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微机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指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集成电路以及微型能源等组成的、高度集成化的、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以及信息输出和控制功能的微型系统(Micro Systems),俗称微机电系统。它是在集成电路(IC)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化学、光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被誉为第二次硅技术革命。对于MEMS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描述,各个国家基于各自不同的发展背景和认识上的侧重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王慧 《工业设计》2011,(4):124-125
汽车的现代化与电子技术及传感器关系密切,汽车已成为传感器应用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讲述汽车悬架的发展,并以汽车悬架系统为代表讲述传感器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武 《硅谷》2011,(14):127-127
主要阐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原理,以及利用超声波距离模块、传感器和单片机一起构成超声波测距系统,并介绍该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软件流程及超声波测距系统在智能汽车系中的多种应用。因超声波具有的独特的特性,使得超声波传感器越来越在生产生活中对保障行车安全,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电自动化控制之中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有着更高的生产力,对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有着更高的贡献率以及使用价值,但是在使用过程之中对于数控技术把握精确,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可能达不到实际产品的需求,从而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生产效果,对于实际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之中加强对于传感器之间的信息融合研究以及检测,防止在生产过程之中由于生产故障影响到最后的生产速度以及生产质量,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相应生产模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子技术现在正朝着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感器技术作为汽车电子技术的一个分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为了提高汽车电子技术水平,并满足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许多的新型传感器应用在了汽车上。本文简要叙述了目前汽车中的几种新型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新型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新型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原理,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平面工艺、微机械加工工艺、温度补偿及固态集成工艺研制了一种超小型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敏感元件与信号处理电路一体化结构,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工艺检验和环境性能试验.证明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宽等特点,可以广泛用于石油、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压力的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汽车",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传感器的种类,论述了汽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与重要性。并就我国发展汽车传感器产业的途径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感器技术主要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且根据相应的规律,将其转化成输出信号的一种装置,并且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在我国很多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将其非常显著。该文以机电自动化系统为例,对传感器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提升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实践性能,促使相关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双岛五梁式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硕 《计量学报》2002,23(3):199-204
用广义板理论和有限元平板壳元素与三维实体元素的组合方法 ,建立了微型加速度传感器整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 ,给出了具体的分析结果。依据强度条件对工作梁进行了优化设计 ,使微型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型绝压传感器和高度气压关系式,研制了一种气压高度计.高度计的电路由恒流源、专用处理电路、低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芯片组成.对高度计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全系统重量小于7 g,工作电压为5V,工作电流小于10 mA.高度计可以在-50 m~600 m的高度范围内工作,且分辨力可以达到0.5 m.温度漂移和气压变化会导致高度测量误差,为此设计了一种GPS辅助算法.相应的飞行试验也已完成,结果表明高度计可满足微型飞行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美国ENTRAN公司生产的EPI型超小型动态压力传感吕,在全尺寸轴对称紊流发生器研制试验中应用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技术性能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就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及与测量系统的配备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LS-SVM传感器的非线性动态误差补偿器设计措施,在传感器与参考模型对输入激励响应的实测数据基础上,运用模糊LS-SVM回归算法构造补偿器,减小微硅加速度传感器因带宽有限引起的动态测量误差.既克服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态补偿过程中易出现的局部极小问题,又减小在标准LS-SVM中一些非主要数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在测试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繁荣发展,汽车的电子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以往的机械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汽车对功能的高需求。基于此,该文以智能传感器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汽车传感器的分类,分别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阐述汽车电子技术中智能传感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未来,汽车智能传感器技术将会继续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与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将为智能传感器技术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拓宽发展渠道,提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high-field asymmetric waveform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FAIMS)原理,设计了一种微型生化传感器.采用真空紫外灯离子源在大气压环境下对样品进行电离,紫外灯发射的光子能量为10.6 eV,波长116.5 nm.迁移区由上下两块紫铜金属平板电极构成,尺寸为10 mm×10 mm×1 mm.完成了高场非对称方波电源的设计,所输出的射频电压最大值为1 180 V,最小值为-480 V,频率189 kHz,占空比30%.以丙酮为实验样品,通过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传感器的性能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FAIMS原理的生化传感器可以实现离子分离和过滤功能.基于SIMION软件对FAIMS生化传感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相符.最后利用硅片双面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刻蚀和硅-玻璃键合工艺,加工出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微型FAIMS传感器芯片.采用频率2 MHz、最大电压364 V、占空比30%的高场非对称方波电压进行FAIMS芯片实验.载气流速80 L/h,补偿电压从-10 V~3 V以0.1 V的步长扫描,得到了丙酮的FAIMS谱图,验证了芯片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在汽车车身造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璐  付黎明 《包装工程》2008,29(3):161-163
文章从使用功能的价值分析、艺术功能的价值分析、车身结构工艺的价值分析、材料的价值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5种基本形式.同时从设计角度,对价值工程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中的程序、步骤、方法等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探索,为汽车车身造型,提出了有价值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SMART传感器的特点、组成原理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SMART传感器作了详尽的描述,介绍了新型传感器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计图1系统初始化后的运行界面(ACPS传感器测试)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简称:SVCC)经过多方考虑和调研,决定采用新的测量方法,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制作崭新的汽车传感器测试系统:ACPS&ACAM传感器测试系统。一、测试系统基本功能要求该测试系统应能够在一个工作台上进行两种不同型号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测试环境包括为完成测试而建立的测试设备和辅助装置。测试设备是进行电信号测量的仪器。辅助装置可以是夹具、电机和汽缸等设备。由于传感器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因而需要固定传感器的专用装置。此外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加速度传感器在工业、军事、航天和民用领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其六种检测感应功能应用进展,并提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极大的提升汽车的整体质量。文章阐述了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以及机电一体化在我国的三个发展阶段,具体的介绍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在底盘上的运用、在汽车稳定系统上的应用和在变速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L8953,在城市GPS信号盲区中,辅助GPS导航系统实现城市车辆定位的方法。基于这种定位技术的组合车载导航系统由于可以在低成本下实现无GPS盲区车辆定位,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