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佳欣  贾玲利 《城市建筑》2022,(23):177-182
成都是先秦古城、天府之都,有着三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独特的蜀文化下衍生出的极具特色的城市声景观,是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在城市开放空间中,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特质的重要表现方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下,选取成都主城区内的四条生活型街道进行声景观调查,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解读成都生活型街道声景观的构成和特征,并通过调查问卷剖析人们对标志音的认同感,提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从协调创新、普适亲民、保留延续和情感意象等方面进行街道声景观的保护与营造。  相似文献   

2.
城市街道作为集中体现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特征的重要载体,理应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文章通过对合肥市若干典型城市街道的现场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分析,运用空间句法等分析手段对上述街道空间结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合SD法来探索空间形态量化指标与空间的感知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人们对街道形态、连续性、绿化、围合感的感知,探索影响空间感知的具体客体指标,并计算其临界值,为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正>街道是城市交通的载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邻里单位、城市意象和新城市主义等经典城市理论都对街道作了不同的诠释。2016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第16条"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更是提出对街道和街区要特别关注。在国外,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精明增长等背景下,全球许多城市的街道得以复兴,街道公共空间的功能被人们认知,全球多个城市也都提出街道设计手册/指南/导则,并开展街道复兴的实践。为此提升街道空间环境品质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街道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路径,也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良好的街道环境对于改善街道空间舒适度、提升街道品质、增加户外公共空间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城市生活性街道红专南路为调研对象,采取行为观测的方法,访问附近居民的使用感受,运用城市街道设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街道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总结出针对特色街道空间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街道进行分类和梳理,进而提出有步骤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从而激活北京旧城特色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
街景重构:打造品质活力的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空间不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功能,也曾经是人们主要的生活与交往空间。它是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及当下市民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空间还体现着城市的特色与活力,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然而,当今社会缺少对它的关注,导致街道功能混乱、缺少活动空间等问题愈发严重。通过发现城市街道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街景重构五原则,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以及亲身创作实践,指出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城市游憩公共空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国民休闲时代开展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探究游憩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需求是游憩公共空间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真正提高游憩者幸福感。本文以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为例,研究上海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意象,揭示其意象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意象空间的内在感知与印象。研究表明:(1)黄浦江两岸的结构性意象总体呈现多中心、不连续的空间分布特征;(2)评价性意象中,游憩者对环境空间总体持积极情感倾向。从细分的4个维度来看,感知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偏好吸引物、基础配套设施意象、人文特色意象以及环境氛围意象。  相似文献   

8.
房硕 《建筑与环境》2007,1(5):140-143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183;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并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本文针对近年来步行商业街发展,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步行商业街氛围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9.
杨茂川  唐周 《工业建筑》2014,(4):52-55,82
千年瓷都景德镇,其最具代表性的街道——"瓷器街"的景观意象正面临着衰落。如何使其景观意象具体化、鲜明化,体现出时代的连续性,并力求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着重对瓷器街所处的周边环境及其自身景观的演变衰落进行调查,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景德镇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对瓷器街的整体空间形态及景观意象的重构提出设计策略,以保持空间维度上的"统一性"与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从而唤起人们对瓷器街历史的"集体记忆",为瓷器街传统活力与传统景观意象的营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有114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古城在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同时,也在努力进行城市更新以承载现代生活的需求。城市设计者关心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意象如何,因此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进行评价测量。人们对于古城的整体意象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而商业街道空间是普遍而共有的。古城商业街意象是千篇一律还是会随着空间特征不同而产生变化,以及不同地域背景差异对认知意象的影响,这是文章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选取了4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古城商业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意差异量尺”对大陆以及台湾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工具进行分析,根据量化的结果推断出古城商业街的设计特征与语意意象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特色往往由公共空间来展现,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选取上海的三条社区街道和一条商业步行街进行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不同功能的街道,行人在公共活动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街道既包含公共活动空间也包括交通空间,城市中人们对街道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街道有活力,城市也应该是有活力的。文章对街道的活力进行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重新打造人性化街道空间做出建议。选取成都市东、西御街,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者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活力度等级及其特点;再通过分析街道物质环境构成现状,提取影响其活力的各项因子,对各类活力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现状调研街道的特色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造对策;对未来街道的活力营造,提出普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既承担着基础设施的功能,也是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所。街道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概念,它还蕴含着经济要素和人文内容,一直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街道的功能以及人们对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诉求也随之变化。上海及其他几座城市制定的《街道设计导则》因应了这种变化,《导则》的设计依据、内容、实施和局限成为业内人士的讨论焦点。此外,一些城市的"拆店修墙",也引发了人们对街道空间与活力、有序管理与自发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更多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期杂志聚焦街道空间的多样性,研究街道的转型、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城市街道是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的骨架,连接城市各个功能区的重要脉络、从城市空间营造的角度来讲,它不仅将建筑群体联系起来,而且与建筑内部渗透融合。城市街道界面既是构成空间的重要元素,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当前。国内城市发展软性界面相对薄弱,城市街道规划过于粗放,人文关怀缺失,空间失控现象层出不穷。通过深度分析国内外街道实例研究得出,应对城市街道软性界面系统应进行载体与要素的双向控制,结合视觉秩序、生态景观、行为活动三方面的反馈论证,把城市街道界面由基础行走表面扩展到一个空间领域,满足人们日常对街道生活的要求,以达到城市街道空间尺度事宜、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的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5.
《建筑创作》2006,88(10):94-97
街道:城市的基本要素 街道是城市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的交织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们认知和识别城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所,其设计影响到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街道的繁华程度同时也是城市形象和品质的象征。文中针对勃利县城市街道的现状情况,分析康华街沿街地段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活力街道的设计原则和对策,从而营造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街道。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空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活动场地,是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的承载,也是城市对外形象的名片。针对目前城市街道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人们对于街道空间的使用感受,提出符合当下人们需求的可持续的街景重构方案,推动城市街道空间的发展,为城市设计及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域性主导下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宇 《城市建筑》2009,(8):107-109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陆  焦颖慧 《四川建筑》2010,30(1):66-68
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一直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街道是其中一个构架性的要素。以成都武候祠大街改造工程为例,从设计定位、空间尺度、空间界面、空间节奏、景观设计几个方面来研究非步行街道作为有活力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怎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