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棚区块地层破裂压力低,地层易漏失;碱井矿化度高,矿石易溶蚀,导致井壁存在不同程度的“葫芦串”,井径不规则,固井施工顶替效果差。上部井段采用漂珠低密度水泥浆进行固井施工,下部目的层(碱层段)仍使用常规密度水泥浆。漂珠低密度水泥浆配方为:夹江G级水泥 37.5%漂珠 1.8%KJS-1 1.5%KJS-2 0.2%S501。漂珠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稠化时间和良好的流动性,保证了固井施工安全,顺利,现场应用表明,漂珠低密度水泥浆有效地解决了安棚碱井易漏地层长封固段固井难题,确保了安棚碱井的固井质量。2000年固井4井次,上部漂珠段固井1次合格率为100%,碱层段固井优质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一次上返固井技术在天然气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上返固井技术是解决天然气井长裸眼段固井的一项技术,优点在于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消除了因使用分级箍而造成套管串承压能力降低等问题,气层段固井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一次上返固井技术主要难点是固井现场施工注灰量大,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固井过程中易发生泵压过大、蹩泵,留水泥塞等复杂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和现场调研,进行了大量试验,在搞清地层岩性及地层压力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了GSJ低失水、稳定性好的漂珠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和目的层使用的GSJ防气侵水泥浆体系及相配套的现场施工固井工艺技术,在大牛地气田成功应用于11口井的现场施工,目的层段固井质量优质率达100%,低密度段封固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由此在大牛地气田形成了一次上返固井相配套的井口压力控制及防漏控制工艺技术,获得了大牛地气田最低地层漏失压力、气层压力数据资料,为大牛地气田全面推广一次上返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川东深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川东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上部地层为低压漏失层,裂缝、溶洞发育,下部为高压气层,气产量大、关井 压力高、硫化氢含量高,同一裸眼中气显示层段多、压力系统复杂、高低压力同存。针对川东复杂地质情况固井采 用正反注水泥技术、分级注水泥技术、平衡压力固井技术、抗盐水泥浆体系等固井工艺技术,确保了川东深井复杂 井固井质量,固井质量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4.
下二门油田具有产层裂缝发育、地层孔隙喉度大,地层破裂压力低,漏失层多等特性,加之水泥封固段又特别长,对固井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下二门油田固井的特点和难点,采用漂珠低密度水泥浆进行长封固段固井施工,现场实践证明,漂珠水泥浆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油层固井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下二门油田易漏地层长封固段固井难题。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井、高温井固井施工中水泥封固段顶底温差大,一次封固井段长,易发生水泥浆漏失、低返等问题,固井存在许多困难和风险。依据紧密堆积理论,研究出了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失水量小,流变性及稳定性好,耐高温、耐腐蚀及长效性等特性。现场应用200多井次,结果表明,使用该水泥浆体系,固井合格率为100%,优质率达90%,能有效解决长封固段低压易漏层油气井固井过程中的难点,保证了固井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安棚注采碱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棚碱矿溶洞、裂缝发育,由于近几年大规模注水采卤开发,造成施工井地层易涌、易漏;特殊要求的采卤工艺,使固井封固段长,施工压力高,施工难度大;天然碱层溶解易污染水泥浆,再加上安棚地区高达3.6℃/100 m地温梯度,使水泥浆体系性能要求更苛刻。针对上述难题,开展了注水泥前置液和泵入排量的合理设计、两凝低密度抗碱污染能力强水泥浆体系的优选研究,在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安棚注采碱井固井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LN油气田二次开发井简化为二开结构,油层套管采用低密度水泥浆单级全封固井方式,完成了9口井深为5 000 m左右的深井下入Φ200.03 mm套管的固井施工.固井作业依据多级颗粒级配的紧密堆积原理,合理级配水泥浆的固相成分,应用高强度超低密度与常规密度相结合的防漏、防窜水泥浆体系;根据地层漏失压力,通过模拟计算施工不同阶段产生的动液柱压力,控制不同的施工排量,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压力平衡,避免了固井过程中的地层漏失,解决了老油田后期开发低压油气层长封固段防漏、防窜问题,固井质量满足了开发和油气层保护要求.对长封固段上下大温差、顶部水泥浆低温缓凝、水泥石强度发展慢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黎足意  刘杰 《河南石油》2003,17(5):43-44
下二门油田具有产层裂缝发育、地层孔隙喉度大,地层破裂压力低,漏失层多等特性,加之水泥封固段又特别长,对固井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下二门油田固井的特点和难点,采用漂珠低密度水泥浆进行长封固段固井施工,现场实践证明,漂珠水泥浆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油层固井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下二门油田易漏地层长封固段固井难题。  相似文献   

9.
