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源     
《电子设计应用》2006,(11):137-138
意法半导体推出新系列家电AC开关产品;美国国家半导体推出4路输出电源管理单元;1.2MHz,25V双通道降压型DC/DC转换器;IR推出20V微电子功率IC光电继电器;安森美微型封装ESD保护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AnalogicTech推出电池充电器,降压型转换器和线性稳压器三合一方案。  相似文献   

2.
很多系统都必须在两个或以上低压直流输入电源之间做选择,例如有一个外接电源、一个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口,或一个板载电池。用手动开关当然可以实现这种选择,但最好还是自动的切换方法。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系统供电电源是可用性最高的输入电压。用一种肖特基二极管的0R方法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图1)。糟糕的是,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产品通常由电池或外部电源(如墙上适配器)供电,这些产品需要提供能够实现两种电源之间平滑切换的功能。图1电路能够完成电源间的平滑切换,而且在没有引入开关噪声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效率。电源切换中的问题电源切换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外部电源接通或断开时存在接触抖动效应,导致电源线上产生较大的尖峰(图2);二是开关电路上的电压差使得系统效率降低、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压差二极管构成的逻辑“或”电路常被用作电源切换电路,但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限制了电源的效率,对于那些采用1至3节NiMH/NiCd或1节Li+电池供电…  相似文献   

4.
管理电池备用电源的IC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公司Larry Suppan那些采用“墙式插座电源”并配有电池备用电源的仪器一般用二极管对电池和墙式插座电源连接进行“或”操作。但是,这种结构有缺点──与电池串联的二极管限制电池...  相似文献   

5.
《电子测试》2005,(1):63-63
凌特目前推出双通道理想二极管LTC4413,它能减少热量、压降与占板面积,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适用于需要理想二极管“或”功能来实现负载共享或两个输入电源间自动切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Lineor推出低噪声升压型转换器LT3495/1,该器件具有集成的电源开关、肖特基二极管和输出断接电路。LT3495使用650mA开关,而LT3495-1使用350mA开关。这两款器件都采用2mm×3mmDFN-10封装。2.3V至16V的宽输入电压范围使它们能够用高达12V固定输入电源轨的单节锂离子电池工作,同时提供高达40V的输出。LT3495可用单节锂离子电池在16V时提供超过70mA的输出电流,适用于OLED显示器等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来,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多 功能化正在飞速发展,与此相应,设备的电源也要求高性能,追求高效且电压、电流稳定的电源。现在许多电源都采用了高效轻量的开关方式。而且由于电路所用半导体器件电压规格不同,一般都在板上装设DC-DC变换器等新电源,实现了电源的差别化处理。 在使用电池的移动电话及便携设备中,为延长工作时间正在推行CPU的节能运行及其它电路的低压节能化。 电源用半导体器件 在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中,除晶体管和二极管外,还使用了调节器IC、控制器IC、DC—DC变换器、备用电池、电流读出放大器、复位IC…  相似文献   

8.
SAIT智能电源系统电池管理程序中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程序,对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是非常先进的,对于开口铅酸蓄电池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通过分析电池管理单元和实际使用情况来说明这一问题,希望能与制造厂家和其他使用单位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用户在使用电池供电产品时 常常会误将电池接反,因此,在最初电路设计中需考虑“电池反接”的保护与修正问题,利用二极管桥整流可以解决该问题,但功耗较大,此外,由于二极管在电池与系统电源输入之间产生的压差使可利用的电池电压降低。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图1)不仅在“电池反节”时为系统提供有效保护,而且可自动更正电池与系统的连接极性。图1将单刀双掷(SPDT)模拟开关(UI)配置成全波整流器,利用UI的低导通电阻特性大大降低了电池与系统电源输入之间的电压跌落。 电池连接正确时,MAX4636内部S1的控制端为…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源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电源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各模块的电路结构及实现过程.系统通过对电源各路负载开关智能控制来节省电能、降低功耗,并通过采集电池电压实时监控电池电量.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外部设备的体眠和唤醒以及电池信息的读取.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省电能、降低功耗.  相似文献   

