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6上半年化工市场趋势市场看好的品种硝酸,硫酸,盐酸,液氯,烧碱,铬盐,氰化钠,双氧水,钛白粉,硫酸铜,黄磷,磷酸,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炭黑,氯酸钾,亚硝酸钠,一氯甲烷,四氯乙烯,烷基苯,丁二烯,对二甲苯,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环氧氯丙烷,冰醋酸...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塑料在汽车,情报通信,电子,家电,办公机器,电线电缆,机械部件,船舶,航空宇航,铁道车辆,原子能设备,包装容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刘少倩 《陶瓷研究》2002,17(4):25-28
陶瓷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巧用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大致可分引用,映衬,象征,双关,拟人,夸张,借代,对比,比喻,渲染等类,巧用这些手法,能大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化工中间体》2002,(2):39-40
顺酐又名马来酸酐,化学品称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仅次于苯酐,醋酐的第三大酸酐,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另外还用于农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表面活性剂等领域,以顺酐为原料可以生产1,4-丁二醇,γ-丁内酯,四氢呋喃,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工》2007,24(7):635-635
根据调整目录,从2007年7月1日起,我国约380余种化工产品完全取消了出口退税。所涉及的化工产品包括粗苯,粗甲苯,粗二甲苯,萘,氟,氯,溴,碘,升华、沉淀、胶态硫磺,钠,汞,氯化氢(盐酸),氯磺酸,硫酸,发烟硫酸,红发烟硝酸,五氧化二磷,磷酸及偏磷酸、焦磷酸,硼的氧化物,硼酸,氨,氨水,  相似文献   

6.
秦秀芝 《腐植酸》2004,(6):27-27
2004年12月28日,《腐植酸》杂志迁址,改版,增期后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召开。参加编委会的委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黑龙江省林科院,河南省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7.
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美名众多的宜兴紫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造型变化繁多,各类品种万余种,既有源于自然,又有作者创作构思,结构外形趋向简洁明快,符合时代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又是很好的实用茶具,因而成为众多茶具中出类拔萃的优秀工艺品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国外塑料工业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集了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有关国外塑料工业的相关期刊资料,介绍了2001年到2002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各地域塑料原材料的产量及构成比,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比利时,墨西哥,芬兰,西班牙等国家的树脂产量,消费量及增长率,以及日本,西欧,北美等地区的不同品种塑料原料消费量和增长率统计,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有关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美国,西欧,非洲和中东地区以及日本地区的氧化镁的供需情况,包括生产公司,生产能力,历年产量,消费量,价格及进出口贸易。详细介绍了氧化镁在耐火材料,在农业,电气,化学,钢铁工业,水处理,建筑行业,医药和食品等方面消费量以及到2004年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2007,17(1):I0012-I0013
李菊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4年9月生,江西波阳人,196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书画院副院长,中日陶艺展评委,  相似文献   

