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机织物三维仿真中,为快速实现各种组织织物的参数化仿真,根据纱线的交织特点,提出一种将经、纬纱分别划分为8个组元的模块化构建织物组织的方法。通过建立经纱和纬纱的组元矩阵来实现织物组织的构建。采用“0”和“1”组合唯一表示经纱和纬纱组元。通过对织物组织矩阵(布尔矩阵)进行行向“ ”运算和取反后进行列向“ ”运算,分别建立了布尔矩阵与纬、经纱组元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MatLab软件设计参数输入界面、编程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构建机织物组织,并实现机织物在不同三维模型下的参数化仿真。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机织物的组织识别,先要完成组织点的定位和识别。为克服传统的组织点分割方法的局限性,提出采用Hough变换检测织物图像中的经纱和纬纱的倾斜角度,然后对织物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坐标变换。在变换后的图像中对像素点进行按行按列灰度累加,通过确定累加曲线中的谷点即可完成织物的经纬纱分割。对经纱和纬纱分割结果进行合并,可得到机织物组织点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存在纱线倾斜的不同织物均可实现组织点的成功定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意匠图的机织物组织自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从织物意匠图中识别出基本组织,提出基于自相关函数和Su系数2种方法,完成织物意匠图中经纱和纬纱方向的周期提取,并依此获得机织物组织图。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和计算复杂度,选定基于Su系数的方法完成从机织物意匠图到机织物组织的识别。在识别过程中,分别计算意匠图中经纱和纬纱方向的Su系数,并结合Su系数的计算结果完成经纬方向周期的提取,并依此获得最终的织物组织。机织物意匠图识别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经平绒织物由地经和绒经与纬纱交织而成,经平绒织物表面具有平齐耸立的绒毛.经平绒织物组织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以棉平绒为例分析经平绒织物组织的步骤和方法.首先以正面(绒面)为分析面,拆除纬纱;观察纬纱与经纱的交织情况,绘制交织图并标出绒经的位置;根据交织图确定表里组织以及绒经与纬纱的交织示意图;绘制经平绒组织图.并将它与丝绒做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同时指出了经平绒织物的上机要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手工识别织物组织的原理,通过比较织物组织点与周边组织点宽度信息来对织物图像中的组织点性质进行识别,并利用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对不易辨认的组织点进行推理确认,形成组织图,实现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6.
色织物和大部分毛织物是由二种和二种以上颜色的经纱和纬纱与各种织物组织配合而织成的花型多样的花色织物。由经纬纱的颜色形成的彩色花纹,一般称之为配色模纹。根据已经确定的经纬纱颜色的排列顺序和织物组织确定配色模纹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几乎在所有关于织物组织的书籍中对此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因此本文不再赘述。而根据配色模纹确定色纱排列顺序和织物组织的方法以及配色模纹的设计的详细论述则很少见。今特针对后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特先规定:在组织图和配色模纹图中纬纱的序号自下而上依次为1,2,3,……;经纱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和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远红外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涤纶丝为经纱,远红外涤纶长丝与黏胶长丝为纬纱,试织了14种不同规格的织物试样。测试各试样的远红外辐射温升、远红外发射率以及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对织物的远红外性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着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远红外温升和发射率逐渐增强;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不同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促进效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织物组织为蜂巢组织时,织物的远红外温升和发射性能最好;当组织结构为平纹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促进效果最差;当织物组织不同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的促进效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交叉试验,解决了一种特殊双层织物在织造过程中引起的纱线移位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这种特殊双层织物组织构成特点,排除了引起纱线移位的织机机型和工艺因素,从织物组织的构成原理和织造原理阐述了引起纱线移位的原因.经纱移位可通过扎筘方式解决;纬纱移位按照双层组织的1表1里构成原理,结合织造原理中经纬纱线的相互作用,采用较小的经纱张力来解决.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手工识别织物组织的原理,通过比较织物组织点与周边组织点宽度信息来对织物图像中的组织点性质进行识别,并利用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对不易辨认的组织点进行推理确认,形成组织图,实现了对织物组织结构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生产了6种不同规格的织物,测试了6种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透湿度和透湿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织物组织、经密、经纱原料、经纱线密度、纬纱原料和纬纱线密度等因素不变时,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透湿度、透湿系数随着纬密的增加而变小;当织物组织、经密、经纱原料、经纱线密度和纬密等因素不变时,随着纬纱的线密度增大,织物的透气率、透湿率、透湿度、透湿系数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1.
