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述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语言图像论”和后期哲学的“语言游戏说”之间的区别。对“语言游戏说”的3个性质,即“语言游戏说”的“家族相似性”、“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语言游戏说”与“遵守规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在20世纪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发展中,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游戏”的语用学构造,整个地扭转了哲学发展的方向,并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关于哲学和语言的观念。源自于对语言的误解或误用的哲学问题不可能通过描述语言的逻辑或语法而得到解决,只有正确描述语法和语言用法的确切特征才是达到哲学明晰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各直言命题及其否定命题在自然语言和词项逻辑中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弄清楚自然语言中各直言命题及其否定命题的意义以及各命题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词项逻辑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经历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即语言学转向.在语言学转向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敢于向传统哲学发起挑战,最为彻底地消解哲学问题,对语言学转向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粗糙逻辑模糊化,建立了模糊粗糙逻辑系统WR.然后在该系统中定义了模糊粗糙命题的运算,给出了该系统的语义及其广义重言式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在继承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观和赫兹的科学观的基础上,本着解决"命题和事实的关系问题、命题是什么的问题"的理论意图,提出了逻辑图像论思想。逻辑图像论的提出,明晰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认知形式,继承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精神追求,为我们重新构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图示。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认为语词指称的对象不等于指称的意义,指称的对象与名词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名词的承担者不存在时,名词依旧有意义。他强调"意义在于使用",于是将语言和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了"语言游戏"理论。语词使用要遵守语言游戏规则,才会显示出它的意义。这为研究语词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进行一番历时性梳理,剖析奎因在论证上的偏颇之处:其一,混淆了定义与同义词之间的界限;其二,扩大了同义词的范畴;其三,错误地将词项同义的条件限定在满足"所有语境"的情况下,从而得出结论奎因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8.
针对扩展命题区间时序逻辑由于缺少验证算法因而不能用于模型检测问题,提出该逻辑的可满足性判定算法.首先,正则形子算法把带星算子或不带星算子的扩展命题区间时序逻辑公式翻译为其正则形公式;然后,正则图子算法根据正则形公式构造公式的正则图模型;最后,判定子算法在正则图上判定公式的可满足性.如果在正则图上直接加上接受条件,即可得...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1889—1951),生于维也纳,系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是20世纪哲学研究语言转向的积极倡导者与主要完成人,对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借鉴,既体现了翻译研究对语言与意义的回溯,同时也是经历了后现代思潮之后翻译研究的本体意识回归。然而,借鉴不等于拿来就用,借鉴更需要走出来一条“消化一筛选一深入”的道路。当前翻译研究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明显不足,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的时态逻辑——一阶间隔时态逻辑(FOITL),它是扩充了间隔时间算子的一阶时态逻辑。它能精确地描述数字电路的时间特性,支持连续和离散的时间结构并能对时间信息进行推理。本文给出了FOITL的基本框架,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命题区间时序逻辑(PITL)应用于组合验证,并降低组合产生的状态爆炸风险,提出了支持Stutter-不变性的命题区间时序逻辑PITLst.PITLst继承了PITL的结构相关性,可表达所有PITL能够表达的Stutter-不变性质,支持模块抽象约简系统规模,降低了状态爆炸风险.自动加油站模型的组合验证实例表明,PITLst可有效应用于组合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判定整系数多项式的不可约性 ,艾森斯坦因判别法 [1 ](以下简称“艾法 1”)是高等代数中给出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艾法 1”中所给条件只是一个充分条件 ,故有些多项式用“艾法 1”不能判别其是否可约。本文给出了艾森斯坦因判别法的一个等价命题 (以下简称“艾法 2”) ,弥补了“艾法 1”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理论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史上第一次引进词项变元,建立了对当方阵,为三段论奠定了基础.接着,比较分析了现代逻辑对亚里士多德的直言命题所作的几种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亚里士多德原意的解析.  相似文献   

14.
行动理论是人工智能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当前成为研究热点的智能主体和语义Web服务的理论基础.对行动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首先从采用的逻辑语言的角度将行动理论分为3类:基于谓词逻辑的行动理论、采用命题语言的行动理论、以及基于描述逻辑的行动理论;分别以情景演算、基于命题动态逻辑的行动理论和动态描述逻辑为例,对每种类型的行动理论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类行动理论的特点.接下来对目前行动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动理论研究目前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普莱尔是时态逻辑的创始人,他认为原子命题和带有时态算子的命题都是同样的命题,原子命题只有现在时态,命题的真值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他否定永恒的个体存在,主张充当命题逻辑主语的专名只能指称现存的对象。普莱尔用模态逻辑的方法处理时态命题,比经典逻辑更好地刻画了自然语言表达和日常推理。但是普莱尔的方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它不能命名不再存在的个体似乎有违自然语言的习惯,如何确定时间的单位也成为有争议的话题。尽管如此,时态逻辑仍然发展成内容丰富的逻辑学分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密码协议分析工具--BAN逻辑及其缺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介绍密码协议分析工具——BAN逻辑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BAN逻辑在初始假设、理想化步骤、语义和探测协议违规运行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并用实际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些缺陷,最后指出了BAN逻辑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学生对一次教学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介绍了黄展骥先生对“非形式”逻辑的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对普及逻辑教育的思考;又从客观引述的众多专家学者的评论中,评价了香港的黄展骥先生在逻辑学研究方面的建树以及他对发展我国的逻辑学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言意之辩已持续两千多年,涉及逻辑哲学、语言文学诸多领域.通过概论"言尽意"和"言不尽意"正反两方在言意之辩长期历史进程的若干关节点,讨论了双方的得失;期待双方继续调整各自的论点,深化论证,实现互利双赢;阐发了言意之辩的逻辑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逻辑原子主义是从1899年开始的罗素哲学思想和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确定性的知识。逻辑原子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发展了马赫的实证主义;直接影响了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后来的语言分析哲学;开创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逻辑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概括为:应当坚定不移地走逻辑教学现代化之路;树立正确的逻辑观,促进逻辑教学的改革;构造简明易学的逻辑教学系统,普及现代逻辑的基本知识;强调逻辑学的应用,培养逻辑精神,突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