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友平  刘欢欢  庞松  于洋 《橡胶工业》2022,69(9):0659-0666
研究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LIR-50)用量对未填充和填充填料的天然橡胶(NR)/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TPI)(并用比85/15)并用胶硫化特性、结晶性、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TPI并用胶的t10t90随着LIR-50用量的增大而延长,且加工流动性变好;在NR/TPI并用胶中TPI的结晶受到抑制,LIR-50用量对NR/TPI并用胶的结晶性影响不大;随着LIR-50用量的增大,NR/TPI并用胶的邵尔A型硬度、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及储能模量减小;加入3份LIR-50的并用胶的撕裂强度最大、综合物理性能较好;LIR-50加入对NR/TPI并用胶的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以及滚动阻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反式聚辛烯橡胶(TOR)改性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二者质量比80/20)共混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5~15份(质量,下同)TOR改性NR/BR混炼胶的门尼黏度逐渐降低、Payne效应基本不变,共混胶的焦烧时间和工艺正硫化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慢.相比NR/BR硫化胶,NR/BR/TOR硫化胶的拉伸强...  相似文献   

3.
郭毅 《橡胶科技》2005,3(8):19-19
德固萨的反式聚辛烯橡胶售价上扬  相似文献   

4.
栾怡娴 《橡胶科技》2012,10(12):24-26
介绍VESTENAMER 反式聚辛烯橡胶(TOR)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说明VESTENAMER T0R在改善橡胶相容性方面的作用。分析VESTENAMERTOR在挤出制品、注塑制品、压延制品和轮胎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姚峰转  梁俊丽  周强 《橡胶科技》2023,21(8):0386-0389
研究反式聚辛烯橡胶(TOR)在轮胎内衬层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TOR用量的增大,胶料的ts1t10先延长后缩短,但均长于未添加TOR的胶料, t90呈逐渐延长趋势;添加4份TOR后,胶料的包辊性明显改善;添加TOR后,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变化不大,拉伸强度有所降低,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气密性变化不大,耐屈挠性能提高;添加5份TOR的内衬层的挺性和抗塌性提高,保证了半成品的尺寸稳定性,有利于加工。  相似文献   

6.
袁梓 《中国橡胶》2005,21(8):25-26
德国德固萨公司旗下的德固萨高性能聚合物公司近日宣布,其商标名为Vestenamer 8012的反式聚辛烯橡胶(TOR)的售价上调10%。  相似文献   

7.
陈维芳 《现代橡塑》2005,17(7):34-34
德国德固萨公司旗下的德固萨高性能聚合物公司近日宣布,其商标名为Vestenamer 8012的反式聚辛烯橡胶(TOR)的售价上调10%。  相似文献   

