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某水电站工程位于河流中下游出山口的峡谷河段,为河流深切Ⅴ级阶地形成,坝址左岸Ⅴ级阶地以下分布有3条古河槽,设计初期对距离坝址最近的1#古河槽进行设计方案比选,选定了分离式面板的处理方案,对1#古河槽进行封闭设计。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震法非纵观测系统探测古河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坝址区左岸古河槽勘探为例,介绍了地震折射波法非纵观测系统的工作方法、反演解释、资料分析以及在解决此类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抱古石坝位于崖县宁远河下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786.3平方公里,河流平均比降0.69%.坝址处河宽160余米,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河槽靠近左岸,宽约30米,为软弱的强风化石质河槽.右岸为风化土,河槽中部为砂砾石冲积层,最深达20米左右.渗透系数K=0.0025米/秒.河槽洪水流速大(平均流速v=2~3米/秒),河道尚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阿克肖水库坝址现代河床左岸,为深厚覆盖层堆积的宽深古河槽。古河槽的处理是新疆坝工建设近年来遇到的突出问题,也是坝基处理的关键部位。工程针对不同深度的覆盖层采用了挖除软弱地层、结合超深防渗墙以及墙幕结合的防渗方案。总结了古河槽坝基处理设计以及防渗墙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疆某水库左岸分布三条古河槽,前期设计阶段对其进行渗流分析计算,最终根据其结论进行了工程建设。后期水库下闸蓄水后,三条古河槽出口扇面均出现了较大的渗流量,对大坝安全构成危险,对古河槽的防渗处理影响了工期和效益,措施费占批准投资的25%。由此得出,推荐坝址存在古河槽时,不能完全依据计算成果确定古河槽防渗处理方案,要加大古河槽的地质勘探工作量,完全查明古河槽的边界条件及覆盖层组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水库坝址位于黑龙江省庆安县欧根河上,河流蛇曲发育,河宽20m左右,左岸坝肩为丘陵,坡度较缓,右岸坝肩亦为丘陵,坡度5°~10°。坝址区地貌可划分为剥蚀堆积、台地、冲程堆积河流高浸滩、冲积堆积、河床及低漫滩。根据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各种岩(土)的渗透性,对坝基的松散层、基岩及绕坝肩渗漏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左岸205 m巨厚砂砾石层古河槽,水库蓄水后存在渗漏问题。通过三维渗流计算方法对左岸古河槽进行渗流稳定计算分析,模拟选取的防渗帷幕布置,分析防渗措施的长度及渗流参数对渗漏量的影响,为防渗措施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概述我国冰水堆积体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向东延伸的西部山区,具本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高山及周边地区,其主要分布特征以沉积在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为主,海拔在800~3 000 m之间。冰水堆积物主要形成于第四纪冰川,这个时期,山岳冰川携带的大量松散物质被冰川融水搬运至河谷地带进行淤积进而形成了冰水堆积体。冰水堆积体颗粒粒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1.1冰水堆积体的形成、分布和特征我国冰水堆积物主要形成于第四纪冰川,在这个时期,山岳冰川携带的大量松散物质被冰川融水搬运至河谷地带进行淤积,形成了大量冰水堆积体。冰水堆积体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向东延伸的西部山区,具体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高山及周边地区,其主要分布特征以沉积在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为主,海拔在800~3 000 m之间。冰水堆积体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金沙江中游河段金安桥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拟坝址为上坝址。在分析研究上坝址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坝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左岸边坡稳定性。并对左岸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Fc层间错动软弱带从其物质组成、上下盘微构造特征、河流阶地对比、边界条件分析和上盘岩体稳定性计算等方面论证其稳定性;同时简述了坝址上游左岸B1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及对边坡的影响。从而对坝址建坝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甸尾堆积体位于黄登水电站枢纽工程下游左岸,为第四纪冰川消融冰水作用形成的冰水堆积扇,规模巨大,是在复杂而特殊的气候、地质和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复合地质体,为典型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施工前后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合监测成果,甸尾堆积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受施工等外界影响存在浅表层牵引式或推移式变形,经综合治理后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地质测绘、钻孔与平硐勘探、物探测试、系统测年、岩土试验等大量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金坪子滑坡的地质背景、地质分区。查明了金坪子滑坡Ⅳ区为基岩斜坡;滑坡Ⅴ区为古基岩离堆山;滑坡Ⅰ区主体堆积于一呈槽状的侵蚀缓坡上,总体稳定;滑坡Ⅱ区主体为由古冲沟堆积和崩滑构成的堆积体,呈蠕滑状态。在查明Ⅱ区地下水补径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表)截排水作为滑坡治理的基本方案。滑坡Ⅲ区位于金沙江古河槽中且处于超稳定状态。研究成果为乌东德水电站开发方案的确定和坝址比选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冲积河型形成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水流塑造河槽 ,河槽约束水流是河流演变的基本特点。本文分析了河槽形态与河流弯曲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弯曲率大的河流都具有窄深河槽 ,宽浅河流总是顺直的。河槽横断面形态对河流的演变过程起到了控制作用 ,是河流形成不同的平面形态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水沙组合虽然相差很大 ,但只要形成窄深河槽就可能发展成弯曲河流。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一)坝址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天桥电站位于山、陕两省之间的黄河干流上,坝址基岩主要是浅海相沉积的中奥陶统石灰岩。由于该统岩石沉积条件复杂,故岩性变化比较大。坝址区的主要构造:河床内略呈向南微倾伏、低序次的平缓复式背、向斜;坝前有穿过左岸黄石崖沟和右岸黑龙洞沟的横河断层(F_1);坝基 O_2~(12)层内有多层软弱夹层(强度低、易风化)等。中奥陶统石灰岩和其下的寒武系石灰岩组成区域性的统一含水层,地下水从补给区  相似文献   

