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套管侧钻分支井钻井工程设计及应用原则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老井开窗侧钻分支井,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产能和降低成本。对与分支井相关的分式设计。轨迹优化设计,钻柱设计,斜向器开窗方位的优化。开窗技术。轨迹控制应用等方面的主要原则进行了阐述。对进一步推广应用分支井技术,提高我国分支井钻井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下入的空心斜向器,它既能够用于套管开窗又能够为主井眼的产油提供通道。这种新型的设计消除 回收实心斜向器所遇到的困难及再下入空心斜向器与开窗窗口相对、吻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为空心斜向器只需一次性下入安装,在整个井的寿命期间,斜向器与磁管开窗位置相对应,确保钻具能重新井入分支井眼,并可消除由于下入空心斜向器没有与套管开窗位置相对应而出现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斜向器套管开窗是在原井眼套管的某一位置下入并固定斜向器然后下入专用磨铣工具并从套管一侧磨铣形成窗口的一项技术。张海21-21L井分别在9"1/2套管和7"套管两次开窗侧钻,本文以9"1/2套管开窗为例阐述斜向器套管开窗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层套管为139.7 mm的双层套管开窗的难度较大,通过选择窗口位置及开窗方位,计算双层套管之间不同间隙窗口的长度,计算重要的节点,改进双层套管开窗铣锥、斜向器,选择开窗下部钻具组合及确定开窗主要参数、开窗后井眼沿技术套管行走的处理方法等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开窗前应计算或预估出窗口长度;开窗方位选在双层套管间隙较小的部位开窗;应用斜面角度大和斜面硬度高的双层套管开窗斜向器,保证斜向器的导斜角度;开窗或试钻选用适当刚度的下部钻具组合,避免钻具刚度太大导致开窗窗口过长使斜向器导斜角降低太多,丧失应有的导斜能力致使开窗开不出去的现象发生,并保证钻具有一定的稳斜作用;开窗时根据钻井液携带出的铁屑、水泥块、岩屑情况以及进尺情况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双层套管有效、快速、安全开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计算套管开窗定向侧钻井斜向器装置角,分析了斜向器导斜角、原井轨迹对斜向器定向方位的影响,推导出斜向器定向计算公式,并为柔性钻具组合、弯外壳螺杆钻具侧钻新井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斜向器开窗侧钻井轨迹设计、定向开窗及初始井眼轨迹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开窗工具串难以通过狗腿度较大井段、锥式磨鞋易偏离导斜面、斜向器和磨鞋需要两趟钻送入等技术难点,研制了通过节流压差坐挂的斜向器及与其配套的次级磨鞋、挠性短节、开窗磨鞋等工具,形成了可一趟钻套管开窗钻具组合,该钻具组合实现了斜向器送入、坐挂及开窗作业。将一趟钻套管开窗作业分为5个阶段,推荐了相应阶段的磨铣参数,并制定了处理作业过程中复杂情况的技术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渤海油田203口井应用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进行了套管开窗,开窗成功率100%,平均开窗周期10.5 h,平均修窗周期2.6 h,与应用两趟钻开窗技术的井相比,开窗时间平均缩短2.4 h,提效22.8%。现场应用表明,一趟钻套管开窗技术能够提高开窗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可为海上油田稳产和提高采出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丁颖  曹满党 《断块油气田》2006,13(1):60-60,75
主要介绍了Sharoof-1A井φ244.5 mm套管开窗侧钻工艺的施工及相关工具。该工艺实现了开窗工具悬挂斜向器,液力坐封斜向器,一趟钻开窗,具有开窗速度快,对井下固井质量、套管壁厚、井斜要求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可回收式斜向器是用于下套管完成井中,从套管内开窗侧钻的一种专用工具,用它可钻出多底井,以达到地质和开发目的。本文在简要介绍斜向器构造和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斜向器的应用技术,包括坐放前的井眼准备;下井操作步骤;开窗和钻进中对斜向器的保护;斜向器回收工艺等。经过使用证明本文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9.
