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SOA的PDM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现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体系结构,指出现有PDM系统在适应企业业务重组和异地协同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OA的PDM架构体系,并给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全部信息,继PDM,ERP和SCM之后,下一步就是建立一个产品协同商务(CPC)的统一环境。  相似文献   

3.
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是一种管理现代企业产品数据的新的思想和技术,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动态的企业环境为PDM系统的实施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现有的访问控制技术,分析了分布的PDM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PDM系统的分层混合访问控制模型。应用实例证明该访问控制模型可以增强PDM系统访问控制的灵活性和PDM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是一种管理现代企业产品数据的新的思想和技术,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动态的企业环境为PDM系统的实施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现有的访问控制技术,分析了分布的PDM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PDM系统的分层混合访问控制模型.应用实例证明该访问控制模型可以增强PDM系统访问控制的灵活性和PDM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PDM系统的产品协同开发环境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定勇  何铁宁  陶以政  赵瑛峰  马月 《机械》2002,29(Z1):29-31
产品协同开发环境是产品集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通过在PDM系统中集成可视化与虚拟现实、多媒体会议等系统建立完善的产品协同开发环境,重点讨论了虚拟现实的不同沉浸程度的不同层次地协同,并以一产品的虚拟开发为背景,叙述了基于PDM系统的产品协同开发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CAD/CAM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PDM技术和产品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PDM概念已经扩展为“产品创新与协同管理”。CAXA协同管理就是使企业设计、工艺、制造、市场、销售、管理、维护人员及产品最终使用者等与产品相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产品数据,共享产品数据,从而实现协同工作,通过缩短设计周期、优化制造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获得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机械协同仿真中的复杂仿真数据管理问题,基于PDM产品结构提出了协同仿真数据管理的技术解决途径—性能仿真模型(PSM,Performance Simulation Model)。定义了性能仿真模型及各功能元素,通过机械产品装配结构重点研究了PSM的层次结构关系,构建了数据结构矩阵来阐述各元素间的仿真数据流转关系,搭建了PSM整体功能架构,最后将PSM应用于某船舶行星齿轮减速器协同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性能仿真模型实现了机械协同仿真中仿真数据管理功能,并解决了协同仿真与PDM系统的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8.
姚丽华  沈国强  张国煊 《机电工程》2007,24(7):45-46,102
提出了一种新的与PDM集成的协同设计环境中的产品数据安全模型.该安全模型通过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访问控制管理模块、协同冲突机制模块、审计日志模块等来解决与PDM集成的协同设计环境中的产品数据的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数据加/解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与PDM集成的协同设计环境中,解决产品数据在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产品数据管理作为并行工程的使能技术 ,在并行工程实施中起到集成框架的作用 ,实现统一、安全、高效的产品信息和产品过程信息的管理 ,有效地加快产品的开发。结合PDM产品Pro/Intralink(Pro/I)在企业中的实施 ,分析了以Pro/I为集成平台的信息协同环境的建立及其在并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模式 ,为PD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PDM应用系统产品配置管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PDM产品配置管理功能的不足,阐述了PDM应用系统产品配置标识方法,该方法面向CIMS信息集成,通过扩展配置标识功能,支持企业产品资源平台构建;提出了一个PDM应用系统产品配置评价模型,该模型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满足产品结构配置设计要求。以空调产品结构配置为例,介绍了所述方法在KELON-PDM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In mechanical positioning control systems, friction phenomenon makes undersirable responses. Friction compensation scheme is frequently implemented to the control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friction estimator in order to cancel the effect of the friction. However, the error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friction results in undercompensation or overcompensation, which also makes undesirable responses. In this paper, a new friction compens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circle criterion, which provide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a system. For an application example, the scheme is implemented to a mechanical positioning system of a second-order plant with nonlinear fri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cheme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time responses obtain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e a control scheme for the hydraulic servo system which can rapidly control the pressure in a hydraulic cylinder with very short stroke. Compared with the negligible stroke of the cylinder in the system, the flow gain of the proportional pressure control valve constituting the hydraulic servo system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time delay on the response of the valve is quite long. Therefore, the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in this study tends to get unstable during operations. Considering the above mention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 two-degree-of-freedom control scheme, composed of the I-PDD2… feedback compensator and the feedforward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he reference model scheme is used in decid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