胡尖山区块A8井区是长庆油田原油增产的主要区块.该区块主力油层长6层属欠压实易漏地层,地层复杂,而且裸眼段长,油层多、油层段长,水层活跃、油水同层,井眼质量差、井径扩大率大,因此开发井、预探井在钻井、固井中多次发生严重漏失,影响了钻井速度及固井质量.通过综合分析固井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对固井工具、水泥浆体系、现场施工进行一系列研究及改进,通过3口井施工,固井质量达到了要求,基本解决了长6层固井中存在的难点,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易漏长裸眼、低压多油层固井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根据平衡压力固井原则,优选前置液、水泥浆体系,优化现场施工参数,精细现场施工措施,确保了注水泥、候凝过程不发生漏失;采用三凝水泥浆体系封固长裸眼、多油层、易漏失、水层活跃地层,行之有效,固井质量好;粘滞性前置液(CND)性能优越,完全满足塞流顶替的要求,提高了长裸眼顶替效率;通过加入复合早强稳定剂GQD,优化改进了漂珠低密度、超低密度水泥浆性能;触变性、快凝水泥浆性能优越,完全满足了并达到固井要求,确保了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0.
超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的应用——以百泉1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压力系数低、易漏地层,特别是裂缝型地层的固井作业中,采用常规密度的水泥浆进行固井极易引起井漏,造成固井失败或质量不合格。为此,根据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克百断裂带百口泉鼻隆构造上的百泉1井钻井复杂情况和地层情况,采用了2种超低密度水泥浆柱结构,以确保固井时上部防漏下部压稳,该井固井过程中无漏失,测井结果表明,低密度水泥浆固井质量合格。结论认为:①在压力系数低和有易漏地层存在的情况下,从固井设计到施工都应采用以“高效顶替、整体压力平衡”为核心的平衡压力固井工艺技术,控制环空形成的动液柱压力约大于地层压力和小于地层破裂压力;②正确选用和合理搭配固井施工压力、水泥浆密度和施工排量这3个参数,分析前期技术难点并制订合理的应对措施是保证固井成功的关键;③由于采用了超低密度水泥浆,降低了环空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减小了水泥浆的失水量,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11.
水泥浆漏失低返是国内外低压易漏、裂缝性油气藏固井普遍存在且尚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难题,泡沫水泥浆是解决固井漏失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化学充氮泡沫水泥浆制备原理尚不清楚、化学发气剂效率低等问题,根据化学热力学和电化学理论,揭示了化学法充氮的原理,研发出高效发气剂LTPN体系。该体系具有发气率高、对水泥浆稠化时间和抗压强度基本无影响的特点,与动物蛋白复合稳泡剂、纳米增强剂等配合使用,可使泡沫水泥浆密度降低至0.95 g/cm3。通过探讨发气剂在水泥浆中的化学充氮规律,研发出高性能化学充氮泡沫水泥浆NFLC体系,经过30余口井固井试验表明,NFLC体系解决了煤层气井固井面临的低压、裂缝性漏失难题,保证了煤层气井水泥浆返高,提高了固井质量,一次性上返到设计高度,固井优质率大于90%,对山西沁水盆地的低压、裂缝性煤储层具有优良的防漏堵漏效果,为低压、裂缝性油气藏固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ECP在完井固井工艺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保证固井质量,胜利油田在高压井、漏失井、复杂井、多套压力层系井的完井固井工艺中采用了套管外封隔器。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结构,并研制开发新型管外封隔器,改善了密封效果,满足了复杂油藏的开发和特殊工艺完井的需要。文中综述了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更加复杂的油藏和多样的完井方式,提出了研究新型结构和特殊功能的封隔器的必要性,以满足老油田深层次开发完井固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庆油田侏罗系渗透率相对较高、油水同层、油藏底水活跃的固井难题,研究开发出具有微膨胀、早强、降失水作用的水泥浆体系,经过2010年在靖安油田123口井的现场应用证明,该水泥浆体系具有流变性好、失水量小、稠化曲线呈直角,早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解决了靖安油田侏罗系固井质量差的难题,固井合格率100%、优质率81.3%,大幅度地提高了固井质量,为甲方快速有效开发侏罗系油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牛东区块油藏压力低、微裂缝发育、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优选了满足该区块钻井施工及油层保护要求的低密度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在现场40余口井的应用中,有效减少了钻井液漏失,提高了机械钻速,并较好地保护了油层。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与聚磺钻井液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16.5%,单井漏失量减少了52.8%,油层保护效果好,投产初期产液量提高了20.9%。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密度低,抑制性好,对油层伤害小,可以有效减少低压油藏钻井过程中的漏失及保护油气层。  相似文献   

15.