侧明151井是中原油田φ139.7mm套管定向开窗侧钻小井眼技术攻关的第一口井。该井斜向器陀螺定向、φ139.7mm套管开窗、修窗一次成功,整个裸眼段φ116mm小井眼轨迹控制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为中原油田老井侧钻、特别是小井眼套管定向开窗侧钻小井眼技术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中详细介绍了该井的施工情况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套管开窗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老井上部套管,减少施工井段,节约成本。采用一体式套管开窗工具,可以一趟钻完成斜向器座挂、套管开窗作业,减少施工周期。在法25井套管开窗作业中,于7寸套管内首次使用一体式套管开窗工具,一趟钻顺利完成了斜向器座挂、开窗、修窗作业,窗口质量可靠,为后续套管开窗井施工积累了施工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导眼填井侧钻是导眼实施的通常做法,但是在兴古7块,水平井导眼位置较深,导眼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且导眼有一定产能或可另作他用。通过深层高钢级、厚壁套管开窗技术完善与精细施工控制、分支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控制和分支井眼上固下裸眼内插管固井工艺的实施,在兴古7-H208井中的深层潜山油藏段内的?244.48 mm技术套管上开窗侧钻水平分支井眼,成功实现了深层导眼的保留。现场施工发现现有磨铣类工具对硬度8级以上地层的套管开窗适应性较差,最后通过取换造斜器、多次磨铣、钻头辅助破岩等方式得以完成。兴古7-H208井目的层埋深4000 m、导眼井段长875 m、钻井周期43 d,利用分支井保留水平井导眼技术节约了大量钻井费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苏5-1H井是国内第一口井斜超过80°垂直向上开窗井,施工作业面临有线仪器、斜向器下入较为困难及铣锥受重力作用、垂直向上不易开出窗口等技术难题,但该井仅用了19 h便垂直向上开窗成功。为此,总结了大井斜垂直向上开窗施工作业要点:①一次性斜向器开窗侧钻方法有利于垂直向上开窗侧钻;②采用复合式铣锥可一次性完成开窗及修窗作业;③强化斜向器坐封、定向侧钻的井眼准备措施;④细化套管开窗施工作业参数。该井用时6 h即完成2.5 m进尺,返出大量粗丝状铁屑,12 h后见大量泥砂及水泥,判断已开窗成功,反复修窗后起钻,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整个高难度开窗任务,其施工作业要点可供今后同类型井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3.
南海西部文昌某油田ZJ-1地层为低孔低渗,为提高其单井产量、增加泄油面积,提出了采用五级分支井钻井技术的开发方式,并成功研制ø244.47 mm斜向器、ø209 mm壁挂式悬挂器、ø169 mm井眼导向器等新型五级分支井工具。通过优化井身结构设计与分支点选择,利用旋转导向系统对轨迹的精确控制,形成了海上油田五级分支井钻井技术,解决了五级分支井在钻井方面存在的轨迹控制、壁挂式悬挂器坐挂、井眼重入等技术难题,对提高单井泄油面积和控制储量有积极意义,为海上低孔低渗储层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宋玉玲 《钻采工艺》1998,21(3):45-47
钻多分枝水平井的关键工具是可回收式斜向器。文中介绍了可回收式带封隔器的斜向器、径向水平井斜向器和可回收接箍触发式斜向器,并对其结构、原理、使用中的工艺过程和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魏刚  邵明仁  张春琳 《海洋石油》2010,30(1):101-104
南堡35-2-A6mh井设计为一口多底水平分支井,下主支完成后,通过下入膨胀管,斜向器进行开窗侧钻上主支作业,并在上主支下入Ф177.8 mm尾管,然后套铣尾管及斜向器沟通上、下主支。介绍了NB35-2-A6mh井套铣尾管及斜向器的作业难点及现场施工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该井未套铣成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保证套铣作业顺利进行的建议,为以后海上4级完井作业中套铣尾管及斜向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潜山油藏水平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42平2井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第1口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完成的在?177.8 mm套管内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侧钻水平井,目的是开发古潜山地层油气藏。选择在清白口系的长龙山组致密地层(2617 m)下入斜向器,使用铣锥开窗侧钻、侧钻降斜、稳斜、增斜进入潜山地层,在施工中合理选用?152 mm斜向器,配合使用无线随钻测斜仪(MWD)一次坐封成功,优选碎硬质合金作为主切削刃的?154 mmXZ系列铣锥开窗侧钻一次成功。使用无线随钻测斜仪及时准确地掌握了井眼轨迹的变化,配合使用不同规格小井眼导向马达确保侧钻井眼轨迹的控制,提高了井眼剖面符合率和中靶精度,实现了优质、快速、安全钻进。?177.8 mm水平井开窗侧钻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小井眼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安002-Z2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安002-Z2是一口4井眼、2分支鱼刺井,在主井眼采用斜向器侧钻第1分支井,在第1分支井中采用悬空裸眼侧钻第2分支井,主导眼采用筛管完井,分支井采用裸眼完井。在斜向器回收未成功的情况下,采用绕障钻通主导眼实现压力连通。该井成功采用多种侧钻技术顺利完钻,累计水平段长达2031.71m,钻遇3个储层,大大地增加了天然气产量。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青海油田计划使用双分支水平井来开采东坪地区的基岩气藏,针对该地区基岩钻进过程中漏失较严重,开窗位置泥岩坚硬以及甲方提出的分采要求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选分支井钻完井方案以及定位、开窗、斜向器回收、重入和分采配套工具优化研究,形成了适合基岩油气藏开发的三开井身结构,具有抗拉、抗扭和耐压能力的定位工具,并配套斜向器的合理使用,顺利地完成了该井的完井施工,投产后日产气最高达76×104 m3,成为青海油田60年来单井产量最高的井,为基岩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