现状、河道水流条件和自然地理状况,并参考附近类似工程,对堤防外坡、内坡和护岸进行防护加固设计.其中,堤段外护坡采用六边形C25混凝土预制块,上端设混凝土封顶,下端设混凝土脚槽,斜坡平台交接处设混凝土格埂,以满足防护稳定和水利血防的要求;外坡硬质护坡以...  相似文献   

8.
吴文龙 《小水电》2023,(5):38-42
生态护岸已在我国水利护岸工程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是集防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自净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工程类型,将成为今后护岸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水土保持工程中设计采用土木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形式,能在防止河岸塌方之外,还具有使河水与周边土壤相互联系,增强所在河道自我净化能力,同时产生较强自然景观的作用。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山区河道特点并结合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实例,对生态护岸选型进行相关分析。图5幅,表5个。  相似文献   

9.
刘成刚  张林森 《治淮》2012,(10):76-77
河道治理应以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统筹兼顾,以生态护岸为主,尽量避免破坏生态水循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平衡。生态护岸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河道治理应以生物护岸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河道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生态河道的概念、建设必要性和设计原则,提出河道岸线设计和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传统护岸的不足和生态护岸设计的基本型式,对于生态护岸建设中河道绿化存在的问题和植物的选择原则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于慈江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的护岸型式进行了生态性评价,并对工程整治中生态河道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靖西鹅泉河旧州集镇段河道生态景观重建与整治工程的概况和环境现状。通过气动盾形闸门与生态袋护坡两项新技术与新材料,辅以恰当的植物群落措施,将传统的工程水利与现代生态水利相结合,实现该河段防洪与生态治理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百色市河东区防洪护岸设计中如何结合城区总体规划,在护岸型式的选择上采用新型的钢丝网石笼生态型护岸,体现了城市堤防“堤、路、园、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适应新时期生态水利的要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仝道斌  宋力  薛松  邱雪峰 《人民黄河》2012,34(2):12-13,16
介绍了铰接式生态护坡块的植物修复机理、综合生态效能、使用植被品种的选择等。相对传统刚性材料护坡耐久性差、不透水、易引起生态退化的缺陷,铰接式生态护坡块具有防冻胀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自净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传统型护岸与生态型护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春欣  张玮 《红水河》2006,25(4):136-139,143
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结构型式上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混合型式,断面规则渠化,偏重安全、经济的后果是极大地损害了河流的生态功能。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生态型护岸分为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及多自然型护岸三种类型,通过绿化护面层,坡面多孔化、粗糙化,近岸流态多样化三种主要途径,重视发挥天然材料的性能,能有效地改善传统型护岸对河流环境及生态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并由此对护岸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一系列有益的启发。建立关于生态型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或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水动力特征是生态护岸工程中植被材料选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航运枢纽的水动力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特征水位将护岸分为护底区、重防护区、亲水区、景观区;结合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主要考虑耐淹性和耐冲性)筛选适合不同防护区域的护坡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并以广西那吉库区生态护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不同防护区的植被选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经验,按照不同类型河道生态治理需求,归纳提炼出缓坡型、陡坡型自然护岸以及垂直式、斜坡式、复合式人工护岸等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并结合七拱河综合整治工程,详细说明断面形式的设计过程。提出的断面形式能满足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景观生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需求,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中小河流治理的生态景观护岸断面形式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水生态环境亟待修复和改善。根据水利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河道护岸工程现状和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方面,探讨了河道护岸工程需要进行水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进行了水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制度设计,为进一步推进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道治理中应优选河道护坡物种,物种的选择应以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美化环境、便于养护管理为宗旨。简要介绍了河道护坡物种应具备的几种特性,并介绍了上海地区可供选择的养护成本低、具有经济价值且受老百姓欢迎的护坡物种,以及这些物种的生长特性和养护管理需求,为今后在治理河道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护坡物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好溪堰河是贯穿浙江省丽水市主城区的一条千年古河道,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受制于河道周边的密集建筑物,传统的河道护岸技术均难以同时满足水利、市政、交通及景观的多元化要求。在分析其他创新河道护岸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城市河道的桩柱式、框柱式两种框架结构护岸新技术,这两种护岸在维护河道周边建筑物稳定的同时,均具有不加深河床就可拓宽河道过流断面、不减少河岸用地、保持岸路畅通、改善水质及生态效果、提高亲水性等优点,在丽水好溪堰河水系整治工程中应用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