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兆喜 《山西建筑》2002,28(6):96-97
从雷击过电压的产生、特点以及所能造成的危害,对建筑物防雷设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雷接地的两种基本形式,得出了金属结构接地体的 优点。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施工中应满足的条件。结合实践阐述了建筑物防雷接地时应注意的其它问题以及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逐渐涌现出大量的高层建筑,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高层建筑受到雷击危害,雷击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高度比较高,防雷接地质量不达标,所以高层建筑防雷接地变成了建筑行业人员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雷击将导致建筑物出现损坏,甚至会出现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防雷接地要比普通的建筑物要求更加严格,要坚持按照有关标准以及规范进行施工。所以,文章将简单介绍防雷接地,分析了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注意要点,具体研究了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冲击电流作用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呈现非线性时变特性,考虑接地电阻时变性对架空输电线路雷击暂态过电压及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是进行准确的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并提升其耐雷水平的基础。基于电磁暂态软件PSCAD建立了考虑时变接地电阻的220 k 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分析了时变接地电阻对杆塔各处暂态过电压及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并在此模型中添加"疏导型"防雷装置-并联间隙,分别计算考虑与不考虑时变接地电阻时并联间隙对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地电阻大于20Ω时,定值接地电阻和时变接地电阻下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及并联间隙安装方式相差较大。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应考虑接地电阻的时变性对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雷击配电线路附近建筑物时,土壤散流引发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及防护效果,采用专业防雷计算软件CDEGS建立建筑接地网及临近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分析了配电线路与临近建筑接地网间距、土壤电阻率、雷电流幅值和配电线路接地网长度对配电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并仿真验证了引流法和绝缘间隔法的防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配电线路电位随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土壤电阻率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受配电线路接地网长度影响不大;引流法和绝缘间隔法能有效地降低配电线路接地体上电位,水平外延法引流降压效果更好,可以将配电线路接地体上电位降到56 kV以下,有效地避免雷电反击事故发生的概率。本研究可为实际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和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琨 《电瓷避雷器》2023,(1):172-178
为了分析雷击配电线路杆塔时的冲击特性,选择实地试验的方式进行测量工作,同时为了增加试验的可靠性及对比不同土壤电阻率环境下的杆塔冲击特性,在陕西省某地选择了两处不同土壤电阻率的同类钢筋混凝土材质杆塔进行测试,选择移动式冲击电流发生器作为本次试验的激励装置,采用三级法布线方式,测量得到了4种不同幅值的冲击电流下的杆塔接地体表面电位及杆塔周围地电位升的数据。本次试验属于配电线路杆塔防雷任务的基础研究工作,测量得到的杆塔接地体冲击特性数据及电位分布规律可以指导此类钢筋混凝土材质类型的配电线路杆塔本体及接地体优化设计工作,降低配电线路的雷击致故障概率。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将雷电流经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引入大地进行散流。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分散时,为了防止设备产生过电压,冲击接地电阻要尽可能的小。冲击接地电阻设置是否合理影响电气装置的安全。影响冲击接地电阻的首要因素为接地装置所处的土壤结构即土壤电阻率,文章主要探讨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散流长度和阻值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环境因素对建筑物防雷分类的影响,提出从周围建筑物相对高度、建筑物密集程度、建筑物结构、海拔高度、土壤电阻率5个因素综合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公式中的校正系数,根据滚球法的定义和几何学原理,分析地形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并用定量计算的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确定建筑物等效高度和防雷分类。  相似文献   

8.
