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采用EDTA差减滴定法测定钼精矿中的钼。用盐酸羟胺作还原剂,将钼(Ⅵ)还原到钼(V),钼(V)与其他干扰元素一起与EDTA络合,过量的EDTA用锌盐反滴定。然后在另一份相同的试样中,不加盐酸羟胺还原,使干扰元素与EDTA络合,利用二者之差计算钼的含量。试验表明,该测定方法缩短了分析周期,具有准确性和重现性均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钼粉形貌对钼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2种不同形貌的钼粉,在相同的压制、烧结和轧制工艺下制备出0.5 mm和0.2 mm钼板,其中0.5 mm厚钼板采用直轧方式,0.2 mm厚钼板采用交叉轧制方式。对这2种钼粉制备的烧结板坯的显微组织以及钼板的力学性能和退火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钼粉的形貌对钼板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相比常规颗粒大小不均匀、团聚较为严重的钼粉,具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无团聚的钼粉烧结板坯晶粒大小均匀,致密性好,加工出的钼板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交叉轧制的钼板表现出了较好的各向同性。  相似文献   

3.
对从铜钼中矿中回收钼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其主要过程为:中矿首先在碱性条件下高压氧分解,使钼以钼酸钠的形式进入溶液,而铜保留在残渣中渣作为回收铜的原料,含钼溶液用萃取回收钼。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钼和铜的回顾收率分别达到95.6%和99%。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择适量的硝酸铅标准溶液,使钼呈钼酸铅沉淀,用EDTA反滴定法测定钼精矿中的钼量。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钼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罗振中 《中国钼业》2003,27(2):7-10
钼因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国计民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发挥我国钼资源优势,拓宽钼的应用领域和消费市场,实现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钼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6.
钟培全 《中国钼业》2002,26(1):37-39,47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制一种具有最佳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且适于高温应用的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钼合金材料。而且 ,这种钼合金在纵向拉伸载荷下 ,其加工和消除应力状态的塑 -脆转变温度(DBTT)比室温要低得多。其再结晶状态下的塑 -脆转变温度接近或高于室温 ,但这要取决于氧化物弥散的体积分数及其先前加工程度。分析测定了ODS钼中添加少量铼对低温延性的影响。ODS钼中添加 7% (质量分数 )Re并不显著增加力学性能。但在其中添加 14 %Re时 ,亦使其在消除应力和再结晶状态下的DBTT远低于室温。而且 ,ODSMo- 14Re合…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高温钼丝具有优良的弯折性能,今天在特灯行业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高温钼坯条采用传统的垂熔工艺烧结时,由于原料、设备和人为的因素影响,有吸水、鼓泡现象,坯条两端必须作切头处理,使高温钼条的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增高。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满足用户对高温钼丝的需求,必  相似文献   

8.
钼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罗振中 《中国钼业》1998,22(4):17-20
钼因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在国计民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前景。发挥我国钼资源优势,拓宽钼的应用领域和消费市场,实现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钼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9.
钼铅矿提钼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等影响钼浸出效果因素的研究,在抑制铅浸出的同时使钼达到较高的浸出率,最后得到合格的钼酸或钼酸盐产品。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钼冶金技术与新型炼钢钼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一代钼冶金工艺是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将钼精矿直接分解成新型炼钢钼产品和单质硫磺产品,省去了钼精矿氧化焙烧工序和钼铁冶炼工序,既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钼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钼铁质量相比,新型炼钢钼产品具有易溶解、有害杂质少、金属钼含量高,收得率高等特点,适宜作为钼铁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1.
钼在盐酸羟胺存在下,与EDTA形成稳定配合物,铜盐返滴定,配位滴定法测定钼铁中的钼。试验表明,该测定方法缩短了分析周期,具有准确性和重现性均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田虹 《铝镁通讯》2001,(3):42-43
本文以含有黄铜矿的钼矿浮选产物为对像,研究了用原子吸收测定的钼的分析方法。在氨性溶液中测定时,标准曲线的真线性,重现性和灵敏度比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要优越共存元素中铜,铁,钙和镁的干扰,可通过加硫酸钠,硅酸钠溶液抑制,在0.05N氨性溶液中测定试样和浮选产物的钼时,发现相对误差大约在2%的范围内。测定精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13.