陈力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22(1):32-34,38
讨论了载体的位置与姿态均不受控制的自由浮动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控制问题。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关系 ,得到了与系统惯性参数呈线性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增广变量法 ,设计了系统参数未知情况下空间机器人末端抓手跟踪联体坐标系内期望运动轨迹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提出的方法具有不需要测量、反馈载体的位置、移动速度及移动加速度的优点。仿真运算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含不确定性的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此方法采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控制器中的不确定函数,基于时变死区函数对模糊逻辑系统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并对时变死区设计了自适应律。文中证明了此方法可使跟踪误差收敛到原点的小邻域内。仿真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 organize an algorithm in the area of distillation column system based upon a new AI-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scheme. In this investigation, at first, an appropriate prediction of the system behavior needs to be accurately made through a number of investigated fuzzy-based model approaches and subsequently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to cope with the system in a desirable manner.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的带滑移铰空间机械臂的控制问题。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进行的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表明,可以得到一组欠驱动形式的空间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它们可以表示为一组适当选择的惯性参数的线性函数,由此克服了空间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关于惯性参数呈非线性函数关系的难点。在此基础上,针对系统中机械臂相关参数未知的情况,设计了空间机械臂末端抓手相对运动轨迹跟踪的自适应控制方案。此控制方案具有不需要测量、反馈漂浮基的位置、移动速度及移动加速度的显著优点,适用于空间站舱内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仿真运算证实了提出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以TMS320VC5509芯片为处理平台,采用CPLD协处理器的指纹预处理实现方案。并从算法仿真与硬件实现两方面对该方案的进行阐述。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指纹预处理技术在Matlab环境下算法仿真的新方法,其次介绍了针对此种算法的基于嵌入式DSP处理器的硬件实现方案的设计构成。  相似文献   

18.
柔性结构与周围流体的耦合作用机制广泛应用于仿生机器人、水下航行器、精密仪器及生命医疗等领域。具有驱动变形大、防水性好且柔韧性好的压电宏纤维(Macro fiber composite,MFC)致动器是水下柔性结构变形控制的首选。建立MFC内部致动弯矩和水动力载荷共同作用下柔性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对粘贴MFC致动器的柔性结构特征截面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得到不同振动特征频率下柔性结构周围流场、压力分布及所受水动力载荷,分别拟合得到MFC致动柔性结构水动力函数的实部和虚部表达式。结果表明柔性结构水动力载荷的附加质量和阻尼效应都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等振动特征频率下,MFC致动梁结构水动力函数的实部大于匀质等截面梁的实部;在高振动频率下其水动力函数虚部同样大于匀质等截面梁。试验测试了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水下振动特性,试验所得MFC激励下柔性结构末端稳定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与建立的耦合动力模型相吻合,证实了所建立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水动力函数及流固耦合振动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data-driven fault-tolerant control (FTC) design scheme is proposed under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Youla parameteriz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With unknown system model parameters, the canonical form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is first applied to design the residual observer in fault-free case. In faulty case, with online tuning of the Youla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system data via the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the fault influence is attenuated with system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idual generator to a class of system deviations, a novel adaptive scheme is proposed for the residual generator to prevent its over-activ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two-tank flow system demonstrate the optimized performance and effect of the proposed FTC scheme.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某油库车用乙醇汽油精确发油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该系统采用集中式控制,以OMRONC200H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上位机通过RS-232与之通讯。投入使用后,该系统完全达到了发油精度高、稳定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