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甲基苯甲酸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对甲基苯甲酸 (p -toluicacid)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广泛地用作合成医药、感光材料、农药、有机颜料等的中间体 .聚酯工业的迅猛发展 ,精制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氧化残渣废料 ,对甲基苯甲酸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组分 .出于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对氧化残渣进行分离回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纯化对甲基苯甲酸 ,以及从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中的氧化残渣分离提纯得到高纯度的对甲基苯甲酸 ,就要求有准确完整的溶解度数据 .然而 ,目前仅有70℃以下对甲基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报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新的标题化合物的重结品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溶剂处理粗2,4,6-三甲基苯甲酸.然后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重结品并利用活性炭脱色,并与常规的用甲苯重结晶方法进行对比,考察了这两种方法提纯2,4,6-三甲基苯甲酸的效果.最终产品为白色粉末晶体,纯度达到100%,m.p.150~152℃,达到产品纯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以盐酸做氯源,以过氧化氢做氧化剂和引发剂,高效率地合成对氯甲基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5-40℃,原料配比n(对甲基苯甲酸)∶n(20%盐酸)∶n(27%双氧水)=1∶1.2∶1.2~1.3时反应收率最高且用时最短。产物收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精对苯二甲酸产品中对甲基苯甲酸的产生与分离原理,分析了影响对甲基苯甲酸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对甲基苯甲酸产品质量的控制、配料罐中对甲基苯甲酸料的掺混、产品平均粒径的调整、压力离心机与真空/压力过滤机的定期作业等相关因素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精对苯二甲酸产品中对甲基苯甲酸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反应制备2,6-二甲基苯腈,经水蒸汽蒸馏法提纯后,采用75%硫酸酸化,再经酸碱法对产物进行脱色和纯化得产物2,6-二甲基苯甲酸,总收率68.4%。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单质溴为溴代试剂,研究了对溴甲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路线。分别探索了单质溴和双氧水联用进行溴代的影响条件,如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引发剂种类等。提高了溴原子的利用效率,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以较高的收率得到了对溴甲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7.
在四氯化碳溶液中,在光照条件下对甲基苯甲酸甲酯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合成对溴甲基苯甲酸甲酯。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对溴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BS用量为对甲基苯甲酸甲酯的1.1倍,反应时间为4 h,过氧化苯甲酰为NBS的0.03倍,四氯化碳为对甲基苯甲酸甲酯的11倍,产率90.5%。  相似文献   

8.
以氯化镧、对甲基苯甲酸、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了对甲基苯甲酸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和高温老化箱实验研究了对甲基苯甲酸镧对聚氯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将对甲基苯甲酸镧与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镧和季戊四醇等进行比较,并将对甲基苯甲酸镧与上述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稳定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当对甲基苯甲酸镧单独作为聚氯乙烯(PVC)稳定剂时,稳定性效果不理想,长期稳定性一般,抗变色能力也不好;当对甲基苯甲酸镧/钙锌复合体系/季戊四醇=2∶1∶2时,PVC的稳定时间达到48 min;对甲基苯甲酸镧可以吸收PVC分解释放的HCl生成LaCl3,减少了HCl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从而抑制PVC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对甲基苯甲酸与硫酰氯法生产对氯甲基苯甲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工艺探索和改进.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种类及用量、原料配比、引发剂种类、滴加酰氯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是:以四氯化碳为溶剂,用量为对甲基苯甲酸质量的3.5倍,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反应原料的物质的量比为n(对甲基苯甲酸):n(硫酰氯)=1:1.2,滴加酰氯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高了产品收率和产品纯度.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邻甲基苯甲酸中邻苯二甲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迎翔  陈玉英 《化学世界》1994,35(8):428-430
本文研究了邻甲基苯甲酸中邻苯二甲酸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氯仿为溶剂萃取分离消除邻甲基苯甲酸的干扰,用分光光度法于280.0nm波长处可直接在水相中测定邻苯二甲酸的含量。在五种杂质水平下测得方法回收率在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本法简单、准确、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1.
对伞花烃裂解氧化产物苯甲酸与硫酸二甲酯的反应可以采用水相酯化法。实验室小试结果显示,苯甲酸的转化率平均为89.97%,苯甲酸甲酯的得率平均为83.16%;车间放大试验结果显示,苯甲酸甲酯的得率为89.00%。水相酯化法与有机相酯化法相比,甲苯的单耗降低38.69%,硫酸二甲酯的单耗下降32.14%,废水量下降35.85%,耗时减少66.67%,设备利用率和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氧化催化剂也可以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化妆品中12种常用防腐剂(甲基氯异噻唑啉酮、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甲基异噻唑啉酮、苯甲醇、苯氧乙醇、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异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异丁酯、4-羟基苯甲酸丁酯)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5℃,DAD检测器,以各物质的紫外光谱数据和保留时间定性。检测波长设定为: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在280 nm检测,其余成分在254 nm检测。结果发现,在所建立的方法下,12种防腐剂的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广、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3.
张检  靳红卫  胡湘南  严燊和  赵庆生 《精细化工》2011,28(2):186-187,190
对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制取西地那非重要中间体邻乙氧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先制得水杨酸甲酯钠盐,经干燥后与溴乙烷乙基化得到邻乙氧基苯甲酸甲酯,然后将邻乙氧基苯甲酸甲酯水解制得邻乙氧基苯甲酸。产品纯度为99.88%(HPLC法),总收率为89.5%。该工艺已在重庆康尔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试。  相似文献   

