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生产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白地霉MTBD,对其液态发酵条件下的不同原料比、料水比、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菌株产蛋白酶酶活力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地霉MTBD液态发酵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原料高粱∶小麦∶麸皮为5∶4∶1;料水比为1∶8;pH值为5;发酵时间为6 d;发酵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发酵测定蛋白酶活力为3387.61 U/mL。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来自裙带菜的1株产低温碱性蛋白酶内生菌株QD-1进行菌种鉴定,产酶条件和粗酶性质研究。方法:选取菌株性状优良、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QD-1,对其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并研究其最适发酵条件。考察了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培养温度、起始pH值等因素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经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p.QD-1;该菌株在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 9.0,培养温度25℃,接种量10%的条件下150 r/min振荡培养48 h,所产蛋白酶活性最高达995 U/m L。该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20℃,最适作用pH 9.0,Mn~(2+)对该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Zn~(2+),EDTA和PMSF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结论 :从裙带菜内生菌QD-1发酵液中获得的蛋白酶是一种酶活较高的低温碱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3.
青霉P-1007产胞外酸性蛋白酶,其酶活可达1500u/g。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5;酶的pH稳定性和耐温性较好,在pH5.5,:50℃条件下保温8h,其相对酶活仍在83%以上;在pH值为5.5,60℃条件下水浴2h后,相对酶活为60%。不同金属盐对该酶酶活及不同氮源、碳源、温度、pH、含水量以及发酵时间对菌株产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nCl2,CuSO4均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其他金属盐类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添加黄豆粉(1%)和葡萄糖(1%)可使菌株产酶酶活分别提高71%和31%;培养温度为40℃以及培养基起始pH为7.0时产酶最高;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产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浓香型大曲中蛋白酶产生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其最适产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酪素培养基,从大曲中分离出5株产蛋白酶菌株,筛选出酶活力最高的菌株,其酶活为53.40 U/mL。以小麦为固体培养基,从pH值、培养基水分含量、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方面研究此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65%、初始pH6.0、蔗糖添加量6%、硫酸铵添加量1%、接种量12%、温度40℃,培养时间5 d的条件下,其酶活可达262.18 U/mL,为菌种复筛时的4.91倍。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嗜酸乳杆菌产胞壁蛋白酶的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分别做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培养条件是:含2%葡萄糖和1%牛肉蛋白胨的MRS改良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嗜酸乳杆菌产胞壁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培养基的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胞壁蛋白酶比活产生的影响,确定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 8.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0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分析法对优化产酶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草鱼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草鱼蛋白质进行酶解,比较酶的添加量、pH值、温度、料液比以及酶解时间对草鱼蛋白水解进程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草鱼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8%、酶解温度55 ℃、酶解pH 9.0、料液比1∶15、酶解时间180 min,此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度达到23.46%。  相似文献   

7.
田国政  孙东发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2,33(17):225-228
对ERh3421菌株在不同的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等条件培养,研究产酶条件对糖化酶、液化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设pH值、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3个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单向分组分析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pH5.2、培养温度30℃、玉米粉质量浓度5g/100mL,液化酶、糖化酶活力分别高达9.43×103U/g和6.83×103U/g。  相似文献   

8.
以鲽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对鲽鱼下脚料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蛋白酶的水解能力,筛选最佳酶,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鲽鱼下脚料水解效果较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1%,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4.5 h。风味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05%,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5.0 h。二者复合的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2/1(添加量为0.15%),pH6.0、酶解时间4.5 h,温度50℃,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4.56%。  相似文献   

9.
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临汾汾河滩涂的表层土壤中分离到22株产蛋白酶菌株,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P5,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P5菌株发酵产酶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培养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影响P5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氮源含量、起始pH值、碳源含量;确定的P5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在以30 g/L葡萄糖为碳源,50 g/L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7.0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中,培养温度35℃,接种量为8%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8 h,具有最大产酶量,其蛋白酶活力可达129.2 U/mL。  相似文献   