15.
略论二级悬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河是指河床明显高出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流(或河段),又称地上河,它具有水位常年高于背河侧地面、河势多变、防洪工程自行降低标准、堤防决口后灾害严重、一旦堤防决口可能造成改道等特点。二级悬河是指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滩地平均河底高程的河流(或河段),黄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形成二级悬河。平原堆积性河流,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存在滩面横比降;悬河,具有平原堆积性河流的特点,且河床明显高于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二级悬河由悬河淤积而成,除具有堆积性河道、悬河的特点外,就断面形态而言,还应同时具有滩面横比降陡、滩唇高程远高于堤防临河侧附近滩面高程、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滩地平均河底高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向家坝水电站的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从1957年开始,历经数十年艰苦、细致、深入的地质勘察,从长达7.5公里坝段中的7个比较坝址中,选定目前的坝址,经过"坝址选择"、"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等阶段多次国家审查和专家评估咨询,向家坝水电站地质条件满足建坝条件。但向家坝水电站坝址地质条件因具有诸多特殊性而显得十分复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形条件不利。坝址位于峡谷出口,河谷宽阔,河床普遍堆积厚度10至40米,最厚近80米的河流冲积的  相似文献   

17.
乌江银盘水电站坝址建基岩体主要由软岩和硬岩互层组成,其中软岩类岩层约占大坝长度的52%.坝基岩层倾向右岸偏下游,河流流向与岩层走向夹角25°,岩层向下游视倾角22°,岩体中发育多条层间剪切带,是影响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左岸开挖高边坡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通过对层间剪切带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层间剪切带进行了分类,并对剪切带的化学矿物成分组成、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对层间剪切带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力学参数.自导流明渠开挖至现在左岸一期边坡开挖完成,所有施工地质编录资料都说明,勘察期间对层间剪切带的定位、定性及工程地质评价都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什四份子弯道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2020年度的凌情监测影像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河流弯道冰水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上宽下窄的河道形态是造成弯道卡冰的主要原因,流凌-封河阶段,弯顶节点工程对水流的顶托作用促进了上游回流区的形成;受弯道离心力作用,河冰聚集于河道凹岸一侧,并在回流区堆积形成冰桥,从而缩小了断面过冰面积,河道逐渐封冻;弯顶下游流速大且来冰量少,形成清沟,主流向河中发展;冰塞堆积于弯顶上游凹岸主河槽内,水流被挤压至凸岸非冰塞区,弯道主流易位;在稳封期,河道冰水动力特征基本不再变化,在解冻开河期,凸岸非冰塞区流速较大,主流区冰盖优先解冻且沿主流输移,回流区冰盖最后消融,河道主流逐渐恢复至畅流阶段,整体呈复归式。  相似文献   

19.
双江水库库坝区属侵蚀构造地貌与溶蚀构造地貌的交接带,坝址区左岸边坡距基坑218.5m高程补充平硐勘测显示其出露软弱层5层,其特征对整个左坝基岩体的抗滑稳定压缩变形有较大影响。文章针对左岸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边坡预锚"、"抗滑桩(传力桩)"等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29日,"冰水堆积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科技项目通过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验收。会议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古水水电站及梨园水电站等工程中,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冰水堆积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承担,项目研究组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现场及室内试验、分析计算等手段,从冰川运动规律、冰水堆积体形成演化过程着手,对冰水堆积体的水理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