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万源市花楼乡董家梁滑坡属于典型的四川盆地盆周山区红层地层滑坡。通过现场调绘、工程地质勘探等手段,揭示该滑坡为强大水压力起主导作用的滑动变形破坏。根据滑坡滑动后的空间形态及残留体特征,将滑坡划分为滑坡启动区(A区)、滑坡西侧推挤滑动区(B区)、滑坡东侧牵引滑动区(C区)三个部分。研究表明滑坡启动始于地下水活动强烈的中部区域(A区),水压力随雨量增加而急剧增长,该区岩体受水压力推挤沿层面及侧裂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形成楔形体滑动,同时牵引B区和C区岩体产生推挤、拉张、牵引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2.
地震坠落滑动型滑坡发育特点及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其中坠落滑动型滑坡是一种普遍的地震滑坡类型,滑动特征独特,动力机制复杂。以彭州市九峰村滑坡为实例,介绍了滑坡发育的控制因素,滑坡运动及形成过程经历了后缘崩塌坠落启动、中下部整体启动滑移、滑后堆积等3个阶段。结合地震条件下斜坡岩土体的变形破坏机理,解释了地震坠落滑动型滑坡后壁上部为崩塌坠落裂面,斜坡中部坡体浅层滑动明显,滑坡滑动速度快、距离远,坡脚形成倒石堆危害大,次生灾害链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滑坡是推移式和牵引式的组合,既有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又有推移式滑坡的性质,通过对复合型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复合型滑坡具有前部牵引—后部加载—中部滑带剪断贯通—最终整体滑移失稳的变形破坏模式,对应地将复合型滑坡分为3个区前缘启动区(牵引作用)、中间主滑区、后缘启动区(加载作用)。针对不同区的破坏形式和受力特点,以及不同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准确合理的地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区推力进行详细的计算推导。在推力计算过程中,复合型滑坡推力计算具有区段针对性,前缘启动区和后缘启动区需要考虑与中间主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中间主滑区的稳定性是对整个滑坡起主导作用,在计算推力时,既要考虑前缘启动区阻滑段的缺失又要考虑后缘启动区的加载效应。以典型复合型滑坡为例,通过计算充分说明此推力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复合型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提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西水库滑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其后缘存在明显的拉张裂缝和错坎,岸坡挡墙和截水沟开裂变形,严重威胁溢洪道和坝体安全。从滑坡基本形态特征、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和诱发因素,判断该滑坡为大型厚层牵引-推移式顺层滑坡。在不同降雨强度和库水位变化条件下,通过Geo-Studio数值软件模拟了坡体孔隙水压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持续降雨作用使库水位上升,软化坡体前缘土体强度,坡体内孔隙水压力增大,产生自然卸荷作用,致使下滑力增加,加剧了坡体变形破坏失稳。在库水位骤降过程中,库水反压作用弱化,先期坡体水分渗透作用产生动水压力,更容易导致此类滑坡的发生。滑坡区陡坡地形和下覆岩层顺向构造为滑坡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持续降雨是造成滑坡的主要因素。采用削坡反压联合抗滑桩的方式是防治该滑坡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水库日常运行管理及库区类似滑坡的分析、判断和及时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永善—水富)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同时为水库运营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资料,以地质图、地形图、正射航空影像和SPOT-5商用卫星影像为基础资料,利用GIS平台,结合蓄水前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建立滑坡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滑坡空间分布与岸坡结构、地层的关系,最后归纳了滑坡的四种形成模式。获得以下结果:(1)滑坡主要发育于新市镇以下侏罗系地层,新市镇以上滑坡分布受猰子坝断层控制;(2)缓倾外顺向层状岸坡(Ⅲ1)滑坡数量分布密度最大,斜向层状岸坡(Ⅴ)滑坡数量分布密度最小;(3)侏罗系自流井组(J2z)的滑坡点密度最大,二叠系乐平组(P2l)的滑坡面密度最大;(4)库区已有滑坡形成模式可归纳为四种:(1)倾坡外层状岩体岸坡(Ⅲ2)的切层滑动;(2)缓倾坡外层状岩体岸坡(Ⅲ1)的顺层滑动;(3)缓倾坡内层状岩体岸坡(Ⅳ1)的弧形滑动;(4)崩坡积、冲积松散层顺下伏基覆界面滑动。在向家坝水库蓄水期及运营期,应重点监测新市镇以下岸坡,尤其是缓倾外顺向层状岸坡(Ⅲ1)。  相似文献   

6.