弹力纬纱织物纬向缩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芹 《棉纺织技术》2008,36(2):21-24
探讨纬向弹力织物和经纬向弹力织物纬向缩率的影响因素.对不同的纬纱结构、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织造工艺对纬向缩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弹力纬纱氨纶丝预牵伸倍数越大,弹力织物纬向缩率增加;弹力纬纱线密度越小,纬向缩率越大;织物经密越大,织物的纬向缩率越小;织物纬密越小,织物纬向缩率越大,但变化不很明显;纬纱采用较粗的氨纶丝作为芯丝,织物纬向缩率就较大;织物组织交织次数多,织物的纬向缩率小;经纱张力越大,织物的纬向缩率较小;纬纱张力大,织物下机后纬向缩率大;边撑撑幅力小,织物纬向缩率增大;车间温湿度高,织物纬向缩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
织物组织对透气防毒服内层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透气防毒服内层材料透气量、防毒时间的影响规律.选用腈氯纶掺炭股线作为经纬纱,选择平纹及其变化组织、四枚斜纹及其变化组织、八枚缎纹及其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测试了15种组织织物的透气量及其防毒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系数、浮线长短、组织点和交织点的分布影响织物的透气性和防毒性能;在织物面密度一定的条件下,纵凸条组织、四上四下右斜纹织物的透气性和防毒综合性能较优,平纹及其变化组织的透气性和防毒性能均达不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弧形织物与局部管状织物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弧形织物和局部管状织物的特点、组织图及其形成原理,弧形织物在生产前需要特制专用的钢筘,利用钢筘上下移动而产生波形,纬向局部管状织物需要纬向局部管状组织与专用的送经机构来完成,经向局部管状织物只利用弹力纱作纬纱,配以经向局部管状组织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梁颜芳  王国和 《丝绸》2007,(5):38-42
以纬麂皮织物为样本,通过FAST、YG811等仪器测试织物的31项性能指标,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得到评价织物风格的主因子和影响织物性能的相关因素,对织物的规格参数取值进行定性分析,以指导纬麂皮织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纯棉纬弹织物幅宽的控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控制纯棉纬弹织物的幅宽,通过分析影响纬弹织物幅宽的诸多因素,认为在对全棉纬弹织物进行生产设计时,一定要从纱线线密度、经纬密、织物组织结构等方面分析对比,了解上机幅宽、坯布幅宽、煮练后幅宽、热定形后幅宽、成品幅宽的变化规律,掌握各品种的纬向总缩率.并以生产具体品种为例,分析了全棉纬弹织物幅宽设计的过程及思路,从而可在保证织造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竹浆棉混纺织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竹浆纤维含量对混纺织物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经过测试相同织物组织结构、相同经纬纱线密度、相同经密、不同纬密情况下不同混纺比织物的各项性能,认为当织物经纬密保持不变,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减少,织物的纬向断裂强力增加,而经向断裂强力减小;织物纬向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而经向断裂伸长率先下降而后上升再下降;织物的纬向撕破强力先下降而后上升,而经向撕破强力先上升后下降;织物的耐磨性呈现先增加再减小而后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对吸湿排汗机织物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经纬密度和织物组织的吸湿排汗机织物的性能,如吸水性、透气性、刚柔性及折皱回复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纬密度对织物毛细效应、折皱回复性及刚柔性无显著影响,对织物透气率有显著影响,经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有显著影响,纬密对织物吸水时间无显著影响;织物组织对织物吸水性、透气性及刚柔性有显著影响,对折皱回复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纬密对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情况。采用不同纬密制织了二上二下方平织物和防撕裂格子织物,并测试了织物的厚度、经纬向撕裂强力、阻燃性能和透气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织物经纬密下,二上二下方平织物的厚度大于防撕裂格子织物厚度,其经纬向撕裂强力高于防撕裂格子织物,但防撕裂格子织物的阻燃性能和透气性能好于二上二下方平织物;纬密对两种组织织物的厚度及透气性影响都非常显著。指出:应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合理选择织物组织和纬密。  相似文献   

19.
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四层织物结构特点的分析,认为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以简单为宜,每个基础组织经纱的平均浮长尽可能接近,一般不设置接结点.设计时先由单层组织并为双层组织,再将两个双层组织都视作单层组织,合并为四层组织.指出:绘图前应该清楚地标明组织图里每一纵、横行所代表的纱线颜色,根据色经色纬的排列绘出组织图,从而确保所绘制的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的组织图组织点及色纱排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