大港油田港西油田一区二、四断块在加密钻井中,经常发生目的层井漏的问题。该断块油藏为明化镇组、馆陶组,埋深700~1 500 m,纵向上油层分布密集,许多小块油层常年枯竭式开采,造成地层低压,压力系数0.85,目的层承压能力满足不了原设计的二开井固井的要求,给后续固井质量带来了严峻的问题。为提高固井质量,针对漏失的原因,进行了免钻双级注水泥完井井身结构设计,研究开发了“接力式”免钻双级注水泥器和带档销套管外封隔器的联作技术,“接力式”免钻双级注水泥器成功地解决了双级固井与带档销套管外封隔器的配合、免钻等工艺问题,现场应用固井质量合格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6.
杏南东过原始异常高压成因及对固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杏十~十一区东部过渡带外扩井区新钻井固井质量的分析及裸眼地层压力测井(RFT)结果.证实该区油层段有异常高压层存在。其特点是物性差、连通性差、能量小和压力不受注水井影响。分析了原始异常高压层形成的原因,制定了保证固井质量的有效措施。实施后固井优质率由68.2%提高到92.3%。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部的北部湾盆地涠洲K油田X1井是一口工况较为复杂的定向井,存在井斜大、裸眼段长、高温、储层压力衰竭带来的异常低压,同时具有较高的气油比等因素共同作用,给固井作业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φ177.8 mm尾管与φ215.9 mm井眼环空间隙较小,如果采用常规静态尾管固井技术固井顶替效率偏低,将会导致井下漏失和无法压稳地层,引起气窜,造成压力衰竭和高温目的层位的固井质量难以满足后期射孔开采的要求。为了保证复杂工况下油气水层间良好封隔,该井选择使用旋转尾管下入固井技术和抗高温早强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同时优选新型油基钻井液冲洗液和隔离液,有效清洁滤饼,并且实现胶结面的润湿反转;使用软件对尾管旋转扭矩进行精确模拟和提高尾管下入居中度,完成了压力衰竭和高温目的层φ177.8 mm尾管固井作业。采用高清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器进行SBT扇区水泥胶结测井结果表明:油气水层实现了良好的层间封隔,全井段固井质量优,较邻近区块的K2井有了明显的改善,满足了后续射孔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川西陆相深井钻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川西深部地质情况复杂、陆相碎屑岩储层埋藏深、岩石致密、压力高、产量大,目前钻井完井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慢、固井和储层保护难度大、完井方式单一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对钻井完井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井身结构,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和复合钻井技术,采用非渗透钻井液、屏蔽暂堵技术和旋转(射孔)固井技术,优选套管射孔完井,开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工艺等。这些技术措施经现场检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过程中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活跃、钾盐钻井液与水泥浆相容性差、钻井液混油驱替困难、水泥石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题,开展了固井工作液及配套固井技术措施研究。采用具有洗油作用的功能型前置液,对含油钾盐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四低一高"要求,采用具有静胶凝过渡时间为5 min、抗压强度大、弹性模量低等特点的防窜性能优良、水泥石力学性能突出的高强度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落实"双扶"、"三扶"通井措施,采用纤维+稠钻井液裹砂携砂井眼清洁技术、虚泥饼清除技术,做好井眼准备工作,优化页岩油储层配套固井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固井工艺技术,该成果在现场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过程中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油气活跃、钾盐钻井液与水泥浆相容性差、钻井液混油驱替困难、水泥石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题,开展了固井工作液及配套固井技术措施研究。采用具有洗油作用的功能型前置液,对含油钾盐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针对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固井"四低一高"要求,采用具有静胶凝过渡时间为5 min、抗压强度大、弹性模量低等特点的防窜性能优良、水泥石力学性能突出的高强度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落实"双扶"、"三扶"通井措施,采用纤维+稠钻井液裹砂携砂井眼清洁技术、虚泥饼清除技术,做好井眼准备工作,优化页岩油储层配套固井技术措施,形成了适用于大港油田页岩油储层的固井工艺技术,该成果在现场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