11.
凌特公司日前推出双通道理想二极管LTC4413,针对减少热量、压降与占板面积及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而设计。LTC4413适用于需要理想二极管“或”功能来实现负载共享或两个输入电源间自动切换的应用。通过配备多个智能电路,LTC4413能够对每个理想二极管的使用加以控制(允许调整切换电压),并指示所选理想二极管是否导通。LTC4413还具有限流和热保护以及保护器件免受电压尖峰破坏的慢关断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反接保护电路,辅助电源由光伏电池经整流桥供电,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联在光伏电池与电解电容之间,防反二极管与限流电阻串联后与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并联,通过检测电解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接反。该反接保护电路安全可靠、损耗小,且具有告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负电压变换器 用门电路IC也能够组成负电压变换器电路。图A是用一块门电路IC4584B组成的负电压变换器。在该电路中用二极管替代了过去在电路中常使用的模拟开关。 在电荷泵电路中模拟开关的导通电阻会引起电压损失,在该电路中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_F同样也会引起电压损失。所以当电源电压小于5V时最好使用肖  相似文献   

14.
ST推出可在开关操作中降低能耗的碳化硅(SiC)二极管。STPSC806D和STPSC1006D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适用于太阳能电源系统转换器,因为能效对于太阳能电源极其重要。服务器和电信系统电源的特点是全天24小时供电,如采用这种乍看起来能效改进不大的二极管,累计起来,节省的电能也可为运营商带来很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本刊今年第1期《用干电池作稳压》一文介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事先必须短接外接电源插孔内部的触点开关。一般的“随身听”收放机和袖珍型收音机的外接电源插口内部都有一对触点开关,用内部电池供电时,触点开关是闭合的;当用外接直流电源供电时,触点开关转为断开状态,以切断与电池组的连接。如果不短接触点开关,电池组就不能接入电路,也就起不到稳压的作用。2.最好使用充电电池。普通干电池的可充放电性能很差,用新电池会过早损  相似文献   

16.
引言 随着近年来数字处理电路电压的不断降低,电源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对于电源次级整流的要求越来越高。整流器件已从最初的肖特基二极管整流,发展到用同步整流开关管替代二极管,以降低功耗。目前,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的方法主要有分立式和基于锁相环的控制芯片两种。用分立元件实现同步整流的缺点是响应过慢,系统可靠性相对差。单芯片同步整流是基于锁相环技术的,从初级取信号同步控制次级整流开关管,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保证在间隔模式(轻载或空载时发生)下可靠操作。  相似文献   

17.
多数便携式产品包含外部电源(如USB))供电电路,当系统与USB电源断开时,电池将通过DC-DC转换器为系统供电。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二极管组合成逻辑“或”电路实现外部电源与电池之间的平滑切换。但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限制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源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3):82
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凌力尔特公司推出单片双通道4 A电源通路(PowerPath)理想二极管LTC4415,该器件为减少热量、压降和占用的电路板空间而设计,同时可在电源切换电路中延长电池运行时间。对于那些需要理想二极管"或"(Diode-ORing)功能以实现负载均分或在两个输入电源之间自动切换的应用而言,LTC4415是理想的选择。LTC4415的超低15 mV正  相似文献   

19.
供电顺序不仅是双极型集成电路在上电、断电时产生闩锁效应的老问题 ,而且 ,对于当前的多电压系统或需要不同I/O电压、核电压的板级设计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许多应用要求在上电、断电时有顺序控制 ,因为用老式的双极性电源供电器件 (如DG401模拟开关 )必须先上正电源、然后 (可能 )是逻辑电源、最后是负电源。而违反此规律则会导致半导体内部的闩锁。虽然加入外部保护二极管可以防止闩锁 ,但是由于外部的保护二极管会限制可用的模拟输入电压范围 ,因此更好的方法是用专用方法来控制芯片的供电和断电顺序。DSP和其它多电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它将三个二极管合为一体,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在新型的3个二极管存储单元中,一个二极管用作存储电容,其余两个作为开关。该存储单元仅需三条互连线并且可以采用标准的双极工艺来制造。对该存储单元的写、读和等待操作进行了分析和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