11.
治理废气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总量较小的H2S废气,提出以水为介质,碳酸钠为吸收剂,对苯二酚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将硫化氢吸收并转变成硫磺,同时再生吸收液碳酸钠溶液。已在工业生产装置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田采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丰富无机盐资源的油田水,油田水中除含有大量钠、钾、镁等离子外,还富集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锂、铷等离子。将油田水中富含的锂资源回收利用,不仅避免了油田水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油田水为原料,采用蒸发浓缩、有机相去除、冷冻-芒硝兑卤复合工艺除钙,得到初级油田水;然后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吸附法进一步对初级油田水进行除钙、镁,得到原料油田水;最后将原料油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法和吸附法都能很好地去除油田水中的钙、镁离子;采用化学法和吸附法制备的原料油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制备的碳酸锂产品,其纯度都在99.7%以上,其中杂质离子的含量满足电池级碳酸锂的要求。该方法成功实现了油田水中锂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羟基锡酸锌包覆碳酸钙(ZHSCC-1),并将其和不添加SDBS模板制备的羟基锡酸锌包覆碳酸钙(ZHSCC-2)分别应用在PVC 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ZHSCC含量相同时,ZHSCC-1对PVC的阻燃消烟效果明显优于ZHSCC-2,且前者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范围和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在碳酸钠质量分数为0.4%~0.8%范围内,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 N/m。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复配体系与原油的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碳酸钠最佳质量分数为0.6%。放置90 d后,最低界面张力基本上保持在10~(-3)m N/m。碳酸钠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降低,当质量分数大于0.25%后,分配系数降幅变小。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大,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真空制盐-盐硝联产五效蒸发工艺中芒硝所含水不溶物的含量过多、导致卤水浊度超标影响芒硝质量的问题,研究分析水不溶物产生的源头,找出控制水不溶物生成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EDS)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分析手段对芒硝中水不溶物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性进行分析,确定芒硝水不溶物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型碳酸钙。发现水不溶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盐系统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此时溶液过饱和度高、处于不稳定状态,碳酸钙析出较快,结晶数目较多、颗粒小。小颗粒的碳酸钙漂浮在循环母液中通过转卤进入硝系统,与硝系统本身产生的碳酸钙相加导致芒硝中水不溶物的含量超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源头调控的方案。在净化过程中当碳酸钠的质量浓度由1.32 g/L调整为1.35~1.38 g/L时,可以控制卤水中钙离子与碳酸根的平衡,降低盐、硝系统中的钙离子浓度,进而达到控制水不溶物的含量。在新一轮工业化生产中,采用源头调控的方法对芒硝中水不溶物进行了有效控制,芒硝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陈岚  权宇珩 《化工学报》2011,62(10):2920-2925
采用少量无机盐、有机物添加至去离子水配制的2,4-D溶液及自来水、地表水配制2,4-D溶液的方法,模拟实际复杂水质对O3/H2O2工艺降解2,4-D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共存物质对2,4-D降解动力学产生不同的影响,磷酸钠、碳酸钠、硅酸钠、碳酸氢钠、甲酸、硝酸钠、地表水、自来水促进2,4-D降解,氯化钠、叔丁醇、正丙醇、...  相似文献   

17.
刘继红  李娟  周小文 《应用化工》2006,35(4):318-321,324
用碳酸钠部分代替氢氧化钠对环己烷氧化液进行了处理,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液中过氧化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碳酸钠和4%氢氧化钠于80℃下两段处理氧化液各30 m in,过氧化物转化率98%,氢氧化钠消耗比单独用氢氧化钠时降低60%。  相似文献   

18.
为了回收利用ADC发泡剂固体废弃物中碳酸钠,探讨了回收过程以及处理提纯废水所需的方法和条件。检测表明:固废中含Na2CO335.37%、N2H40.045%、NaCl 0.655%、NaOH 0.7%;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肼。根据固废和废水的特性,回收碳酸钠用两次重结晶法和一次滤液重结晶法,处理废水用工业次氯酸钠氧化法。重结晶回收碳酸钠时,选择固液比为2∶1、溶解温度为50℃、结晶温度为0℃,两次重结晶后碳酸钠总的回收率为63.48%,去除水分后碳酸钠含量达到99.8%以上;用工业次氯酸钠处理含肼废水,选择有效氯和氮的质量比为5∶1、pH值小于7.0,此时肼的去除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19.
The sintering of basalt waste with sodium carbonate at 1000–1200°C followed by leaching of the sinter with water, a NaOH solution, or hydrochloric acid is reported. The most effective leaching agent is hydrochloric acid, with which all of the valuable components of basalt pass into solution and silicon can be selectively separated as silicic acid.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制取铬酸钙的新方法,利用重铬酸钠溶液分解碳酸钙,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铬酸钙. 实验表明,温度和浓度是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关键因素,当重铬酸钠浓度大于60%、重铬酸钠与碳酸钙摩尔比大于1.05:1时,常压沸腾条件下即可完全分解碳酸钙,制得纯度99.5%的铬酸钙,收率接近100%. 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碳化分离铬酸钙后的铬酸钠溶液再生重铬酸钠,循环利用. 新方法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和收率都较高,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