10.
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以鱼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对酶法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各自的最佳酶活条件下提取内脏鱼油,得到最佳的水解用酶为中性蛋白酶。然后以中性蛋白酶为水解用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pH值、中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对鱼油得率的影响,最终得到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鱼油的最优条件为:pH值7,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0.50%,料液比(原料∶蒸馏水)1∶1.5。在最优条件下,鱼油得率可达35.67%。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对粪肠球菌固态发酵生棉粕降解游离棉酚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粪肠球菌固态发酵棉粕降解游离棉酚的料水比、初始pH、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确定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初始pH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水比、初始pH和发酵时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1∶0.53、6.57和3.06d。按照优化的条件发酵棉粕后游离棉酚含量降为231.68 mg/kg,降解率达67.85%。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须为原料,通过菌种复合发酵玉米须水提液制备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玉米须发酵液,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须粉碎经60目筛后于90 ℃回流提取2 h所得水提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菌种复合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复合菌种(酿酒酵母∶类干酪乳杆菌=1∶3)接种量8%、发酵时间96 h、发酵温度34 ℃。在此优化条件下,玉米须发酵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2.13±2.10)%,并且在高温(120 ℃)、极端pH(pH 2.0和pH 14.0)和模拟胃肠道消化条件下,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几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进行了单因素研究,确定了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这三个因素。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料水比为1:1.21(g/mL)、发酵温度29.8℃、pH为6.63时,得到理论最低致敏原降解率为99.15%。最后,经验证实验,最佳条件下实际平均致敏原降解率为99.0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3%,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从茅台酱香型白酒生产用大曲中分离的一株细菌HMZ-D,对固态发酵产蛋白酶的发酵温度、pH值、水分含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原料配比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菌株发酵产蛋白酶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发酵时间(D)>水分含量(C)>温度(B)>接种量(A);正交试验结果所得到的菌株产酶最优方案为10%接种量、发酵温度35℃、含水量40%、发酵时间6d,在此发酵条件下蛋白酶酶活为2901.3U/g醅.  相似文献   

15.
吕伟民  孙兴滨 《酿酒》2010,37(2):62-63
利用筛选出的耐酸酒精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用酒精废液代替清水配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为30~33℃,酒母接种量为10%,发酵时间为64h,pH为自然,料水比1∶3。  相似文献   

16.
为高效利用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并拟在固态发酵设备中发酵生产多糖保健食品,以米糠为基础培养基,对灰树花固态发酵米糠产多糖条件进行探索。针对定量米糠,选取水分、蛋白胨、葡萄糖和pH 值影响因素,以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按L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得到优化培养基,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得到较优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固态培养基组成为原始米糠(水分为65%,按原始米糠质量计)、蛋白胨0.5%、葡萄糖4%、pH5.5、装样量20g/250mL 三角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时间11d,多糖得率以米糠为标准计算,可达4.52%。用SPSS 软件处理数据,得到表征多糖产量和培养基成分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有的生料酒曲,以大米为原料,考察了pH值、环境温度、酒曲添加量、水料比、发酵液初温和发酵时间等单因素对产酒率和淀粉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趋势分析,采用正交试验,对得到的发酵剩余物进行淀粉测定和比较,最终获得液态生料酿酒的最优工艺条件:发酵液初温80℃,pH 4,水料比3.5,酒曲添加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为7d,产酒率可达到57.4%,实际转化率为88.6%。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酵产凝乳酶的活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解淀粉芽孢杆菌凝乳酶活力的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基初始pH及发酵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组合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摇床转速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凝乳酶活力影响最大,其次是发酵时间,培养基初始pH的影响较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在100mL三角瓶中装30mL发酵培养基,接种量3%,培养温度39℃,培养基最初pH为6.0,发酵时间为14h,摇床转速为120r/min,凝乳酶活力可达923.1Su/mL。  相似文献   

19.
发酵法降解油茶粕中茶皂素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粕为原料,以茶皂素含量为指标,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降解茶皂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初始含水量70%,发酵时间84h,添加0.01mol/LHCl溶液4mL,发酵温度33℃,接种量10~7个单孢子/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含量由20.38%降低为3.06%。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初始含水量、发酵温度、pH、发酵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5℃,初始含水量70%,发酵时间84h,pH4.35,其它条件不变,茶皂素含量为2.04%,降解率达到8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