一种用于计算雷击接地网时最小冲击接地阻抗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接地网在雷击时冲击接地阻抗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型等值电路,在考虑火花效应的条件下,运用ATP-EMTP仿真软件对接地网进行分析计算。将土壤电阻率以内分为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一个地网有效面积值。并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软件得出相应区间的冲击接地阻抗拟合公式,能方便计算不同条件下冲击接地阻抗的最小值。为防雷接地工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雷击电视塔架的实例,对分开接地与共地接地方式的防雷效果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两种不同接地方式在电视塔架遭受雷击时的不同防雷效果,以及正确的共地接地的做法,并提出了避免造成严重雷击事故的防雷接地方法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3)
防雷接地技术是将电子或者电力设备中遭受到雷击而产生的电流导入大地实现对设备和建筑物的保护的一项技术。同时将设备中存在的电流通过PE线输送大地,避免可能造成的危险。文章通过对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要求进行了阐述。说明了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防雷是个系统工程,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系统影响、屏蔽作用、均衡电位、接地效果以及合理布线等。本文对高层住宅屋面避雷网格及屋面避雷带的敷设作了较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600 ℃内高温状态花岗岩遇水冷却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600 ℃内高温状态花岗岩遇水冷却后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花岗岩体遇水热破裂劣化机制的探讨,发现高温状态花岗岩遇水冷却过程中,由于岩体内温度急剧变化,岩体内产生热破裂或热冲击现象,岩体力学性能劣化,从而导致超声波速、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温度逐渐减小。具体表现为:(1) 高温状态花岗岩遇水冷却后超声波速随着经历温度的升高呈负指数函数关系降低;(2) 花岗岩经过高温遇水冷却处理,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及其单轴抗压强度都受到很大影响;(3) 高温状态遇水冷却处理对花岗岩的抗拉强度影响明显,抗拉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符合负指数函数关系;(4) 高温状态花岗岩遇水冷却后其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呈负对数规律减小。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雷电流流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的冲击特性,运用CDEGS软件仿真分析杆塔接地极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冲击特性。分析水平接地极及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特性,探讨不同接地极尺寸以及不同土壤电阻率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得到接地极长度及半径对水平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随水平接地极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逐渐趋于稳定;同时获得垂直接地极对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为实际工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董景阳 《福建建筑》2006,(4):124-125
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电气施工经验,对高层建筑防雷及接地设计和施工中有关接地系统、防雷装置及等电位联结等方面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下工程开挖深度的增加,高地温和高地应力将导致岩石产生显著的蠕变变形,为保证地下洞室的施工和运行安全,研究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蠕变力学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高温段的片麻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和应力作用的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考虑不同温度影响的片麻状花岗岩的蠕变变形规律。基于蠕变试验成果,提出了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建立了片麻状花岗岩的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本构关系,推导了其一维和三维热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方程,有效反演获得岩石的蠕变力学参数,揭示出典型高、中、低应力状态下温度对片麻状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为工程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学鸿 《建筑电气》2007,26(6):56-59
跨海大桥易遭受雷击,防雷按一类设防.对管理中心、办公楼、高杆灯、索塔等高耸建筑或物体作直击雷、侧击雷防护;对电源、信号源进出缆线加装浪涌保护器以防高电位引入.利用桥墩、基础钢筋作引下线、接地极,大桥设联合接地体,作共用接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石孔隙结构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孔隙结构损伤特性,选取寒区花岗岩为岩样,在冻结温度为-40 ℃,融解温度为20 ℃条件下,分别进行3轮冻融循环试验,并对每轮冻融循环后的岩样进行核磁共振(NMR)测量,得到同一块岩样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孔隙度、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及核磁共振图像(NMRI)。结果表明:花岗岩的T2分布主要为3个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岩石的孔隙度、核磁共振T2谱分布和T2谱面积均会增大,但每个岩样的增大幅度均不同,反映出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中孔隙的发育和扩展特性;核磁共振图像显示同一块岩样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内部微观结构分布,动态地显示岩石的冻融损伤过程。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征为岩石冻融损伤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高温静水应力状态花岗岩中钻孔围岩的 流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自主研制的“20 MN伺服控制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对f 200 mm×400 mm的内含f 40 mm钻孔的花岗岩体高温三维静水应力状态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花岗岩是由多种晶体胶结而成的脆性坚硬岩石,5 000 m静水应力以内及600 ℃以内的恒温恒压状态下,花岗岩中钻孔围岩主要表现为稳态蠕变;当应力达到5 000 m静水应力,温度为600 ℃时的蠕变为非稳态蠕变。(2) 高温静水应力状态下花岗岩中钻孔围岩蠕变过程存在应力阈值和温度阈值。(3) 热力耦合作用下钻孔围岩内部晶间胶结物及晶粒内部产生的位错及微破裂过程,是高温高压下钻孔围岩蠕变存在温度阈值和应力阈值的主要原因。(4) 高温静水应力状态下,含有钻孔的花岗岩体流变破坏的应力为5 000~6 000 m的静水应力(125~150 MPa),温度为500 ℃~600 ℃,破坏形式为压裂破坏、压剪破坏或两者相结合。同时,获得了600 ℃以内及埋深6 000 m以内静水应力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埋深静水应力状态下花岗岩中钻孔围岩的蠕变率参数,为高温岩体地热开发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力学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