2016年5月23日,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大石板村鱼鳅坡组田坝寨突发滑坡灾害,造成2人死亡、5间房屋和10余亩耕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在进行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田坝寨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PFC~(2D)数值模拟,对滑坡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为田坝寨滑坡的直接诱发因素,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上部的土体沿基岩面先出现变形,对下部滑体产生推挤作用,直至坡脚产生剪切破坏,并向上牵引发展,导致整体滑动。田坝寨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于贵州地区类似滑坡分析及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万州孙家荆竹屋基滑坡滑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竹屋基滑坡的滑动过程存在多种解体模式,为了研究该类顺层岩质滑坡的滑动模型,在对滑坡后滑体结构和地面破裂现象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解体特征对滑坡进行了分区,并通过建立的滑坡作用强度评价模型,探讨了滑坡滑距、运动解体模式和建筑物易损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前缘采石场的切坡使潜在不稳定的斜坡临空,抗滑力降低,诱发了中部浅层顺层软弱页岩层及后部风化接触带的整体滑动;②主滑体滑移距离约29.5 m,主滑方向为5°,滑体厚度约15 m;③受滑体风化层厚度变化和前地形条件限制,在整体滑动后分区解体现象明显。滑体上各区对建筑物易损性的作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前缘堆积区(Ⅵ)>后缘拉槽破坏区(Ⅱ)>中部推覆区(Ⅳ)和破碎区(Ⅶ)>局部分块滑移区(Ⅴ)>中部逆冲区(Ⅳ)>顺层整体滑移区(Ⅲ1、Ⅲ2)>后缘拉裂影响区(Ⅰ)。研究绘制出的滑坡解体破碎分区图,对分析滑坡风险分布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库岸滑坡稳定性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水位升降与降雨是库岸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以三峡库区塘角村2号滑坡为例,在室内建立了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前缘涉水部分影响较大,对中部和后缘影响较小;降雨对滑坡前缘、中部、后缘影响相对显著,主要表现在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与降雨过程呈现同步并略滞后于降雨的特征;降雨及库水位变化联合作用下,前缘变形破坏最大,前缘部分的变形破坏牵引中部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9.
以九甸峡库区燕子坪滑坡为例,采用GPS对滑坡外部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确定滑坡的变形特征。结合库水位变化及降雨等影响因素,定量研究蓄水条件下库岸滑坡的水力触发因素及形成机制,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分析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库岸滑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蠕变破坏过程,主要因素是较大蓄水速率的加剧条件下短时间发生的,次要因素是强降雨;(2)燕子坪滑坡主要是由于库水位上升和开挖公路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滑坡体中部及前缘牵引后部滑坡体滑动。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灵宝市麦尖窝滑坡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室内人工降雨模型试验,研究降雨作用下牵引式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并提出适用于研究区的降雨预警判据。采用含水率传感器、坡面示踪点和数码相机等仪器设备对关键部位含水率、坡面变形和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监测、记录。试验表明在强降雨作用下,边坡表现为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牵引变形破坏。通过分析模型各关键部位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含水率监测数据,确定牵引式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并将整个过程划分为变形启动、变形加速和整体破坏3个阶段。基于以上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以滑坡坡脚、坡肩表面出现贯通裂缝时的持续累计雨量E1(75 mm)、E2(180 mm)分别作为麦尖窝滑坡的橙色、红色降雨预警判据。  相似文献   

11.
