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本身的复杂性与实践性,使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消化并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如何设计简短精悍、适于课堂演练的实例,并将这些实例与理论学习在课堂上有机结合,使学生易于领会知识点、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最终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对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类比教学法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志华 《福建电脑》2008,24(8):203-204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学科领域的重要课程,谊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其理论性较强,很多概念和算法相当抽象,对初学者不易理解。本文针对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某些知识点,结合实际例子,探讨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巧妙运用类比教学法讲解抽象问题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抽象概念和知识点。  相似文献   

3.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针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思路。采用基于案例的理论课教学,将知识点融入到教学案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采用项目驱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多且复杂,初学者学习难度大。针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软件工程专业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了该课程进行案例驱动教学的重要性。案例驱动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知识点实体化,以实际案例为学生先树立一个明确的、直观的学习目的,再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有目的地主动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原理性较强,涉及范围较广,而且知识点抽象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抽象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问题。文章针对操作系统课程中知识点较为抽象的现状,结合C语言知识提出抽象知识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提高知识点的可视性和直观性,有利于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6.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是硬件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的硬件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知识点应用性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对原有硬件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增加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调整体系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结构与内容,将计算思维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从知识点在问题求解中的作用入手,引导学生建立系统观念,明确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宁建红  胡静 《福建电脑》2014,(10):196-198
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计算思维的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把需要讲授的知识体系分解为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引入不同的计算思维方法,让学生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并能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教学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杭月芹  陈德裕 《福建电脑》2008,(3):195-195,18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领域宽、范围广,知识点繁多,很多概念十分抽象,导致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普遍不是很好。本文以该课程的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为实例,探讨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自身特点实施教学,以期迟到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JavaEE框架与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技术繁多、难度大、实践性强的课程,文章针对"先理论后实践"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以"Struts模块"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课程组如何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如何以案例来驱动知识点的学习,指出课程支撑平台的建设为学生获取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Java课程设置存在的课程结构不紧密、知识点衔接不连贯等问题,文章提出引入本体技术解决Java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情况。通过分析Java体系中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出以Java课程体系为例的课程本体构建方法。通过搭建课程本体系统,对课程之间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体现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为学生推荐科学合理的学习安排,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知识点涉及面广、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阐述如何建设该课程的慕课教学资源,具体分析和设计建设方案,介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资源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具有学科跨度大、理论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选用教材内章节之间的联系,把各章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其次,针对教材理论性强的特点,在讲授时通过与实际的案例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具有学科跨度大、理论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选用教材内章节之间的联系,把各章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其次,针对教材理论性强的特点,在讲授时通过与实际的案例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和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常常作为第一门高级开发语言课程开设。C语言的机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严谨的结构,为学生继续学习其它高级语言夯实了基础。作为第一门开设的高级语言,学生们常常感到学习困难,知识点过于抽象。本文针对学生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C语言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学生的感受,对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FPGA应用设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以项目的方式组织课程知识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软件工程方法学课程是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当前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点多且分散、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很难建立起课程的整体知识体系。为解决该问题,提出融合知识图谱的课程教学方法,对软件工程方法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整理,提炼出其中的知识点,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工具建立其知识点、知识章节之间的联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应用。该方法不仅能够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利用该课程知识图谱进行问答自测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教学之间脱节的问题,在已有教学实践基础上,从课程知识点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分类以及基于各种关系的交叉教学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课程交叉教学的具体做法。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培养基于深厚理论知识的系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区块链技术及国内外教育现状,针对区块链技术分散于计算机多门课程,需全面构建相关知识体系的状况,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密码学等课程构建区块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9.
赵宁 《计算机教育》2013,(23):73-76
针对当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需求,结合Java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特点,提出递进式案例教学法,即按照课程知识点的逐步推进,将选取案例划分成多个递进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而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并指出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课程的复杂性往往使学生觉得课程理论繁多、算法抽象、实践困难。基于独立学院的特点,文章将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抽象、理论、设计"3种形态分解成各个知识点,再针对这3种形态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其符合认知规律,并以词法分析为例,详细阐述具体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