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体系的重要手段。借助于“模型黄河”工程,不仅能够深化对黄河规律的认识,提高治黄的科技含量,使黄河水利工程投资更加经济、合理,为“数字黄河”工程提供物理参数,而且可增强社会对黄河治理的参与性,集中国内外的智慧来建设黄河,最终实现“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治理开发黄河离不开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模型黄河”工程可以系统地反映影响黄河变化的各种因素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现象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可以量化,能够直观反映各种不同治理方案的结果。建设“模型黄河”工程,是解决治黄重大问题的要求、认识黄河基本规律的要求、黄河问题复杂性的研究要求、“三条黄河”联动的要求,也是现代治黄和科技治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4.
"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确定“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科学制定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根据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拟定建设的原则,是编制好《“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重要保证。规划的近期目标是续建或建设小浪底水库全库区实体模型和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三门峡水库模型、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实体模型、土壤侵蚀土槽模型和黄河河口概化模型;到2010年,完善黄河实体模型试验体系(包括建成渭河下游、宁蒙河段、陶城铺至利津河段的河道模型,河口模型及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模型等),建成相应的现代化测控系统,实现“模型黄河”与“数字黄河”的紧密耦合,使有关的黄河重大治理方案可以在“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集成的模拟环境下进行论证、比选和完善。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黄河治理开发的科技需求为根本,遵循“三条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采用先进的实体模拟理论和测控技术,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构架治黄科技平台,提升治黄科技水平,实现治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是:①立足全河,统筹规划;②需求牵引,开放共享;③突出重点,分步实施;④成熟先行,研发并举;⑤先进实用,开放扩展;⑥合理布局,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5.
6.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在实体模拟理论与技术、测控技术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已具备较好的支撑条件。目前,黄委已有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并已建成了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小浪底至苏泗庄河段河道等大尺度的实体模型、基础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及与之相配套的人工降雨系统等;在多沙河流实体模型试验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在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等方面,亦取得了理论及技术上的突破;适用于不同含沙水流动床模型试验的进出口自动控制系统和水位地形自动采集系统等已投入运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智力支撑条件及投资渠道。因而,“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用群项目和单项工程项目分层进行项目管理的策略进行建设管理,贯彻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明确项目法人的责、权、利,并严格执行<"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遵照"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行按规范和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护,加强计划进度管理和过程控制,保障"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科学、有序、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8.
9.
"模型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推进治黄现代化进程,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提出了加大治黄科技含量,着力建设“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的科学治黄新理念。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可以直观地再现“原型黄河”,从而利用实体模拟的方法对黄河的基本规律和治理方案加以研究,并可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使“模型黄河”工程建设作到科学、合理,遵循“立足黄委、多方参与、专家咨询”的原则,编制了《“模型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在广泛、细致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新世纪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需求编制完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我国第一部由流域机构制定并得到水利部批复的系统的实体模型建设规划。“模型黄河”工程体系由实体模型系统、测控系统和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所组成;其中,模型系统是“模型黄河”工程体系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今后《“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资源成果共享制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计量认证体系和模型试验标准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模型黄河”工程由各类实体模型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测控系统工程等组成,基础设施工程和测控系统工程都是为各类实体模型服务的。根据“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确定的建设总体任务是:逐步建设功能齐全、模拟精度较高的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及河口模型体系,同时建成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先进、可起到“三条黄河”联动桥梁作用的自动化测控系统,以及扩展性强、布设合理的试验厅等相关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模型黄河”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室内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测控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模型黄河”试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管理的集成化、试验过程管理的智能化、试验办公的电子化;“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的数字集成平台最终将实现与“原型黄河”、“数字黄河”的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互为作用。“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总体框架包括三大功能部分,即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5个逻辑层,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专业服务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 相似文献
13.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将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管理与决策能够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对流域宏观把握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黄委的信息化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防汛减灾、水土保持、水量调度和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部门都已在自己的业务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应用设想。因此,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4.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物理模型黄河”(简称“模型黄河”)可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从而提示其内在的自然规律。一方面直接为“原型黄河”提供治理开发方案,中一方面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同时,“模型黄河”还应成为“数字黄河”运行结果中试环节。“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包括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及河口模型,要保证“模型黄河”工程的建设及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工程的总体设计,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树立科学的决策意识,培养和造就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16.
黄河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建立和发展以黄河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具有固植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并且有着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基础方面的可能性。“黄河学”应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科学及技术科学之上的综合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具象性特征,包括自身基本理论、黄河及其流域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艺术、自然-社会系统和研究方法6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了建立“黄河学”,应尽快开展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项目实施中,通过调研,统一了对"数字黄河"工程的认识;在"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建设原则下,开展了"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编制原则,编制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水利部批复的"数字流域"规划.规划成果包括"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以及数字防汛、数字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公共基础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以及信息资源调查与整合等11个专题规划报告.今后<规划>的实施,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实施方案;二要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三要应用牵引,推进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四要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的拉西瓦水电站、大柳树水利枢纽、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坝和虎跳峡水电站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水利水电战略性工程,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