14.
以2-甲基-4-溴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和酯化反应制得2-甲基-4-溴苯甲酸甲酯,2-甲基-4-溴苯甲酸甲酯与氰化亚铜在DMF中发生取代反应得到2-甲基-4-氰基苯甲酸甲酯,接着与盐酸羟胺在碳酸钠存在下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61%,纯度为99.2%。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HNMR和~(13)CNMR等确证。该路线中目标产物肟经由氰基直接一步反应制得,工艺简单可靠、产品收率高。该方法为肟的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4-辛氧基苯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合成了液晶聚合物的中间物4-辛氧基苯甲酸。以正辛醇为原料,合成1-溴辛烷,并将1-溴辛烷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然后水解,得到了4-辛氧基苯甲酸。对其合成的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3-甲基-4-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催化加氢、缩合、硝化和精制等反应,合成了两种医药中间体,即3-甲基-4-正丁酰氨基苯甲酸甲酯和3-甲基-4-正丁酰氨基-5-硝基苯甲酸甲酯。通过多次中试实验,获得了各步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崔萍  赵燕萍 《云南化工》2005,32(3):26-27
报道固体铁系超强酸作为酯化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4∶1,固体超强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反应时间4h,酯收率达90.6%。  相似文献   

18.
以对羟基苯甲酸酯为原料 ,通过与二溴乙烷烃化、哌啶胺基化、水解得到高收率的 4 [2 (1 哌啶乙氧基 ) ]苯甲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19.
4-(4-甲基哌嗪-1-甲基)苯甲酸二盐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α-位溴化、胺化后不经分离直接酸化制得4-(4-甲基哌嗪-1-甲基)苯甲酸二盐酸盐.考察了溴化剂、引发剂对溴化反应及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胺化过程的影响.得到的工艺条件为:①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化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4-溴甲基苯甲酸收率为88.7%;②n(4-溴甲基苯甲酸)∶n(N-甲基哌嗪)=11∶.2,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反应温度20~25℃,反应时间8 h,产品收率81.5%.通过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油酸、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为原料,采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为溶剂合成了基体醇酸树脂;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双引发剂、分步引发烯类单体共聚,制备了一种苯丙烯树脂,并对醇酸树脂改性制得了水性醇酸树脂。考察了不同油度对水性醇酸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GA、DLS分别对树脂的结构、稳定性和乳液性能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树脂的漆膜性能,包括耐水性、表干时间、硬度、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油酸)∶n(季戊四醇)∶n(邻苯二甲酸酐)∶n(苯甲酸)=1∶1∶1∶0.3,油度为47%时,聚合物乳液粒径为74.4 nm,PDI为0.262,胶膜的吸水率为14.5%,接触角为70.87?,有较好的耐水性。改性醇酸树脂的表干时间缩短为0.5 h,实干时间缩短为24 h,硬度达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