堤坝滑坡灾害的探地雷达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太浦河泵站滑坡工程实例,尝试应用探地雷达进行滑动面的探测,探讨了探地雷达辨别滑坡区、滑动面、有机质夹层的探测机理,分析推断了软土层分布,有机质夹层位置,滑坡区域,滑动面的起点、走向和出溢处.探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利用探地雷达对堤坝滑动面进行探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路堑边坡开挖后滑坡的变形失稳特征,以六活口滑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与形成机理,并结合极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再现了六活口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认为该滑坡为推移式切层破碎岩土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滑面,由于第一次削坡卸载治理未及时完成,导致坡面长时间暴露,坡体应力经松弛、集中的重新调整,同时受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再发生开裂、坍塌等变形。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二次削坡和补充治理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滑坡的进一步发展,确保了滑坡保持长期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分析累计变形~深度曲线、相对变形~深度曲线和相对变形~时间曲线,得出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性,即堆积体滑坡破坏前变形量大;堆积体滑坡变形和破坏的历时长;降雨是导致堆积体滑坡变形的主要外部因素;变形和破坏自主滑动面开始自下而上向滑动带的上盘渐近发展等。根据变形和破坏的特性,提出了阶段可控的滑坡稳定性安全预警标准,指出以主滑动面的抗剪参数作为滑坡稳定性设计的依据,参数过低、裕度过大,应按考虑整个滑动带作用在内的综合抗剪参数进行设计,才更符合滑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南江县石板沟滑坡特征、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板沟滑坡是南江县2011年“9.18”洪灾期间降雨诱发的大型顺层基岩滑坡。通过野外调研,详细研究了石板沟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其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及变形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原三沟环绕的地形特征为石板沟滑坡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大的汇水条件,超强度降雨引起斜坡所蕴藏的高势能、极高的静水压力、浮托力以及滑带土的液化,是致使石板沟滑坡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大致经历基岩斜坡原生节理裂隙充水张开、初期短距离拉槽起动、中期槽谷缓慢扩张、后期槽谷充水剧烈滑移4个阶段。最后建议在地质调查详查工作中应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及风化卸荷带的调查,对预测预报这类具有隐伏性的顺层基岩滑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库滑坡涌浪是水库运行中面临的重要的灾害类型,对涌浪灾害的预测需先进行滑坡体的下滑速度分析。以某水库高位散体滑坡体为例,分别利用传统经验公式法和离散单元法(DEM)对滑坡体下滑速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传统方法计算散体滑坡下滑速度具有局限性,DEM法计算得到不同时刻滑坡体变形破坏过程及DEM球形颗粒速度,在重力作用下失稳物质在滑坡启动时速度不大,在基岩坡面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最终入水速度最大约40 m/s左右。DEM法分析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与滑坡体失稳运动过程定性分析基本一致,对于高位散体滑坡灾害过程分析具有优势,可以为同类工程问题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常遇到库区高边坡的稳定问题,直接决定着工程的可行性、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前期现场地质勘测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关键的环节。以雅砻江中游某水电站工程库区马河段河谷滑坡体为实例,通过现场地质资料和地质过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体的分区特征与滑移模式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体在目前的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若卸荷节理在深部贯通,在不利工况条件下可能产生拉裂-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17.
以三峡库区某库岸滑坡为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综合运用Geo-Studio中Quake、Seep、Slope模块,分析库岸滑坡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出现一个类似于"鞭梢效应"的现象,上部表层振幅大于下部,且上下部存在变形不同步,整体呈现出"S"型变形迹象;(2)滑坡整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加速度放大作用,且放大的程度和坡体地形起伏及整体坡度有关;(3)库岸前缘首先发生液化现象,随着地震的持续,液化区沿着滑面向上蔓延,而中部表层极难发生液化,最后后缘也呈现出局部液化或者微弱液化的趋势;(4)考虑超孔隙水压力、地震惯性力及强度折减后的滑坡稳定系数远小于1,滑面处平均加速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会发生不可逆塑性变形。研究所得结果为水库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滑带土强度特性的水库蓄水诱发滑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滑带土强度特性及对库岸滑坡的影响,通过回顾国内外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归纳和总结滑带土残余强度、强度的应变软化规律、边坡涉水后强度的水软化规律、边坡渐进性破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水位变动条件下库岸滑坡的研究手段和技术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