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钼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用氢还原五氯化钼膜的低化学气相沉积仪被开发。这种仪器可以使每组25片晶片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在±5%以内,并且钼膜不被氧化。研究者发现,与常压下相比,在低压时,可在一个较高的温度下,钼的沉积速率受表面反应的制约,并与表面反应部分氢气分压的3/2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樊建军  杨艳  李辉  李莉 《中国钼业》2014,38(2):7-10
根据钼精矿酸洗废水酸性较强,钼和Fe3+含量较高特点,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了钼精矿酸洗废水钼的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萃取,使酸洗钼精矿废水中的钼由原来的11 g/L左右降低到0.5 g/L以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钼红颜料是较重要的含钼精细化学品。开发钼红颜料对钼深加工和钨钼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在回顾钼红研究与开发进展概况基础上,讨论了钼红的合成基本原理、制造方法、组成、性能及主要用途,并引出参考文献27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金属——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叙述了钼金属元素的发现过程及钼工业应用的发展历史。根据钼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阐述了钼在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中的传统应用,提供了纯钼、钼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用途。揭示了钼在润滑、人体、生物体、农业、医学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最后,探讨了钼作为功能材料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发光材料和军工等钼的新兴应用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用特制的钼粉和普通的钼粉分别加工成钼丝和钼板产品并通过性能的检测,对比分析了钼粉微观组织对其钼加工制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粉的微观组织对钼加工制品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相比颗粒大小不均匀、团聚较为严重、粒度分布较宽的钼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无团聚、粒度分布窄的钼粉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烧结板坯的质量,其制备的钼丝表现出了较高的成品率和室温力学性能,钼板则具有更为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高温性能以及较好的各向同性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盐酸羟胺还原钼(Ⅵ)至钼(Ⅴ),EDTA络合钼(Ⅴ)及共存离子,锌盐滴定过量EDTA求得合量。于等量试液中不加盐酸羟胺,EDTA络合共存离子,滴定至近终点用酒石酸钾钠掩蔽钼(Ⅵ),锌盐滴定过量EDTA求得分量。二者之差即为钼量。2%~5%钨(Ⅵ)、铬(Ⅵ)或钒(Ⅴ)等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测定10.00~15.00 mg钼,相对误差-0.20%~+0.20%,测定37%~57%的钼含量,相对标准偏差0.10%~0.15%,样品加标准回收率99.60%~100.80%。方法结果准确度与钼酸铅重量法的一致,但本法选择性好、分析快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从失效硅钼元件中有效地分离钼元件与硅的化学方法。该化学工艺能有效地去除钼元件表面的杂质层,并能保持钼元件原有的性状,可重新用作钼元件产品。工艺简便易行,对分离钼和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铀、钼分离工艺中铀和钼的测定(Ⅱ).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立梅  游建南 《湿法冶金》2002,21(2):98-104
介绍了铀、钼提取工艺各种样品中钼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铀钼矿及其浸出渣样品,首先用混酸分解,然后在硝酸介质中,用二氯化锡将钼(Ⅵ)还原到钼(Ⅴ)与硫氰酸盐反应形成橙红色配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淋浸液,吸附-淋洗液和反萃取液中的钼可直接采用光度法测定,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钼,需在加热条件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取,然后以快速光度法测定;铀产品(化学浓缩物)和高含量铀样品中的微量钼,在硫酸介质中,钼(Ⅴ)与硫氰酸盐反应形成可溶性配合物,可用异戊醇萃取分离,光度法测定;对钼产品(多钼酸铵)中高含量的钼,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样品,以EDTA容量法测定,在pH2~5的硫酸溶液中,用盐酸羟胺将钼(Ⅵ)还原到钼(Ⅴ)与EDTA反应形成(1:1)配合物,过量的EDTA用铋盐反滴定,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最佳测定条件,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经大量样品的例行分析证实,所得结果均准确可靠,而且操作简便快速,各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优于5%,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5%~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