8.
介绍VESTENAMER反式聚辛烯橡胶(TOR)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说明VESTENAMERTOR在改善橡胶相容性方面的作用。分析VESTENAMERTOR在挤出制品、注塑制品、压延制品和轮胎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反式聚辛烯橡胶(TOR)在填充改性、共混改性及废旧胶粉再利用改性中的应用.TOR在材料改性方面的应用与其分子结构紧密相关,可改善胶料的流动性,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付文  苏绍昌  王丽 《橡胶工业》2018,(4):436-440
利用球磨法制备偶联剂Si69接枝改性白炭黑,研究偶联剂Si69用量和改性时间对白炭黑接枝率及其补强天然橡胶/反式聚异戊二烯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增大,白炭黑接枝率提高,当偶联剂Si69用量为10份时,并用胶的物理性能较好;改性时间对白炭黑接枝率影响不大,当改性时间为45 min时,并用胶的物理性能较好;经偶联剂Si69改性后,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其补强并用胶的抗湿滑性能、滚动阻力和动态生热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BR/HNBR共混比对其共混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及耐臭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NBR用量的增大,共混胶硫化时间先缩短后延长,力学性能先降低后升高,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提高,耐臭氧老化性能也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硫黄硫化体系下,丁腈橡胶(NBR)/氯化聚乙烯橡胶(CM)并用比对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M用量的增加,过氧化物硫化胶的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及硬度均呈增大趋势,而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都略有增大;硫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NR/NBR共混物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NR/NB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剂A后,共混物在两个玻璃化温度((Tg1,Tg2))下有两个动态力学损耗因子(tanδ)峰。随着体系中改性剂A用量的增大(5~20份),Tg1基本不变,其对应的tanδ峰值下降;Tg2则向高温方向移动,其对应的tanδ峰值增大。因此,tanδ的大小和位置(Tg2)可以通过控制共混物各组分的用量来调节,从而获得抗湿滑性能好、滚动阻力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氯醚橡胶/丁腈橡胶橡胶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共聚型氯醚橡胶/丁腈橡胶共混比、促进剂NA-22用量、补强剂及软化剂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醚橡胶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耐低温性、耐热氧老化性、耐油性及耐CCl_4和CHCl_3性能提高,但拉伸强度降低;当促进剂NA-22和半补强炭黑的用量分别为1.5和60份时,氯醚橡胶/丁腈橡胶(60/40)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出现峰值;使用液体丁腈橡胶作软化剂.使共混物的耐低温性、回弹值、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及耐油性提高,但耐热氧老化性及耐CCl_4和CHCl_3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氯醚橡胶/丁腈橡胶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2,4,6-三巯基均三嗪(TMT)作为氯醚橡胶(CO)/丁腈橡胶(NBR)共混胶料的硫化体系,研究了胶料配比对其拉伸性能、压缩变形及耐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NBR/CM不同配比共混胶料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耐高温性能和二者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CM含量的增加,NBR/CM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硬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都有小幅度增加;耐老化性能得到改善;热失重分析表明,CM的加入改善了NBR的高温热稳定性;SEM和DMA分析都表明了NBR/CM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的并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并用胶的混炼工艺,乙丙橡胶的类型、硫化体系、均匀剂及两种橡胶的并用比例对并用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耐油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时,乙丙橡胶应选用硫化速度较快的第三单体为ENB型及碘值较高的类型;DCP 硫黄、促进剂体系是并用胶料的有效硫化体系;并用胶制备时宜采用两种胶分别配合混炼再按比例掺混的混炼工艺;均匀剂R60,H501能有效提高并用胶料的硫化速率。任意并用比例的胶料均有着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但其耐油性能及低温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制备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丁腈橡胶(NBR)并用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NR/NBR并用比和硫化剂DCP用量对ENR/NBR胶料的焦烧时间和硫化速度影响不大;当硫化剂DCP用量为3份、ENR/NBR并用比为5/95~15/85时,ENR/N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比NBR硫化胶有一定提高;当ENR/NBR并用比为20/80、硫化剂DCP用量为2份时,ENR/N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最大;滞后损失分析得出ENR/NBR硫化胶在拉伸过程中消耗了更多能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增容剂二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M-g-MAH)和丁腈橡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NBR-GMA)对NBR/EPDM共混胶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EPM-gMAH/NBR-GMA并用物后共混胶凝胶含量明显增大。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大,共混胶相形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共混胶的耐热性能好于耐油性能。共混胶DMA曲线表明,增容剂对NBR/EPDM共混胶有较好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晗  董勇修  曹有华  肖建斌 《橡胶工业》2024,71(4):0271-0276
以丙烯酸酯橡胶(ACM)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作为相容剂,研究其对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丁腈橡胶(NBR)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PU/NBR共混胶中加入相容剂ACM和AEM,可以促进MPU与NBR的共硫化,使二者的硫化特性更加匹配,提高了共混胶的相容性、物理性能、耐热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相容剂AEM对共混胶的性能改善效果优于相容剂ACM;当相容剂AEM用量为20份时,共混胶的两相已完全相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