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为介质,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而且对氧化铁有很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
改性纳米CaCO3/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HDPE中加入高分子偶联剂改性的纳米CaCO3,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发现高分子偶联剂的加入改善了无机粒子和聚合物间的结合,促进了无机粒子在体系中的均匀分散,使体系的力学性能上升,高分子偶联剂的最佳使用量(质量分数)是1%;纳米CaCO3的加入减小了体系的弹性,增加了刚性,改善了材料的挤出特性,对体系的流变性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鼓泡法研究了HDTMP(己-二胺四甲叉膦酸)-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HDTMP-MA/AA(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以及HDTMP-HMP(六偏磷酸钠)3种类型二元复合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在总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与单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膦磺酸型阻垢剂结构与性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6种不同官能团结构膦磺酸的阻磷酸钙垢及稳定锌的性能,对膦磺酸、有机膦及磺酸共聚物进行阻垢分散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分子中膦酸基增多可增强阻垢分散的效果,4mg/L膦甲基磺酸或膦乙基磺酸的阻酸钙性能优于ATMP、HEDP和磺酸共聚物。结果还表明:亚甲基磺酸基或乙基磺酸基能增强有机膦酸阻磷酸钙垢,稳定锌和分散氧化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缺口的断面微观形态和纳米CaCO3粒子在PVC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在PVC共混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可明显提高材料的韧性.当CaCO3用量在10份左右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迟到最大值,是普通CaCO3/PVC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2倍,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也略有提高.在流变学研究方面,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与普通CaCO3/PVC复合材料同是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6.
CaCl2、NaCO3和CaSO4溶液放在静态磁场中磁处理后,将CaCl2和Ca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混合,之后与没有经过磁处理的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磁场通过排除CaCO3晶体的集结与接触,从而影响CaCO3沉淀的形成,磁处理的作用至少可持续60h,并且磁场对Na2SO3溶液的影响比对CaCl2溶液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CTS)、聚天冬氨酸(PASP)、助剂A、锌盐为原料,研制出一种环保型无磷缓蚀阻垢剂,使其处理效果与传统缓蚀阻垢剂相比,缓蚀率提高2.07%,阻垢率提高1.63%,药剂成本下降6.7%,且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无论从产品的性价比还是从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缓蚀阻垢剂,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利用Si-6偶联剂改性超细CaCO3,通过直接共混法制备超细CaCO3/NR复合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拉伸性能、硬度、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细CaCO3/NR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断裂伸长率降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主要测试3种备选脱硫阻垢剂配方(NS-1,NC-2和NL-3)的阻垢性能以及最佳添加浓度,通过在实验室进行pH缓冲实验和挂片结晶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型号为NL-3的脱硫系统阻垢剂的阻垢效果较好,并且经济实用,是综合效益最优的脱硫阻垢剂配方.  相似文献   

10.
CaCO3对丝素蛋白膜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制备了一种含有CaCO3的新型丝素蛋白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CaCO3的加入对这种丝素蛋白膜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反渗透技术在煤矿苦咸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应用反渗透(RO)技术原理研究了煤矿苦咸水的处理工艺,对原水含盐量为2000mg/L,各项指标严重招标的苦咸水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在曝气1h及混凝沉淀1h后通过锰砂过滤的预处理,然后进入RO系统(渗透膜为CPA膜),在进水压力16.5kg/cm^3,温度为15-25℃的运行条件下,整个系统脱水率可稳定在98%以上,产水率达80%,对微生物,细菌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出水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的经济评价及污染防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渗透(RO)除盐技术与离子交换法相比有许多优点,在适应范围内选择反渗透装置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运行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两方面,论述了反渗透装置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应用中的诸多益处。讨论了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滤+反渗透组合技术对某焦化厂焦化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单元对悬浮物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98.8%;反渗透装置在70%回收率的条件下,对水中COD、氨氮、总硬度及Cl-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6%,75.9%,98.3%和98.6%.超滤膜产水通量及运行情况稳定,反渗透膜系统运行稳定,化学清洗周期较长.结论表明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污水深度回用是世界各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战略性选择,反渗透是污水深度回用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中水水质有其自身的污染特点,微生物污染是最复杂的污染形式,是市政污水深度回用反渗透运行过程关注的焦点,目前对生物膜形成和其对反渗透运行性能的影响还知之甚少.结合国内外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研究及分析的文献成果,总结了微生物污染造成渗透通量和脱盐率变化的规律;为了阐明由于微生物细胞沉积和生物膜生长造成膜性能下降的机理,对微生物污染的性质、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污染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微生物和胞外聚合物(EPS)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实际工程污染的评价、预测和减轻污染提供系统指导.  相似文献   

15.
碟管式反渗透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效能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通过反渗透膜的垃圾渗滤液出水回收率占其体积的75%~80%,截留了垃圾渗滤液中几乎全部的污染物质,产生的浓缩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层,有利于垃圾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膜仓用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上广泛使用反渗透膜仓制备高纯水,为了用玻璃钢替代不锈钢,研究了一种适合湿法缠绕的反渗透膜仓用韧性环氧基体。在配方中采用液体酸酐固化剂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和高效活性增韧剂,对树脂基体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研究表明该树脂基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拉伸强度≥86.2MPa,断裂延伸率≥5.2%,弯曲强度≥139MPa,制得膜仓爆破时纤维强度转化率高达88.7%,耐疲劳达10万次而无损伤。此外,配方体系室温下粘度为0.35~0.4Pa·s,适用期≥8h,室温下在水中浸泡180d后吸水率低于0.5%,同不锈钢相比成本降低1/2。实验结果表明,该韧性环氧基体完全适用于反渗透膜仓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RO系统后置二级混床二氧化硅易超标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原因探讨,并针对原因制定了处理措施,采用"低浓度碱洗+高浓度碱浸泡+热除盐水清洗和低浓度碱再生"的三步处理方法,混床的电导率、SiO2及运行周期进行都有明显改善,出水水质优良,解决了二级混床二氧化硅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平移振荡器系统(TORA)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及单输入规则模块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基于单输入规则模块的模糊控制方法及遗传算法的优点,使得设计出的控制器既具有易于理解、结构简单、规则数目少、控制器需设定的参数少的特点,同时,又可以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参数的自动调整,大大减少了控制器设计的难度及工作量.最后,在无干扰、存在干扰、系统参数变化等情况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人机操作界面.使用Intranet技术,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控制台操作的网络化,并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可靠.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可扩充性使得本文提出的控制台设计方案能适用于其它无线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在无线信道条件恶化时,如何根据用户的服务质量(QoS)要求降低传输控制协议(TCP)发送速率的最佳参数值,在此基础上给出了2种调节TCP拥塞口的算法. 目前在无线环境下的TCP拥塞控制研究一般考虑如何提高吞吐量,出现误码丢包时不减小拥塞窗口的大小,这种设计导致了数据发送可靠性的降低. 本方案则同时考虑吞吐量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很好地解决了无线环境下TCP吞吐量和用户的QoS要求. 仿真结果证明,该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QoS要求,又不会过多降低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